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偶看青歌赛,又见余秋雨先生。
先生明显是有些瘦了。与过去相比,平和了许多。但其风采依然,温文尔雅,话语风趣,体现出智者的风采。他对相关文化现象精彩的点评令人印象颇深。
距我我最早见秋雨先生,刚好有四年了。那是06年秋冬时节。余秋雨先生应西安某高校之邀而来。该高校负责人看到余先生今年在央视“青歌赛”上的精彩点评后深有所感,多次力邀下,余先生遂有此行来为该校师生演讲。
娱乐显然已成这个时代的风尚,对此余秋雨先生观点鲜明:“娱乐人必须要有文化”。据央视收视率调查显示,那一届“青歌赛”收视曲线的顶峰,就出现在余秋雨的点评上,他的点评已成了当时荧屏的一大亮点,为大赛增加了无限的内涵,提升了档次,让我们领略了一位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的底蕴和沉淀;作为中国思考者的代言人,余秋雨的评语让不同层次的观众都收益非浅。看余秋雨的文字是一种内心的愉悦,优雅婉约、严谨切题、影射出当代文人的学术和人格魅力;他精彩的点评则让我们直面一位博学者的睿智、大度和严谨,寥寥数语,看似轻描淡写却是那样深刻而寓意深长,是对人生的洞察,对文化的品味与研磨。
在那次聚会上,西安的文化人悉数到场。秋雨先生兴致很高,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开宗立派之人,余秋雨先生对陕西文学非常关注,他称“〈〈延河〉〉杂志是我文学启蒙时期最重要的课本之一”。认为贾平凹是目前国内作家中在文学和大地紧密结合方面贡献卓著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还.坦言“陕西许多官员都热爱文学创作,这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我还请余先生对我的散文提提意见,余先生答应看看再说。在我第二本散文集《土天堂》出版时,他热情的赞叹说:“范超以其宁静构建出自己独特的精神体系,做的是草木文章,灵光照耀在最小的生物之上,带给人无穷品味。”
今年青歌赛开始并未引起人们关注,最大一点或许就因为没有先生的点评。中国青年报记者用了这样的标题:余秋雨,青歌赛喊你回来!余秋雨先生果然响应大家号召,回来了。他说:有文化的人,会有大的平和,不像那些追逐眼前事物者慌乱:他说,梵高是“灿烂紧张的生命挣扎”;他说:一些画是美术界的,一些是文化界的,一些是全国大众的。他在呼吁,年轻人要多学一些文化,要贯通。他说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王国维茨威格那样的决绝方式不可取。等等。
06年后,我几乎每年能见到秋雨先生一次。有一次,他给一桌子人说:范超长着一张最具标准的中国文化人的脸!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圈子里介绍我的开场白!有一次我见到马兰女士,秋雨先生介绍我:这是范超,陕西青年散文家!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每次,秋雨先生在谈话之前,先会仔细倾听你的意见,我也就不揣冒昧,谈了我的观点。我只是想引出大师的智慧。他说人生必须有一段时间要大量读书,特别是在年轻时期,他就狠狠读过几年的书。有一年我见大画家范曾,范先生说我们是一家啊。而他就认真安静的读过一阵子书,外头很乱,他静拥书桌,外头另一阵子忙时,他出来,再没人撵的上!这些都是很让我佩服敬仰之处,正因为此,他们才会成为一代大学者大画家。有一年我陪秋雨先生去大明宫遗址,麟德殿上长满荒草,我听见他悄悄说了一句:让我们走走这草径!看,多有文化。
有一阵子没见了,长路漫漫不可期,后学晚辈,惟愿先生多保重!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