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生喜欢植物,我经营的诗文里随处漫生着庄稼,种植着树木,丛生着野草,开放着花朵,当然少不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与鸟兽虫鱼的陪伴,因而也就喜欢写植物的诗文了,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文学的宗教情怀,因为这蕴涵着生命的秘密。
初见伏萍是在夏日时节,我便欣赏了她夏天灿烂的微笑,呼吸到了诗文里散发的生命的灵性与青春的气息。现在,她将一叠散文集的稿子交给我,让我写一点感想,一看《生命的叶子》的书名,一下就点燃了我的目光。也许伏萍并不知道,其实我是最喜爱叶子了,经常检拾一片片色彩斑斓的叶子,收藏起来,恰好如今正是深秋时节,我又从伏萍的散文里检拾到一片片生命的叶子,呼吸到了平凡的芬芳与朴素的气息……
伏萍的散文,写爱情写亲情写人间情意,写母亲写父亲写乞讨老人,形成了由内向外开放的形态,无论亲情物语还是人生况味,无论点滴心灵还是淡淡留香,始终从自己心灵深处流露出真挚、朴素、清纯的涓涓泉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二
我始终认为,无论人类怎样随着社会、时代与生活变迁,无论文学怎样随着城市化生活的到来发生时空变化,坚持文学追求真善美的根本宗旨应该不变,坚持文学关怀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应该不变,坚持文学追求正义、真理、崇高的价值取向应该永远不变。
在《真金假金》一文里,作者写了母亲为了资助四川老乡收留了三块假金上当受骗的一件事,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同情、与包容,作者的锐敏与深刻在于,由此发现了母亲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现在想来,这块东西是真的怎样,是假的怎样!它中间深藏的故事,足以教会儿女们怎样去珍惜母亲那颗金子般的心,哪怕是一个虚无的泡影,只要是母亲用真诚与爱搭建起来的,就值得我们一辈子用心去珍藏。”作者告诉我们,这正是母亲最宝贵的情感品质,是母亲留下的精神遗产,应当永远珍视,传递了一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在《生命的叶子》一文里,作者写了一位普通的女人,这位被作者叫做“张姐”的女人,善良、朴实、勤劳,承担着撑持家庭的责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看婆婆早年守寡,生活多有艰辛,就主动向老公提出,将年过六旬的婆婆接到自己家住。她照顾老人吃穿住行,还天天陪老人散步,手牵着手,肩靠着肩,那个亲热劲儿啊,让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张姐的亲妈呢。”她不幸患上乳腺癌以后,就像窗外春光下小树上的绿色的叶子一样,幸运获得了生命的重生。作者在这里表达的,就是对如此朴素的叶子的关怀、赞美与祝福。
作者在《乞讨老人》一文里,为我们讲述了一对残疾老人相依为命的事情:最先,他们并不认识,不是一对夫妻,一个瞎子,一个驼背,都是由于儿女嫌弃而出走行乞,后来,两位老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相遇,于是就走到了一起,说今生今世相依为命,就死在一起……作者目睹了他们的凄凉的身影,内心里充满了同情,在谴责了那些没良心的儿女后,还对两位老人产生了敬佩与祝福,希望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这表明作者的文学表达,始终从善良的心灵愿望出发,来捕捉生活细节,感受人生况味,传递精神价值,弘扬人道精神。
散文可分为哲学散文、文化散文、风俗散文、艺术散文、生活散文,各有各的领域、境界与风格,可以看出伏萍的散文属于生活散文,她的散文始终从情感出发来写,所以就具有平凡、真挚、朴素的风格,就像她的人一样别具一种朴素一种亲切的魅力。
三
伏萍的散文并不高深阔远,也不算典雅浪漫,写的都是平凡的景物、事情与人物,亲人、同事、友人包括动物都纳入笔下,叙述描写,娓娓道来,但是却从对猫、羚羊、狗的关爱开掘出对生命的关怀,传达着人生与文学的真善美的价值观。
现在的散文写作似乎已经开始离经叛道,几乎失去了乡村的平凡、真挚、朴素的风格而形成城市的腻味、庸俗、矫情的腔调。许多写散文的女性作家,更是嘴角衔着香烟,桌上放着咖啡,用染着猩红指甲的芊芊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生产着散发着甜腻的蛋糕味的都市散文,而这样的散文就经常堂而皇之刊登在什么“都市闲情”之类的栏目里。说老实话,我在报刊上一见到这样散文,就觉得无聊至极,文学精神已经丧失殆尽!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认为伏萍的散文,尽管尚缺乏思想的深化,精神的凝聚,视野的开阔,但是却切近生命、切近乡土、切近人情,就像一片片生命的叶子,平凡的叶子,朴素的叶子一样,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鹿志锋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上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