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面对一座雕像的沉思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面对一座雕像的沉思

2023-10-08 21:44:58    45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张翟西滨

                            (本文作者与赵梦桃雕像合影)
      初秋的天空,风是秋后爽,雨是秋后凉。
      2023年9月上旬,我参加了陕西省职工作协“学习劳模工匠·发扬南泥湾精神”采风活动培训班,参观红色景点、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漫步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欣喜地看到正对大门处的庭院两侧墙体上,一字排开矗立着杨步浩、王进喜、赵梦桃、时传祥、邓稼先、沈鸿、孟泰、钱志道、罗健夫10位著名劳模工匠的砂岩浮雕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瞧!全国“最美奋斗者”、纺织战线上的杰出代表——赵梦桃,双手紧紧搂抱着一枚纱锭,目光炯炯有神不离纱锭……我久久徘徊在这尊浮雕像前,不由忆起多年来,我采写赵梦桃生动事迹和梦桃精神传人们奋斗故事的经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梦桃精神依然闪光。
      赵梦桃和赵梦桃小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纺织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梦桃精神”可以说是咸阳500万人民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是咸阳的一张名片,更是咸阳人民的骄傲和几代人的记忆。

                                         (全国“最美奋斗者”——赵梦桃)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原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至1959年的7年间,她创造了月月完成生产计划、年年均衡生产的好成绩。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她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创造和推广的新技术、新方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国棉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还曾当选党的“八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1963年6月23日,不幸病逝,年仅28岁,同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命名其所在小组为“赵梦桃小组”;2009年9月,赵梦桃当选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被评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最美奋斗者”。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赵梦桃小组全体同志,希望大家继续以赵梦桃同志为榜样,在工作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把“梦桃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赵梦桃小组全体组员宣誓)
      我撰写弘扬梦桃精神篇章,基于我的“纺织情结”。
     1980年8月,我从农村插队知青招工进入陕西第二棉织厂,在企业车间、政工口、工会口,一干便是16载。那时陕棉二厂(简称)与西北一棉(简称)仅隔一条街道,自然而然与西北一棉的同行有了频繁接触,这为日后书写“梦桃精神”埋下伏笔。
      而对于西北一棉的稔熟,还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我母亲、岳母、小姨等6位直系亲属均在西北一棉工作过,我家属更是在梦桃小组做过组员。同时,我一家就居住于西北一棉社区。可谓,西北一棉的大事小情、人文风貌、历史变迁,耳熟能详,尽收眼底。
      依稀记得,过去,在陕西省纺总公司召开的一年一度党政工领导会议上,西北一棉主要领导就梦桃精神弘扬传承的好作法、好经验逢会必讲,不由人萌生书写的欲望也愈加强烈。”
      天高任鸟飞。1996年2月,我有幸调入市工人文化宫,因多次组织职工书画摄影展、各类主题活动、主编《职工文艺》月报(刊)等阵地活动与西北一棉工会和业余文学爱好者有了更多交际。
      2010年12月,我采访了西北一棉工人作家李文德,专访稿件‘工人作家为梦桃精神传人著书立传’刊登于《陕西工人报》,正是从那时起,我不间断地关注和撰写有关弘扬传承‘梦桃精神’的消息、通讯、人物和专访。
       2019年4月,咸阳市总工会印发了关于《“梦桃精神”宣传方案》并与陕西工人报社启动为期8个月联办“弘扬劳模精神(咸阳篇)”栏目,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梦桃精神。
