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席卫尚科:啊,美丽的七里村

副主席卫尚科:啊,美丽的七里村

2018-01-02 18:39:47    4381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美丽的七里村吆,千古留美名,风雨中耸立着吆大陆第一井……”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会激起对七里村的眷恋。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说七里村美丽,多少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与山清水秀、五谷丰登的江南村相比,七里村确实难以称其美丽,它只是陕北黄土高原山窝里一个极其普通村落。因为与石油结缘,七里村而名声远播,有幸在七里村工作或生活过的人,心目中的七里村一定是美丽了。
u=4016746212,2328916301&fm=27&gp=0.jpg
                 1.七里村,我的第二故乡
  我出生在延长县一个名不见经传小山村,13岁离村上学,19岁转吃“国库粮”。此后,很少有整块时日回村,每逢节假日,犹如走亲戚一般回去探望亲人、祭奠祖先。这样算来,在村子生活的时间也就十多年。尽管那里贫瘠落后,尽管那时缺吃少穿,但这个小山村养育了我的祖先,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也印证了“哪里最好?出生的地方最好”的老话。
1983年学校毕业分配到延长油矿,从此终生与石油结缘。在青化砭子校任教两年,接着脱产进修两年。1986年春结婚,妻子在七里村炼油厂工作,家也就安在了七里村;1987年进修毕业七里村子校任教;2009年11月调离七里村到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算来,我在七里村工作生活了23年多
在这里,我经历和见证了七里村的发展变化,分享过原油年产量突破10万吨、20万吨、30万吨的喜悦,接受过敲锣打鼓迎接、披红挂花嘉奖的礼遇。在这里,从事教育工作8年有余,尽其所能,倾其所爱,严谨执教,精心育人,收获桃李芬芳,一声“卫老师”,让我感动心颤。在这里,从事党群工作近15年,结识了成百上千可敬可爱的石油人。走近先进劳模,聆听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走进一线,迎风斗雪,或鼓劲加油,或送去温暖;进家入户,访贫问苦,送去组织的关怀。在这里娶妻生子、养儿育女,营建了温馨小家;三迁新居,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好。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的黄金季节,体现了价值,实现了梦想,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留下了我奋斗的脚印;这里的井、这里的人,寄托了我的深情谊。七里村是我的第二故乡。

 2.七里村,一块风水宝地

七里村,是一块风水宝地。村子坐北向南,背靠绵延厚实的黄土原,面向蜿蜒起伏的黄土山,滚滚延河自西向东前流过,形成一块宽阔平坦的冲积扇,延河岸边是延安通往延长县城的必经之路。向东走七里,就是县城,所以就叫七里村。七里村靠山面水、向阳聚气,风水俱佳、交通便捷。村子中间有一条自北向南的沟渠,也许世代居住苏姓人家,名苏家沟。苏家沟,清泉甘洌、四季流淌,是天然的生活水源。以沟为界,西面西坪,东面自然就是东坪了。西坪往西,转过200来米的石砭,又是一块开阔川地,可能是这里居住的姓曹人家,所以叫曹渠。

听土著老辈人说,农耕社会,七里村是一个吃穿不愁的富裕村。当年,村民住在山脚的土窑洞,向阳面水,四季皆宜;背靠的山坡,栽植着桃杏梨枣,三季飘香;平坦的东坪、西坪和曹渠,种植着小麦玉米、大豆高粱;靠近河边宜种各样蔬菜。所以,只要不遇罕见灾情,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倘若的粮食蔬菜瓜果吃不了,拿到县城去卖,也很方便,这样零花钱也是不缺的。

伴随机器的轰鸣,七里村打出了旺油井,从此农耕的影子渐渐退去,工业文明的灯塔在这里点亮,闻名天下的中国石油第一村在这里诞生。

 3.“延一井”,一座不朽的丰碑

陕北有石油,古籍有记载。延长出石油,油苗作印证。据地质专家考证,延长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区域石油埋藏浅,许多地方油层裸露地面,伴随地层能量释放,一些薄弱地带就自然渗出原油。先辈们尝试着收集使用,或烧火做饭,或点灯照明,或医治牲畜疥癣,因而,这里成为最早发现、使用并有记载石油的地方。正是“古老的黄土显神灵,河湾湾脂水能点灯” (沈括命名之前石油称脂水)。

