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那么,他就是为心脏注入动力与生命的人;如果说,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嫦娥奔月圆梦中华,那么,他就是那个带领优秀团队坚守信念、让梦想成真的筑路人——他的名字叫谭永华。
翻开履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是他对事业的忠诚:首次设计出等强度三叉翼梁式发动机机架,为我国大型捆绑式火箭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首次成功设计了可大角度摇摆的姿控发动机,连续十次将“神舟”飞船送入太空;主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圆满完成了“嫦娥一号”发射任务……作为主要贡献者的谭永华,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
太多、太多的荣誉面前,他谦和如常,毫不张扬。他说,成功来自团队的力量,我个人只是航天团队中的一分子,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海阔凭鱼跃
1963年6月,谭永华出生在江苏省邗江。这个地方因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而得名,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它东依上海,西连南京,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是一个开放式的文化名城。也许正是吸纳了这里浸润于骨子里的文化神韵,以及吴王夫差依靠人力开凿运河、永不停歇的拼搏精神,谭永华在他17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从此,这个江南才俊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即将振翅远航。父亲叮嘱他:飞吧,学好本领,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技术院校,这里多科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谭永华如鱼得水。本、硕连读的七年中,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停地采撷、消化、吸收,为他日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并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谭永华分配到067基地11所,成为了一名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人员。067基地11所当时还在宝鸡凤县的秦岭深山里,许多初来咋到的大中专学生,因为不能适应这里的艰苦环境和生活条件,纷纷调走了。但谭永华没有退缩,他快速调整心态,以航天老前辈为榜样,甘守清贫地开始了自己的飞天之梦。他曾风趣地说,其实那时自己还很年轻,居住在山里也并不觉得孤独,反而感觉到一种清纯与安宁。看露天电影、坐敞篷班车,餐桌上永远是白菜、萝卜加土豆……但航天人的乐观、豁达、忠诚于事业,以及几十年如一日、无欲无求,为航天打造精品的行为感染了他,他们从不索取,工作、学习、看书、加班……业余时间也会打打牌、钓钓鱼、爬爬山……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单调中也见丰富。也许正是这种无欲无求的宁静与坚守,才使谭永华完成了由学生到研制人员的角色蜕变,并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在“长二捆”的研制中,打造起飞天的翅膀。
似乎上苍特别眷顾这个执着于航天顶极事业研究的年轻人,在他振翅飞翔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的喜悦:那个美丽大方、聪明贤惠的北方女子正悄悄向他走来。他们从相知相识到相爱,并最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直至收获了初为人父的喜悦……然而,用于发射“澳星”长二捆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激战正酣,身为三叉梁式助推器机架主设计者的谭永华,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并实现大吨力准确无误传送的目标,难度之大,技术之高,属国内首创。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就像磐石般压在心底。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出生于航天世家的妻子,深知航天人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奉献青春、奉献子孙、奉献生命的悲壮,谭永华是11所的谭永华,她不应该自私地将他居为己有。岳父、岳母更是全力支持女婿的事业,包揽了许多本该由他这个年轻丈夫、年轻父亲来承担的事务。此时的谭永华,内心充满了对双亲二老及家人的无限感激,他说,如果没有家人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支持,也就不会有日后成功的记录!
1993年,谭永华由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人员迅速成长为一名型号主任设计师,之后的几年间,又在行政管理上,先后担负起设计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他知道,这些职务的背后是老一辈航天人对年轻科技人员的信任与期盼,更是他人生征程上的一次挑战。谭永华迎难而上,带领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几乎成了一个上紧发条的机器人,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在那片由数据和图纸构筑的世界里,敢于突破前人设计上的瓶颈,大胆运用新技术,实现了“长二捆”的突破性进展,为国家某重点武器型号系统实现“一弹定乾坤”的总体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最终,该型号发动机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男儿有泪不轻弹
1998年,正当他全力冲刺某型号核心关键难题时,远在家乡的弟弟突然打来电话,告诉他,父亲病了,正在住院。还说父亲不让告诉他,怕他分心。焦急中的谭永华加紧工作,将手头产品提前交付用户后,便匆匆赶往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探望。望着焦急赶来的儿子,父亲摆摆手,乐观地送给谭永华一个微笑:没事的,放心吧……然后,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就这一别,竟然是天各一方!父亲因伤口感染,从手术台下来后,仅过了二十多个小时,就永远地停止了心跳……谭永华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有太多的话还没来得及向父亲诉说,有太多的成果还没来得及与父亲分享呢!父亲一生都在以他为骄傲,也一直都在关注着他的飞天事业,而此时此刻,所有的成功都无法换回父亲的笑容了,父亲的生命钟摆就这样永远地停滞在了那个短暂的59岁!
站在父亲的遗像前,双腿跪地,往事像开闸的水,一种痛切心扉的忧伤让他泪流满面。时光倒转了,他的童年、他的少年时代一幕幕过场,直到眼前35岁的他,记忆中留下的全都是父亲劳碌的背影和对儿女们无尽的牵挂啊!痛苦中,父亲的声音仿佛从天国飘来:记住,你肩上还挑着担子呢,飞天的路还要继续走!