      按市总工会要求,指派我根扎西北一棉、入企业社区、入车间班组、入家庭院落,一门心思走访采写赵梦桃生前老姐妹、历任赵梦桃小组组长和赵梦桃小组新组员。
      任务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虽说,纺织业干过,咬文嚼字“就好这一口”,但欲将手中的笔头触及“梦桃精神”且撰出系列篇什,绝对挑战,绝非易事。
      常言道,沙海淘金。我犹如面对黄土地上的一座丰碑,在基座上,点点滴滴、寻寻觅觅,一滴滴搜集、一点点淘金;犹如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追逐新绿、绽放花蕊。起初,我就遵循受访对象必须面对面采访,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深度交流恳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访谈中,不忘搜集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和老照片,每写出一篇2000字左右的稿件,首先要阅读本人几千、乃至上万字的资料素材,使我对其有更多了解。譬如:在写有关梦桃精神和赵梦桃小组系列篇时,我早就收藏阅读了西北一棉宛若“秦砖”厚重的《西北国棉一厂志》(1951——1985年、1986——2006年) 两大卷本。
      蹲点,就是要走下去、沉下去,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不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要投身火热之生活,善于发现和捕捉鲜为人知的闪光点,走访有影响的劳模和团队压力山大。一来,写完一篇见报后,才稍稍喘口气。然而,大脑总是静不下来:“下一个走访谁呢?”;二来兴师动众采访下一个,“有无鲜活生动的故事?”“到底把握有多大?”一连串的问号充盈脑海,不能自拔,倘若贸然出击,自己写不出或写不好,难以发表,岂不“蚊香两头点——两头成灰”。我拿定主意,欲写就要“往深里走,往心里做,往实里落”,力求“筋道”、拿出“干货”。
      2019年5月16日,是我61岁生日,中午时分,我与家人打算在餐馆一聚,刚下楼碰见梦桃生前老姐妹82岁的梁福云老师(我称梁姨,她与我岳母同年进厂并在同一车间工作多年,非常熟络)她一见我,知道我正撰写有关梦桃精神系列篇章,开口便说:“我家里有一张签名照。”音调不高,听不太清,忙追问:“谁的签名照?”“梦桃的签名照。”吃罢午饭回到家,坐立不安,一张签名照,总困扰着我。思来想去,不妨到梁姨家去瞧一瞧。于是,我拎上采访包,直奔她家5楼,一见面我急不可耐要看签名照,她拿出一沓照片,有大有小、有黑白也有彩照,从中很快选出那幅签名照,我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这是赵梦桃本人2寸黑白照,真实记录呈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赵梦桃的精神面貌和风采,短发垂肩、笑容可掬,一袭花衫、神采奕奕;胸前佩戴几枚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奖(勋)章,背面字迹虽褪色、但清晰可见,似乎向人们讲述着赵梦桃平凡人生的不凡业绩和火红年代的火红故事,尤其照片背面有两行竖写留墨之小字:“送给福云小五妹;落款:二姐梦桃;日期:1957年12月”。掐指一算,该签名照已过去62载,珍存至今,实属不易。我俩立马并排端坐沙发,开启了我的采访,话题自然从这幅签名照谈起,追寻其照片背后之故事,从下午2点多一直谈到晚饭点;临走,我要带走这幅珍贵的签名照扫描复制,用完立马完璧归赵,征得梁姨同意,我准备将几张老照片一并放于采访包中,谁知,室外淅淅沥沥下起中雨,梁姨忙找来塑料袋将照片严严实实包裹后,才放心地交到我手上,这一细节,颇为暖心,足见其对赵梦桃超乎寻常的爱,也是难以割舍的情!不由我感叹:一张珍贵的签名照,一段笃深的姐妹情……
      回到家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趁热打铁、速战速决,撰出一篇3000字的“一幅珍藏了62年的赵梦桃签名照”,反复修改,拿给本人审阅后发出,很快见诸于《陕西工人报》。有趣的是,见报后,个别曾见过此照的文朋,给我发来微信,我光看照片正面了,没留意背面。其实啊!照片背后有故事。
      凡事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当我瞅准采访对象,一次联系不成,二次再联系,功到自然成。譬如,采访几位梦桃生前老姐妹时,所涉及的尘封往事已有半个多世纪,虽然,老来怀旧,记忆犹新,足见她们与赵梦桃的姐妹情,当我将她们的口述故事撰成一篇篇“专访”,时常,或多或少交流中,叙说话题,重复提及,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大地原点”,细想,毕竟都80多岁的人了,一时清醒、一时糊涂,我要不时地笑着提醒,惟恐不尊不敬。甭说,耐不住性子的人,还真不适应;有时,我也挺欣慰。稿件几经修订完善,拿给她们审阅,略作修改(三稿定案),并无异议,我就立马发往报社编辑,岂知,没出一天,忽然接听主人公电话,告知,文中谁谁名字搞混啦,不是谁谁?应该谁谁?嚯!稿件都发出了,让我从速纠正。投稿慎之又慎,容不得丝毫马虎。万般无奈,我只好拨通编辑电话,声声“抱歉”、句句“道谢”,望能从快更正,好在编辑理解,类似这样的事屡有发生。