近代石油工业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石油工业大量“洋油”的输入,对中国市场和中国人心理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当地有识之士的积极呼吁开采延长石油,外国石油企业也纷纷觊觎延长石油,在此情况下,清朝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发展近代石油工业的重要,批准地方奏请,决定开采延长石油。

1905年,延长石油官厂成立。1907年8月,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钻成出油。同年9月,延长炼油房建成投产,这也是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中国石油工业从延长发端,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正如歌曲所唱中国石油从这里澎湃汹涌,流到克拉玛依、流到大港大庆。中华民族结束了使用洋油的历史,地球上腾飞起东方巨龙。

“延一井”出油后,由于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及器材,石油发展缓慢、举步维艰。我们的先辈以发展民族石油工业为己任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因陋就简,从人才培养、地质勘查、设备修配、钻井采油等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布满荆棘的曲折之路。

“延一井”的出油,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奠定了延长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石油的发祥地,中国石油工业的鼻祖。一百多年来,延长石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得到历届各级政府的支持,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

t0150c1a612bc57775c.jpg

“延一井”旧址被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经修复和建设,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朝圣者的参观和拜谒。

“延一井”,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已经受到和必将受到人们的敬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延长石油从“延一井”走来,跨进了世界企业500强;我们从“延一井”再出发,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4.七一井,让七里村与石油结缘

“延一井”出油以后,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开发区域基本局限在“延一井”周围,打井数量少且效果不理想,产量也没有大的突破

1935年,刘志丹领导的工农红军解放了延长,接管延长石油官厂和陕北油矿勘探处,合并为延长石油厂。石油厂投进了党的怀抱,迎来了发展的曙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石油将自己生产的油给红军帮助中央红军度过难关

1940年春,石油厂用自制木质钻机钻成延19井,初日产原油1.6吨,被称为“起家井”。同年,中共中央军委后勤部派工程师汪鹏到厂进行地质勘察。汪鹏建议并在七里村选定5个井位。1941年秋,七1井在35.53米和79.46米处遇旺油;1943年加深至87米处出现了井喷,连喷9天,初日产原油96.30吨,是延长石油的第一口高产井。

七里村打出了旺油井,这个小山村从此就红火了起来。

1938年到厂工作的武志忠回忆,七1井喷油的场面十分壮观。当时地层压力大,井口喷出的油流有几十米高,设备和人员都被原油喷淋裹挟。大家顾不了太多,用尽全力在井口周围打起一道又道土墙,围挡喷出的原油。

也许这个惊喜来的太意外太突然了,事先没有准备,加之受条件的限制也难以充分准备。原油一时无处存放,就在炼油房附近挖坑装油;一时难以运出,就动员各方力量,人担蓄驮,车水马龙。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原油,根本炼不出来,就设法修造炼油房。

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七里村正式步入中国石油的舞台七里村既是主产区,又是行政管理中心。至于厂部及炼油房何时迁到七里村,没有看到确切的文字记载,我推测可能就在这个时候。这样,既便于指挥原油生产,有缩短了原油运输距离。

1940年之前,石油厂生产及管理中心在延长县城西门外,即“延一井”所在地,以西河子沟为界,河东称为东厂,河西叫西厂。现在看到的“石油厂”大门图片,拟为西厂大门。1936年,毛泽东到延长部署东征时,视察石油厂,住的是东厂后山油工人何延年家的窑洞。

这个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的关键阶段,也是国民党剿共封锁最严酷的阶段。石油厂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大生产号召,自力更生,积极生产。生产的石油产品,满足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办公用油支援前线运往国统区换回边急需的物资和装备,被誉为“功臣油矿”, 厂长陈振夏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毛主席亲题词“埋头苦干”予以褒奖。

1b169e753a9afad2e5878ce3fb6ba427.jpg

 5.七里村,百年老厂青春焕发

“延一井”出油已有110余年,“七一井”喷油有近80年。一直以来,七里村和国家命运相连,历经风霜雨雪持续向前稳步发展。1959年延长油矿原油产量突破万吨大关,随着生产重心的转移,当年总部迁至永坪七里村作为留守单位继续生产。 虽然称谓几经变更,但作为延长石油主力油田的地位没有变,始终以老大哥的姿态出技术、出人才出管理、出经验,援助和引领新建单位的发展。

1992年七里村原油产量突破10万吨,2002年原油产量和炼油加工双双突破20万吨2003年,按照有关要求,七里村炼油厂停产,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原油产量突破30万吨,此后连续稳产10多年。1985年,按照上级要求,七里村划拨部分区块和油井支持延长成立了第一家县办石油企业——王家川钻采公司,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后,又经过重组整合,2017年6月,七里村与王家川合二为一,组建了新的七里村采油厂,为“新常态”下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百年老厂青春焕发继续向前。

