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魏峰:学习作代会讲话精神 书写绚丽的文学时代新篇章—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理事魏峰:学习作代会讲话精神 书写绚丽的文学时代新篇章—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2016-12-31 11:43:51    290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名80后青年文学爱好者,作为一名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名长期主要写作报告(纪实)文学的基层业余作者,通过全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能够及时辨识创作的方向和获取创作的正确方法,也是催人奋进和深受鼓舞的。

陕西是新时期文学的重镇,也是新时期经典作品和文学巨匠的沃土,从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到“陕军东征”,再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文学三棵大树”,以及活跃于当前文坛的叶广芩、红柯、周瑄璞、高鸿、杜文娟等一大批中间力量,还有一批露出文坛的80,90后青年作家,无不根植脚下的泥土,无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守和履行着总书记讲话中的至理名言,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孙浩晖的《大秦帝国》、杨焕亭的《汉武大帝》《武则天》等一本本扛鼎大作无不默契地浸润着总书记讲话中力求的那样。

陕西作家秉承的优良传统不但集体无意识地坚持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且无一例外地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主旨。在纪实文学方面,陕西青年作家杜文娟一直坚守着用生命写作,发现大千世界,社会人生,无论是地震题材、西藏题材,还是公益体裁,都有一种时尚气息,或者说现实气息,用文学反映现实社会的广度上作着努力。她的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双年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被翻译成英文并参加国际书展。作为相对年轻的陕西作协会员和一名在文学拉力赛中刚刚起步的选手,能够融入这样一个群体并无时不刻地能够享受到先辈前辈同辈和文朋诗友的耳提面命,对我的学习和进步无疑是一种恩赐一种眷顾和一种鞭策。

文以载道。首先要端正思想,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创作实践,用丰富的创作实践修正指导思想,作为纪实文学写作者,就是要强化文艺理论学习,不断从被实践证明了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写作观,没有正确的思想和深厚的文艺理论修养,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写作观,就不可能写出肢体丰满骨架结实的作品,也不可能使自己的作品内涵丰富脉络清晰气韵深厚,更不可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感染人教育人启迪人的境界。强化文艺理论学习要从翻云覆雨的文艺思潮和千丝万缕的文学流派中辨别真善美假丑恶,接受精华,放弃糟粕,敢于逼近真谛,善于掌握真理,用精准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创作的指导思想水准和驾驭题材挖掘题材升华题材的能力,惟其如此,纪实文学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创作才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当前,纪实文学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真与假的关系,聚与散的关系。纪实文学首先是纪实,细枝末节可以虚构,但时代背景和人物,以及主要的事件和场景,经过和结果必须真实无误,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关系到纪实文学的成败,无虚不成文学,缺实难成纪实,拿捏好二者比例和关系极其重要,另外处理好真与假的关系,那些是真人真事,那些是传说演绎,无真不成纪实,无假不成艺术,真假的合理使用是纪实文学的生命线,宁可把假的写的像真的,万不能将真的写的像假的,道具可以是假的,但使用道具的人物不能造假,场景的氛围可以假借烘托,但场景不能虚假,这跟纯文学作品有区别,是有条件的假设,还有聚与散的关系,纪实文学同纯文学、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同时具备这些文种的元素,而又力戒任何一种文种元素的过量或缺失,聚焦是纪实文学必须侧重的要点,散光是纪实文学必不可少的理念,比如西安事变和张学良,如果重点纪实西安事变,就应该聚焦事变,张学良的形象就要散淡,反之,如果重点纪实张学良,就应该紧紧围绕张学良书写,西安事变就应该简略,因此,一篇成功的纪实文学作品总能在里面窥见作者处理聚散关系的独运匠心。

脚踏实地,痴心艺术,任何文艺作品都离不开老老实实地扎根生活体味生活感受生活,更离不开兼收并蓄锐意进取对艺术的提炼和创造,纪实文学亦不例外。纪实文学除过具备端正的思想和精深的理论素养之外,还必须充满激情,充满捻熟的生活,充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崇高向往,既要有敬畏感的担当,又要有愉悦感的洒脱,笔由心走,心定神清,不随俗流,不谄媚,拒绝任何格局狭小情调低迷的诱惑,不跟风不歪曲不谋私。对于纪实文学作者来说,一要深入生活,时刻把自己融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二要选取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并深思熟虑地加以提炼;三要多跑多听多看,全方位多角度搜集素材和与作品相关的资料;四要多思慎笔,深入思考,冷静谋篇,谨慎下笔,精雕细琢。

山高水长,入木三分。陕西纪实文学虽然还不能独树一帜,但根植于陕西这块肥沃的文化厚土,有总书记的讲话时时警醒,有陕西文学大家的悉心指导,有文联作协等有关组织的引领和帮扶,有一大批热衷于纪实文学的创作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海量掷地有声的纪实文学作品。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网络委员会委员山岚:贾平凹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