“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延安 红色中国的摇篮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延安 红色中国的摇篮

2023-10-27 07:58:38    4297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朱晓明)
      我在延安参加主题教育学习培训的这些日子里,感触颇深,收获很大。每到一处处革命旧址参加现场教学活动,就会使我的灵魂得到一次次的无限升华。
      革命式的情感,从最初决定来延安开始,就已经很强烈了。于是,我早早就预定了笔触,把热爱延安、热爱这片故土的情愫,积极的抒发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到红色的延安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现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
      不妨,先来看看下面这一段话。
    “我们都想知道,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红军是不是都留着胡子,毛泽东价值二十五万大洋的脑袋在想什么呢。六千多英里的路他们是怎么走下来的,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娱乐,怎样恋爱,他们真的要抗日吗?是的,这些都是我斯诺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要到那里去,到红色中国去,到延安去。”这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中的一段话。
      从古城西安,到延安“红都”,不过三百多公里的距离,乘坐最新的动车也就是两个半小时的路程。沿途有三原、泾阳、铜川、宜君、黄陵等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县城,还有国民党设立的公开的、秘密的各种关卡。
      可是在当时那样的白色恐怖下,在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年轻的、年长的,国内的、国际的,文艺的、工人农民、各阶层,以及那些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到延安去的爱国志士、救亡青年、革命军人,从天南地北,从四面八方,步行走路坐大车、翻山越岭爬田坎,耗时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
      因为,延安是红色革命的圣地,是红色中国的摇篮,是全国几万万人民群众、乃至全世界无产者向往和仰慕的地方。
在组织观看中国首部红色文化主题秀《延安,延安》的时候,我,以及参加主题教育学习的学员们,伴随着红色幕布上那一颗闪耀的巨大红星,与全场观众一起融入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中。
      抗日烽火下,枪林弹雨中,雪山草地泥,漫漫征程革命路。一孔孔黄土的窑洞,照耀着革命的光辉,那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啊……。
      延安保卫战,转战陕北情,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大枣小米南瓜粥。一个个丰满的故事,记录着年轻的生命,那是一簇簇盛开的兰花花啊……。
      这一部红色主题秀《延安,延安》,将静态的平面展览变成了真实的历史画卷,以史诗般恢弘的场景和突破性的剧场格局,展现了为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的年轻人们的火热青春。
      当演出即将结束时,剧场的高空中如天女散花般,撒下千千万万颗象征着革命火种的红星时,全场顿时沸腾了。
     正如剧中男主角“栓柱”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旧去和新来的地方,这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这是一个如诗一般,到处都有故事的好地方。梦里回再延安,它未曾远去,就在这里啊。
      红色教育,绝不等同于老生常谈;理想,也要赋予新时代的血脉。遥想当年,无数志士仁人奔赴延安,追随革命理想,创立新的中国。更看现在,我们新时代的共产党人,重塑红色信仰,延续革命理想,开创新的时代。
      在回南泥湾的上,我忍不住拉开了嗓门,扯起了调子,唱起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再回回,回到延安城》:“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故乡,大枣、小米、红高粱。/三十里铺迎亲人啊,满眼眼就看到了古城墙。/我们是西北兵工的战士,来自四面八方,北方的狼。/掬一把黄黄的土啊,细沙沙揉碎在手指头。/再喝一口延河的水,清凌凌的直灌进心里头。”
      延安,因为这座散发着革命传统与现代魅力的城市,正以它一个坚定革命者的姿态,再次迎接信仰马列主义的共产党员和当代革命者的朝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绝不是尾声,因为延安,因为这座曾经孕育了中国革命历史伟绩的城市,正在继续发挥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意义的作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永不停歇。
      新时代,我们去延安,我们在延安。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我看见,南泥湾精神在一辆纺车上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