 6.七里村,温馨的小社会

伴随着社会和企业进步,七里村厂区格局和面貌也在变迁和发展。起初,生产区和办公区集中在东坪,炼油房遗址应该就在现在的炼油厂这个位置,厂部遗址应该在3号住宅楼和采油大队的位置,我到七里村的时候,那几排被称作“车间院子”的瓦房还在。厂部西头是职工食堂,也许是为纪念劳动者自己的命名为“五一食堂”, 沿用至今“五一食堂”为一代又一代石油儿女提供了可口的饭菜,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西坪主要是生活区,当年建有多排石窑和瓦房,是职工家属居住的地方。同时还有子弟学校、职工医院、幼儿园、俱乐部、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后来,规模大了,人员多了,厂区发展到曹渠一带。为了服务石油厂,公路北侧设有“小街”,百货公司、粮站、食堂及邮电税务储蓄等单位一样俱全,一度时期“小街”设有集市,商贸云集,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这样,职工家属不出厂区,吃喝拉撒、上学就医都可解决。七里村渐渐发展形成一个以原油采炼为主、各种功能齐全的小社会。百十年来,“村里人”许多子承父业,子孙几代吃“油饭”,时间长了,人也熟了,相互也了解了。一个院里生,一个院里长,一个班里上学,一个队站工作,青梅竹马,联姻成婚的很多很多。出门抬头,迎面走来的不是舅舅就是姑姑,不是叔叔就是阿姨,村里充满亲情。在单位,师傅真教严管,徒弟勤学苦练,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有急事相互帮忙,有难事相互扶助。时至今日,老人去世,孩子结婚,总管不用专门请,帮手的不用专门叫,相互传言,自觉上门,诚心实意,一帮到底,形成一班没有组织的理事会。

      7. 七里村,“丑小鸭”变成“金凤凰”    

改革开放前,七里村的厂区面貌与国内其他企业没有多少区别。工房和办公室大多是油泥土坯房,冬天不挡风,夏天不遮雨;职工大多吃在大灶宿舍,三五人一孔石窑洞,算是上乘的了;带家属的一般住在靠山的土窑洞,阴暗潮湿,新旧不一,有的是当地村民祖上留下的,说不清年岁,有的是老工人自己挖的,不知换过多少主人。还有来自农村的家属,统统挤进“黑户院”,条件可想而知了。直到八九十年代, “一房难求”的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厂区院落和道路都是土石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层灰。建造于五十年代初的苏联专家招待所,算是超豪华的建筑,单供接待贵宾。

八十年代初,延长油矿投资建起了第一批楼房,是对七里村的优待和回报。在的办公楼、招待所(含五一食堂)、俱乐部(电影院)及1号住宅楼,就是那个时候建造的,当时算是一流的了,放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也不逊色。到九十年代末,相继改造了采油、井下、机修等厂房,修建了十多座住宅楼,建起了新的医院、幼儿园,子校盖起了教学楼,柏油了道路,厂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职工生活也有了显著改善,自行车基本普及,彩电冰箱洗衣机成了结婚的标配,轻骑摩托是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新世纪,企业和国家同步进入发展快车道,厂区改造投资更多了,力度更大了。几乎所有的办公基地和厂房得到改造或新修,厂区道路和院落铺上了混凝土,新修覆盖了苏家沟厂区段,硬化了体育场,绿化美化了道路院落。高标准、低成本建成了曹渠石油新村,绝大多数职住上了楼房。与之同时,持续开展文明创建,职工家属文明素养得到极大提高。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及几代“村里人”的不懈努力,七里村实现了硬化、美化、亮化,打造成了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石油新村

 8.七里村,延长石油的精神家园

延长石油,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已经跻身世界企业500强,成为陕西省的经济支柱。为何 “经风霜而不枯、历百年而不衰”?除了石油产业的行业优势外,就是有一种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

