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走进延安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走进延安

2023-10-22 15:02:40    3715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桂红亮
      三秦锁钥、五路襟喉,革命圣地………提起延安这方厚土,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黄土地,土窑洞,信天游,大红枣,是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是杨家岭的清晨,枣园的灯光,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

      金秋时节,有幸随陕西省职工作协组织的“学习劳模工匠·发扬南泥湾精神”采风培训班,走近延安、走进南泥湾,再次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三十里铺迎来柳林铺笑,远方的客人我来到了”,列车还在黄土高原上奔驰,而我难以抑制的思绪,早已越过滚滚的车轮,飞到了这个令大诗人贺敬之魂牵梦萦的圣地。
      走进延安,如同走进一断不朽的历史、翻阅一部读不完的典籍,这里巴掌大的地方都充满着神秘丰富的内涵。虽然此前多次到延安瞻仰革命旧址、接受思想教育,但这次随着大家一边学、一边看、一边想,又有很多新发现、新启迪、新感动,让我对“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刻认识。在这里,切身感受到的不是书本上摘抄的呆板条文,而是鲜活理论指导下的生动实践,更加真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心里充满崇敬和激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的实物、图片,无声诉说着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断难忘的历史,由于反动当局封锁和自然条件恶劣,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根据地军民在毛主席号召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三五九旅的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硬是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的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他们的铮铮铁骨。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劳模吴满有、三五九旅开荒能手“气死牛”的郝树才……底层人民很卑微,但人民也最伟大,劳动人民一旦翻身做主,建设家园的激情如同核裂变般爆发。“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在这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独辟一处劳模广场、劳模展厅,让劳模成为星光熠熠的明星、成为社会尊崇的对象,这应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熟悉党史的同志都知道,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最终将陕北作为“落脚点”。但很多人至今感到不解:中国共产党当时已经孱弱至极,自保都有困难,为什么立足于陕北这个当年极度贫瘠、无比艰苦的环境,经过短暂修整后就有如神助、成就伟业?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也带着迷茫,于1940年5月31日到延安考察,他在延安仅呆了8天,就感觉“如拨云雾见青天”。感人至深的情景剧红秀《延安 延安》生动演绎了这一幕: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一边是国民党反动当局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歌舞升平,“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边是边区政府和人民鱼水情深、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许多民主人士实地考察后禁不住感叹“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到延安去”成为当时响彻中国大地最响亮的口号,吸引了一批批热血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我们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七大召开时已经拥有121万名党员,因为我们党建立之初就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而同一时期国民党则在严重的腐化堕落中分崩离析,“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是历史必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窑洞里面有真理”,在这里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
      进入延安鲁迅艺术纪念馆,我首先看到的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艺术是人民的,没有人民的艺术便是没有艺术。”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鲁艺艺术家的珍贵手稿、文献资料和创作实物,这些艺术家以良心、真情和热爱,始终扎根人民、关注人民冷暖,用心用情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赞誉。古元的木刻,华君武的漫画,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面对鲁艺的历史荣光、“大师”优秀作品的手稿,我深刻感受到文艺摄人心魄的巨大感染力,也更加深刻理解了艺术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正的艺术一定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脚下的土地,它永远不会过时,而当下一些独居一隅、故作姿态、无病呻吟、沉浸于小资情调“情啊爱啊”的文字,就像无根无基的“豆芽菜”,称其“文字垃圾”“糟蹋行当”亦不为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写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毛泽东增丁玲的一阙《临江仙》,以及会见艾思奇从上海到延安时所言“革命要靠枪杆子,也要靠笔杆子”,都道出了文艺的巨大力量。我辈自认“文人”一脉,应常怀虔诚到这里求取“真经”。
      在延安,仅有一双眼睛是不够的,久居钢筋水泥砌成的楼房、时刻呼吸都市污浊空气的我们,太需要常来这里荡涤心灵灰尘,感受诸多“一霎那的感动”。延安工人学校旧址,南泥湾金黄的稻谷,八路军炮校的军火库、中央休养所的红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孔孔窑洞里,简陋的桌椅、床铺无言地展示着“小米加步枪”的神奇力量;循着毛主席当年的足迹,倾听老态龙钟的庄稼汉如数家珍地说起当年生活战斗的情景;我认真地凝视着这片热土,思索着悠远的过去,历史的碎片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往昔的激战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硝烟,可喧嚣的人流又分明生动地展示着新的历史辉煌;清凉山下,头裹着白羊肚手巾的汉子正在深情地唱着粗犷、豪迈、极富特色又充满野性的信天游∶“大红果果剥皮皮,人家都说我和你”“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着还想你”…….荡气回肠的信天游余音袅袅、久久不绝。我惊异于这片粗犷的土地孕育出的陕北人,其感情竟是如此的细腻。
      印象最深的还是延安人的热情、豪爽、纯朴。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的领导和服务人员热情的接待、耐心的讲解、周到的服务,给所有留下深刻印象;来自各行各业的老干部、老教授和久闻盛名从未见面的文友们欢聚一堂展示才艺、畅谈体会、讴歌时代,《南泥湾》和《军民大生产》的豪迈歌声响彻大地;颇具特色的陕北小吃也着实令我们这些“饕餮客”大快朵颐……真是来了就不想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延安这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发祥于南泥湾的“劳模精神”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这里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慕名前来的游客,探寻奋斗之路和事业成功的“密钥”,编织幸福生活的锦缎。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蓝天下有一片醉人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