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I 煤海深处的背影
王文亮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永远是那个穿着陈旧工装,满身煤灰的老矿工形象。小时候,我对父亲的工作充满了好奇,总缠着他问煤矿里的事。父亲总是笑着摸摸我的头,眼中闪烁着我当时还无法理解的光芒,那是对工作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担当。
清晨,天还未亮,父亲就悄悄起床,尽量不弄出声响,生怕吵醒我和母亲。简单洗漱后,他穿上那件无比熟悉的工作服,戴上矿工帽,帽上的矿灯发出微弱的光,照亮了他满是坚毅的脸庞。母亲会在这时起床,为父亲准备好早饭,两人轻声交谈几句,无非是些“注意安全”“早点回来”的叮嘱,但话语间的牵挂却浓得化不开。
父亲走到煤矿区队,父亲和工友们集合,听班长分配任务。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随后,他们乘坐罐笼,深入到地底深处。空间不大的罐笼里,乘坐着几名矿工都沉默不语,只有机器的轰鸣声和沉重的呼吸声,仿佛能感受到即将开始工作的紧张与严肃。
矿井下的巷道昏暗潮湿,父亲打开矿灯,灯光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光。他熟练地操作着采煤机,那机器发出的巨大声响,在巷道里回荡,仿佛是一首属于矿工的战歌。父亲的双手布满老茧,却异常灵活,他精准地控制着机器,将沉睡在地下的煤炭挖掘出来。汗水不停地从他额头滚落,与煤灰混合在一起,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迹。
在休息间隙,父亲会和工友们坐在巷道的角落里,拿出母亲准备的干粮,就着冰冷的白开水吃起来。他们谈论着家里的琐事,孩子的学习,或是今天的工作进度。偶尔也会开几句玩笑,笑声在这黑暗的地底显得格外爽朗,那是他们在艰苦工作中找到的片刻慰藉。
有一次,我跟着父亲去了矿上。站在井口,望着那深不见底的矿井,心中充满了恐惧。而父亲却毫不犹豫地走了下去,他的背影在井口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高大。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父亲工作的危险与艰辛。当父亲升井时,他整个人被煤灰包裹,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我跑过去抱住他,泪水止不住地流。父亲轻轻拍着我的背说:“孩子,别怕,爸爸这不是好好的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渐渐老去,煤矿上的工作也越来越现代化,但他对工作的热情从未减退。他时常跟我讲起以前的故事,那些在黑暗中奋斗的日子,那些和工友们一起克服困难的经历,眼中满是怀念。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但他在煤海深处的背影,永远刻在我的心中。他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也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是一名平凡的老矿工,却也是我心中最伟大的英雄。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就会想起父亲在煤矿里坚定的身影,那份坚韧和担当,激励着我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