第二年,由他负责完成的两个国家级重点国防型号二级发动机设计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发动机涡轮泵使用条件控制研究又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载人航天工程用长征2F火箭发动机研制被授予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时此刻,他再次看到了父亲从天国中送来的微笑。
把面子交给科学
2001年,谭永华开始担任航天六院副院长,其后,又先后担任院长兼党委书记,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职务变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还必须具备符合履职要求的战略思维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决策定夺能力。上任后,应国家战略要求,先后完成了北京、上海、陕西等一批大型高技术科研集群的集聚、整合与重组,建立起陕、京、沪一院三地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格局,以西安为统帅部和大本营的中国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国家队”闪亮登场,一场更大的战役正在拉开帏幕。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上任后,接连数次的试车失利,仿佛是上苍有意安排的几场恶战。严峻形势面前,他能否稳定军心、带领团队快速走出低谷并扭转连续失利的被动局面、抵达成功彼岸?上上下下拭目以待。
其实,科学是没有失败的,科学只有事实。因为,很多科学的发现与发明,就是失败的结果。挫折面前,他鼓励大家:人生的每一次低谷,都是一次飞跃的开始!吃透技术,举一反三,严格排查;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把面子交给科学,从自身查起,绝不放过任何纰漏!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焦灼、分析、争论、追查、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公元二00二年五月十六日,位于秦岭南麓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场,笼罩在一片紧张、忙碌的氛围中,谭永华和他的团队在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连续四次失利后,第五次整机试车即将开始。
控制间里,身为副总指挥的谭永华端坐在巨型显示屏前,控制间里一片寂静,好像心脏停止了跳动,好像呼吸不再进行。14时45分,随着试车指挥发出的“点火!”指令,一条巨龙怒吼着,穿透大气、穿越时空,将我国新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历史定格在这样一个欢呼与喜悦、成功与欣慰、付出与回报紧密结合的特殊时刻!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瞬时间,控制间里沸腾起来了!人们击掌相庆,彼此用雷鸣般的掌声祝贺这个来之不易的历史时刻。毕竟沉重的压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连续四次失利的阴影已经成为历史,我国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随着这一里程碑时刻的来临,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升级换代,开辟了中国火箭事业的新纪元!
洞悉世界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改造着自身的生存环境,开发应用广阔的宇宙空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向往,也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早在研究室工作期间,谭永华就时刻关注着世界航天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动态,希望从中找到适合中国航天发展的切入点。2001年,身为067基地副主任的谭永华,这种信念更加强烈起来。探索、开发、利用太空,最终目的都是要惠及于民。谭永华和他的团队,希望更早地将无毒、无污染、大推力、高性能的高压补燃循环式新型发动机运用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并致力于前沿性技术开发与研究,让高效燃烧核心技术运用于民品,早日在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大放异彩。
谭永华喜欢把动力飞行器比做火箭的“心脏”,他说,没有它,飞天之路就寸步难行。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现在国内的火箭运载能力,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至少落后十五年,甚至更多。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差距正在缩小,而某些方面我们还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还必须承认差距,不承认差距,就无法进步。他说,要实现探月工程,必须解决绕、落、回这三个步骤。目前,我们国家已实现了卫星绕地球、绕月球的目标;现在是第二步——落,虽然也算落到月球上了,但是,那也只能达到“硬砸”上去的水平。现在,我们要实现软着陆,要让它平稳地落到月球表面,而且还不能落翻、落倒,否则,人就无法出仓,也就无法实现登月计划了,这是多么严峻的挑战啊!
如今,谭永华和他的团队,一方面致力于国家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研究,一方面将核心技术转化为航天民用产业,依托航天液体动力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专业优势的项目,形成了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光机电一体化三大项目板块,服务国家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环保、交通、消防、工程机械等领域;他们研制的石油石化成品油大型高效输油泵,首次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德国等西方国家垄断中国市场的历史,实现了航天液体动力技术和转化应用产业的整体跨越。
面对赞誉和嘱托
日前,他和他的航天团队,潜心研究、吃透技术,开展的无毒、无污染、大推力、高性能的高压补燃循环式的新型发动机研制成果,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国家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种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技术的国家,壮了军威,振了国威!胡锦涛总书记和吴邦国、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航天六院时,均对该发动机的研制成功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2010年1月25日,胡锦涛视察航天六院,对六院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还给出了“抓好长远规划,加强自主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的谆谆嘱托。作为中国液体动力团队的领军人物,谭永华倍感欣慰,仰望太空,多了一份坚守,多了一份责任。
回顾26载的航天路,他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员到研究室主任,从研究所所长到我国唯一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院长,26年来,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研究领域,更没有改变过对航天事业的执著与追求。新型材料、导弹腾飞、卫星上天……诸多超凡而神奇的字眼,令国人腰杆挺起。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他和他的团队,肩负着共和国崇高的使命,顽强拚搏,勇攀高峰,定能实现一个个新的跨越,谱写出航天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2013-8-29
辑入《追梦之歌》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2014年4月出版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