“水有源,树有根”。延长石油的源头和根脉在延长在七里村,延长石油的精神家园也在延长在七里村。

翻开延长石油的百年历史,无不渗透着“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石油厂诞生初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有地质勘查人员,没有钻井的机械设备,连走出家门的道路也很狭窄很曲折。怎么办?第一代创业者,以民族大业为重,上奏朝廷争取支持,选派人员留洋学习,聘请日本技师,购买日本机械,募集劳工修通马道,钻成了开天辟地的“延一井”,建造了第一个炼油房,炼出了第一桶成品油。据史书记载,由于当时招募的工人大多没有文化,几乎全是农民出身,只能干些笨重的苦力活。加之,日本技师技工保守技艺,不予传授。同时,因为民族工业落后,加上日本人的故意刁难,油厂所需一切设备及零配件必须进口他们的,这样不但价格昂贵,且路途遥远,费时误工。后来,他们合同期满,解约返回。我们只好自己动手,自力更生了。好在有一批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甘于吃苦奉献”的有识之士,或从海外学成归来,或从发达地区慕名而来,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聪明才智,艰难维系着石油厂的发展。

直到四五十年代,生产条件依然十分落后据老职工回忆,那时因为缺少钢材,钻机井架就用坚硬的冈木替代,这类大型木料要到几十里外的郑庄采取,采伐拉运十分艰难。钻井动力来自于蒸汽锅炉,用水全靠人担,新入厂的人,第一份工作就是担水老矿长刘生连,1942年进厂,整整担了三年水。钻井及炼油用的燃料是木材和煤,用量很大,石马科煤窑产量低且距厂也有几十里,全靠人背蓄驮。采油靠人力搅动辘轳取,很费力,马树业吊油小组就是涌现出的模范。没有现成锅炉,就用废旧套管来铆,其他设备修造,全靠人力,武志忠就是当年的修造能手。

2000年,原延长油矿管理局,开展企业精神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七里村,座谈讨论中首次将企业精神概括为“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笔者有幸参加了研讨,并按要求草拟形成了研讨论文,许多内容被管理局定稿时采纳。2012年,集团公司再次进行研讨,把“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确立为延长石油的企业精神。

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条件的变化,延长石油人与时俱进,赋予“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9.七里村,文化交汇融合的结点

 延长石油厂创建之初,就开始中外合作,日本的技师技工,日本的机械设备,无形中传递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尽管他们不愿意主动传授,甚至不希望让落后的中国劳工学习掌握,但或多或少、或快或慢,无形中都影响了厂内劳工及周边乡民。后来,特别是红军长征到陕北后,边区政府给石油厂分派了许多技术和管理干部。以后的各个时期,为了寻找石油、开采石油,一批又一批地质学者、石油专家奔赴延长;为补充工人队伍,还大量转业安置了革命军人,他们有南方来的老红军,也有北方来的老八路,还成批安置北京及各地知年,更多的是来自当地招募的人员和接纳的职工子弟。五十年代初,还有来自苏联、匈牙利等国的专家学者。

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文化交汇于延长,同陕北传统的黄土文化碰撞融合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延长石油文化。这个文化,既有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有国内相对发达地区的先进思想;既有专家学者的严谨细腻,又有革命军人的敢打敢拼;既有当地民众的淳朴勤劳,又有职工子弟的代际传承。加之,这个群体,具有组织性,很早就接受了先进的思想。1935年,石油厂获得解放,同年就成立了党组织。以后的各个时期,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种文化始终沿着积极向上的轨道发展,不断吸收,不断积累,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延安精神的缩影,也是延安精神的印证。

 10.七里村,成就梦想的孵化器

 国内最早开创的石油产业,先进独特的石油文化,促使自身艰难探索发展的同时,输出人才和技术,催生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影响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被誉为“母亲矿”,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梦想。

延长石油厂的创建和发展,为几代石油地质专家及操作工人,提供了探索、研究和操作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他们一方面在延长找油、采油、炼油,一方面不断总结提升自己,为走出延长、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可也说,中国第一代石油地质专家、生产经营管理者及技术工人,无不直接或间接接受过延长石油厂的培养和熏陶。

1938年由于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加大石油工业投入,集中力量开发玉门油矿。8月应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之请,为了顾全大局,经周恩来批准延长石油厂在自身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两部宝贵的钻机器材及人员调往玉门,支援石油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石油。党中央决定大力恢复原有的产能的同时,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延长油田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五十年代初期,延长油田调出1482名职工,支援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每一个油田的血脉中,都流淌着延长的基因。一度时期,石油部如康世恩、余秋里、焦立人等都是延长油田走出去的领导,每逢会议,他们首先询问延长这个“老祖宗”的代表是否到会,并被尊为上宾,安排在显著位置。