      不过,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在西北一棉采访过程中,大都通过基层工会事先约好采访对象,无论商定,何时何地访谈,我皆会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会合,诧异的是她们总是提前到场,清楚记得,先后采访10余人,在她们面前,我总是后来者、迟到者,换句话说,从来都是她们在等我。在我写的“郭淑贞:我与梦桃的姐妹情”“微笑挂在脸上 温情留在心上”“梦桃精神是我奋进的路标”等多篇梦桃传人的文章中,大都有这样的表述:“提前一小时或半小时进车间、进岗位。”的确,这不是文字游戏、说说而已,而是,真真切切的写照、实实在在的操守。
      “吃苦多的,得到的也多。”采访是跑出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得来的,更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只要发现典型的人和事或报道线索,就要不遗余力、东跑西颠,不要怕跑路受累,跑的愈多,你得到的多,收获的多,要有“明察秋毫”的洞察力,“风声鹤唳”的敏锐度,“蓦然回首”的灵感,“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敬业精神。
      我时常感叹“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半拉子文化人”,惟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多吃苦、吃大苦”“多读多写、勤能补拙”。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挑灯夜战、伏案写作,每写出一篇,几经修改,反复斟酌。有时,为了一个词语,脑海中不时闪现四五个可用之词,用那个更贴切、更精准哩?总是反复推敲、思虑再三,写完初稿、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将初稿以微信形式发于主人公和同事“请专提意见!”揉揉惺忪睡眼,不经意间看到电脑右下方的时间,嗬!已过半夜12点,捶胸顿足,自我嘲笑:“真是夜猫子一个”。
      但凡习文之人,皆是个人嗜好。近年来,每个双休日,我几乎都会拿出半天独自到工作室“写点啥”。寂静的工作室,无人干扰、无电话打搅,任由你翻开采访本或依据个人想写要写,放飞心情、舒展心绪,尽情遐思、奋笔疾书,那是一种快乐无比、幸福至极的乐活,亦是最能出活和咥活……

                          ( 采访原国务院副总理、赵梦桃小组首任党小组长吴桂贤)
      长达8个多月的蹲点采访,我好似迈入“桃花源”,桃花朵朵、依然嫣红。一名劳模、一个团队,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感动多多,收获满满。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一直回响耳畔。走近她们,其实就是一个陶冶情操、吸纳能量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的一次洗礼。
      忙里闲暇,我还走进高校,宣讲梦桃精神……欣慰的是,老组员梁福云、郭淑贞等前辈称我为梦桃小组“编外组员”。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与鼓励。
      饮水思源。在我撰写梦桃精神传人们的过程中,曽在西北一棉工作过的白志杰、侯体体、李文德,无私赠予我相关图书资料的三位先生先后离世。我忘不了他们,更思念他们!
      笔者发表有关弘扬“梦桃精神”的样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我已在《工人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咸阳日报》多家报刊发表“秦腔现代戏演绎‘梦桃精神’”“活在我们心中的‘梦桃姐’”“赵梦桃小组五姐妹的奋斗人生”“咸阳风轮小学有个‘赵梦桃班’”“梦桃精神是我宝贵的财富”“惟有诗话念梦桃”等专访、人物通讯80余篇,并汇编成《梦桃精神的传人》一书,得到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咸阳市总工会的鼎力扶助,咸阳市工人文化宫推出了样书。其中,《镌刻在心中的丰碑》《织在手上 梦在心中》《赵梦桃小组命名记》等4篇分别占居《陕西工人报》《咸阳日报》整版;10余篇占半版;有的还被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工网等主流媒体转载。
       回忆是美好的,美好的回忆常常会带给人许多温馨和感动。在我行将离别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之际,我再次面对赵梦桃雕像,倏忽间,想到一首由咸阳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推出的原创歌曲 《丝念》,情不自禁吟唱起来——
   “吐丝的蚕,洁白的棉,
      岁月纺着长长的丝线;
      执着的爱,穿飞的梭,
     时光织出壮丽的画卷;
     灵巧的手,敏锐的眼,
     你会看到梦想正实现;
     报国的志,爱民的情,
     我告诉你初心不会变;
     啊!一丝一缕,
     丝丝缕缕是我们的思念;
     精益求精,
     你的精神我们代代相传……”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学习劳模工匠”采风作品展播:以劳模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第一 ——记中国固体火箭开创者杨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