W020160324502908892049.jpg

就延长石油自身发展而言,七里村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大学校和孵化器的作用。永坪油田开发及总部搬迁,青化砭、甘谷驿、子长、川口、西区的勘探试采,永炼、延炼的起步建设,每新建一个单位,都要从七里村抽调一批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操作工人。延长、七里村犹如石油工业的火种,照亮了延长石油,燃遍了全中国。

 11.七里村,先进文化的传播站

不知从那一天起,七里村厂区的广播每天三次定点开播。早晨6:30,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催促职工家属起床晨练、上班上学,人们在了解国内国际要闻的过程里开启新的一天。中午12:00,播出厂内新闻,职工在下班路途,了解厂内大事小事。下午下班,广播也准时开启。这已成为一种习惯,哪天广播没有按时响,人们还觉得不正常了。与之同时,那穿透力极强的换班气哨也会定时拉响,在钟表没有普及的当年,十里八乡的老乡也听着七里村的气哨劳作休息。

也无从考究,七里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电影机,配有放映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职工家属可以免费看电影。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七里村的露天电影,成了县城及周边群众的期待和向往,尤其是年青人,会成群结队打着手电跑上十多里山路到七里村看电影,看完回去还会转述和炫耀好几天。后来,有了电影院,职工凭票观看,遇上好电影,还真是一票难求。

七十年代中后期,七里村有了电视机,西坪山上竖起一座铁塔,装了一口“大锅”,建成了电视转播台。起初,电视机很少,且大多是黑白的,电视开播的时候,四邻八舍的大人小孩聚在一起收看,虽然频道少节目单一,信号时断时续,但大伙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电视机普及了,闭路开通了,收看效果也好了。

七里村买回了摄像机、播放机,开始自己录制播出节目,从不定期到定期,无论水平高低,播出单位的事,看到身边的人,亲切好看,后来还发展成了电视台。

七里村开发时间长,文化底蕴深,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汇聚和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七里村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春节秧歌,不但备受职工家属喜爱,而且在业内及当地也有很大影响 。七里村坚持定期开展职工体育比赛,运动员卖力,观众热情,掀起一个个沸腾的赛季。职工篮球、排球多次外出比赛夺冠,为七里村争得荣誉。大毛小毛、二文竹林,腊梅红梅都是职工家属记忆深刻的明星。1997年创建的“村里人”读书会,坚持二十年,成果斐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亮丽名片。

文化的影响和带动是无形的,也是长久的。

七里村人紧跟时代,七里村人引领潮流。在当地,即使吃饭穿衣,人们也效仿 “村里人”的范儿。

 12. 七里村,有许多闪亮的名字

劳模引领时代 ,时代呼唤劳模。百余年来,七里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员工,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劳模先进,他们的事迹代代传诵,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他们的名字熠熠发光。

陈振夏,上海崇明人,1938年,怀抱抗日救国理想奔赴延安,组织分派到延长石油厂任技正和主任工程师。1941年至1945年,任延长石油厂厂长。期间,他主持制订石油厂发展计划,带领职工克服困难、苦干实干,“任职以来,苦心经营,成绩卓著”,1944年,得到边去政府嘉奖,其先进事迹刊登在当年的《解放日报》。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给他亲笔题词“埋头苦干”。从此,“埋头苦干”就成为延长石油的精神追求。抗战结束后,陈振夏响应号召,到河北保定机床厂工作。1972年离休,1981年8月去世,享年77岁。由于年龄悬殊,没有机会与陈老谋面,但只要是延长石油人,没有不知道陈振夏的。

李德生江苏苏州人1945 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专家。1951年5月,风华正茂的李德生来到延长油矿,担任主任地质师,1954年调到玉门油矿,在延长工作3年多。期间,他住的是石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带领地质人员白天翻山越岭搞勘察,晚上翻阅资料、比对样本、绘制图纸。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石油管理总局领导和苏联专家的赞同。李德生院士离开延长已经70多年,始终心系延长,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不顾路途劳顿,先后三次回村探访,鼓励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再建百年油田。我曾有幸接待陪同过这位可亲可敬的石油地质泰斗。

武志忠,陕西延长人,1938年来到延长石油厂。当年,由于人手少,难以细分工种,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井、采油、炼油、制蜡、机修、铆焊各个工种都精通。他见证过“七一井”喷油,作为工人支队首批队员参加过保卫延安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研制出卷板机,提高了工效,节约了资金。他响应号召,捐款800块支援抗美援朝。1953年,武志忠以陕西省劳动模范身份出席了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我到七里村的时候,武老已经退休。出于崇敬,也由于工作,我无数次拜访和慰问过武老,聆听过他的回忆和讲述,看到过他珍藏的奖章奖状。武老虽然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脑海。

董存秀,陕西延长人,1948年走进延长石油厂,从担水干起,成长为钻井工、钻井队队长、压裂队队长,1983年我参加工作时,他是青化砭的一把手,任综合车间主任。他一身工衣,一顶鸭舌帽,胡子拉碴,嗓子沙哑,在我这个小老乡眼里,他朴实得像村里的农民大叔。后来才知道,他带的钻井队连年超额完成任务,成为延长油矿标杆,他总结钻井工作经验,提炼形成“三匀一快”工作法,受到时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的关注,并在七里村召开了陕北区钻井工作现场会。1956年,董存秀评为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在北京参加了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董老曾风趣地给我讲,因为合影照片上有刘少奇,文革时期受了惊、挨了整,他始终没有交出藏在粮食屯子里的珍贵照片。董大叔也已去世多年,我们永远怀念他。

马树业,陕西延长人,1951年家境上好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来到延长油矿,当了一名采油工。2002年,我们搬进新楼成为邻居,马老住一楼,我在二楼,天天见面,经常串门聊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听马老说,当时采油工艺原始落后,机械设备缺乏,一切全靠人拉肩扛,没有节假日,工作有苦又累。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一门心事就是把工作干好,多采油。妻子分娩他顾不上陪,父亲去世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他和他的吊油小组风里来雨里去,苦干加巧干,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959年,他应邀去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的接见。因为他来自延安、来自延长油矿,周总理亲自给他敬酒,切身感受了高规格的礼遇。几年前,马老也走了,现在回到七里村,再也看不到那个爽朗健谈的老邻居了。

在七里村,结识的老石油老模范还有很多,他们的形象和事迹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有退休不褪色,义务上门修理液化气灶的活雷锋拓忙德;有退休后志愿驻井采油,业余时间痴迷楹联、喜爱书法、骑车拉水的老秀才崔玉奎;有随叫随到技术精湛的好钳工、陕西省首届十大杰出工人屈兴才……

 13.《美丽的七里村》,一首久唱不衰的赞歌

一九九九年,七里村原油生产13.5万吨,原油加工18.4万吨,百年老厂走出生产连年徘徊的局面。我们邀请延安过舞团资深编导策划编排了大型广场秧歌,喜迎千禧龙年。将陕北传统秧歌与现代广场舞蹈有机结合,穿插配乐朗诵、歌曲演唱等形式,既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参加了管理局调演和延安市汇演,在厂区及兄弟单位慰问演出十多场坎,受到好评。特别是歌曲《美丽的七里村》,久唱不衰,被约定俗成为厂歌,广泛传唱,激发了职工的爱厂热情。

 当年,我全程负责组织春节秧歌活动,见证了歌曲《美丽的七里村》的创作过程。词作者是国家一级编剧、时任延安歌舞团副团长的于志明老师,曲作者是延安歌舞团的曲作家胡晓峰老师。创作之前,他们来到七里村,深入基层队站,座谈走访体验生活,翻阅资料搜集素材,相互碰撞激发灵感。歌词初稿形成后,反复讨论修改,然后传给正在北京出差的胡晓峰老师。胡老师接到歌词,反复吟诵,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即兴谱曲,通过电话给于老师试唱。词曲定稿以后,我们抽调职工歌手程晓延学习演唱,在秧歌表演中一炮走红,受到职工热捧。

 随后,我们邀请当时延安最好的歌手阿军、徐晓娟两位老师演唱,录制成磁带,在七里村广播上播放。为了推广普及,2000年“五一”劳动节,我们举办了歌咏比赛,将其列为必选曲目。近20支代表队800余职工参加了比赛,同台演唱《美丽的七里村》。

从此,厂内广播作为片头曲,天天播放,职工家属跟随吟唱。一次,到兄弟单位出差,七里村出去的朋友邀请聚餐,趁着酒兴,我们共同演唱《美丽的七里村》,唤醒对七里村的思念热爱之情。每逢大型活动或庆功联欢,只要播放旋律,大家就会不约而同自发演唱《美丽的七里村》的,唱得心潮澎湃,唱得热泪盈眶!

啊,美丽的七里村,我永远把你依恋,永远把你歌唱。

岁末年初,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第二故乡——七里村。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陕西省职工艺术节征文获奖作品展: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