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郝随穗:在暴风雨中屹立—瓦窑堡采油厂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纪略

理事郝随穗:在暴风雨中屹立—瓦窑堡采油厂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纪略

2013-10-11 10:30:47    173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风雨飘摇的七月虽然离去,可伤痛仍在。这是晾晒在太阳底下的回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日子里,铺开的都是被雨水浸泡得发了霉的时光。那些时光里,处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风雨之中冲锋陷阵、抗洪抢险的情景。一幅幅抗击暴雨的画面展现眼前,一场场博弈洪水的场景历历在目。

面对、应对、行动。迅速反应的每一个动作,在这些天的风雨中化作巨大的力量,修复道路、接通断电、恢复生产。
一切源于一种热爱延长石油,热爱瓦采的真挚情感,一切源于将军故里、革命红都的勇于担当。这是坐落在秀延河之滨的瓦窑堡采油厂,一个在七月的暴风雨中高高屹立的瓦窑堡采油厂。
暴雨来了。山洪来了。大山沉陷塌方。百里油区满目疮痍。暴风雨深深刺痛了我们的生产基地。路断了、电停了、井场被坍塌的山体掩埋了…….我们用数字盘点这场灾难的残酷性。
 持续强降雨致使油区道路多处冲毁,生产设施严重受损,全厂损坏井场455个、储油罐台128个、损毁柏油路10.1公里、砂石路416公里、土路1469公里;冲坏石桥2座、过水桥7座、便桥3座、涵洞12个、房屋290间;倒伏电杆37根,烧坏低压配电柜13个、电机429台、变压器11台、控制器31个、重合器9台、无功补偿柜14个;损坏高压线路6公里、低压线路10公里、供水管线0.8公里、输油(水)管线3公里,造成经济损失达7000多万元。
这些数字冷冷地呈现在眼前,像针,刺痛油区的每一根神经。面对如此巨大的灾情,迎难而上是必须的,迅速恢复生产是必须的。厂党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启动抗洪抢险一级预案,全力以赴抢险自救恢复生产。厂领导深入一线,划片包干,带领分管科室人员蹲守在包片单位,积极组织抢险自救。全厂各单位青年突击队、应急抢险队和青年志愿者全员参战,奔赴抢险一线,全力投入到抢险自救、恢复生产的战役中。
在近一个月的降雨中,瓦窑堡采油厂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抓住降雨间歇的放晴机会,全厂上下迅速行动,采取强力措施,全力展开抗灾自救,缩短请示审批环节,努力提高施工速度;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带头抗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鼓舞了广大一线职工的干劲;机关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取消双休,到挂靠单位参与抗灾自救,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抗灾工作中,以采油大队为主体,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应急抢险队为先锋,以机关科室干部职工为坚强后援,克服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等严重不足的困难,奋力抗灾,全力恢复生产。油建科配合各采油大队,本着先通后畅、先高产后低产原则,抢晴天,战雨天,积极抢修,确保油区道路及时恢复;供电车间外线队在各基层用电队的配合下,不畏艰险,全力抢修,维修班不分昼夜,连续作战,确保全厂用电设施安全运转;安质科、安环队在加大“三级巡查”的基础上,加大对各站点、管线等重点部位巡查监控,预防和制止次生事故的发生;机修车间管道抢修班严阵以待,全方位监制、抢修管线,确保输油、注水正常运转;井下运输队加强作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运转,每人每车每天向永坪输油两车,确保原油及时运输;石油管护大队、各单位保卫科加大巡查力度,加密巡查次数,扩大巡查范围,对易破坏井、高产井、偏远井等重点井派专人蹲守看护,确保了抗灾期间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我们的领导从来都会在大灾大难中凸显出这样的精神实践。感动、温暖、力量这些聚集人气、升华能量的词汇迅速在每一个受灾的地方转化为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的巨大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是瓦窑堡采油厂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每当企业遭遇到困难和灾难的时候,厂级领导、中层领导、共产党员、普通职工等等被标有“瓦窑堡采油厂”符号的每一个人,就会前赴后继、冲锋陷阵。每一个人都是表率,每一个人都是榜样,每一个人都是灾情面前不屈不挠、英勇无比的热血将士。
杨延河作为瓦窑堡采油厂的厂长,在汛期到来之前,就站在一个制高点详细安排部署全厂的防汛工作,做到各种防汛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到位。当汛期来临后,他依旧站在那个制高点指挥全厂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抗灾自救、恢复生产的战斗中去。
从第一场降雨开始,杨延河就湿透衣背,深入基层各单位检查指导抢险工作。在现场,他与各单位负责人一道研究抗灾方案,一道解决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不知疲劳地天天奔波在各个受灾点现场指导救灾工作。他一次次冒雨靠前指挥,一次次忍着饥饿现场调研。党委书记贾文生冒着大雨前往受灾点,挽起裤腿与职工一起投入到抗灾自救工作中。纪委书记李长友作风雷厉风行,多次深入受灾点积极指导救灾,果断采取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将包扶单位的受灾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恢复了生产。各位厂级领导各负其责,马不停蹄地周旋于受灾点,现场指导,以身作则,做出了表率,发挥出了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个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人心和人气的聚集,形成了强大的气场。在灾难面前,一张张鲜活的面容都散发出强大的正能量,在这个气场中,你和我都在正能量的秩序中,修复着伤痛的七月。每一个个体的传奇就在瓦窑堡采油厂的百里油区演绎出壮美的救灾华章。
 
刘侯评,共产党员,采油五大队大队长。7月9日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瓦窑堡采油厂采油五大队由于雷电原因全线停电,彻夜难眠的他等到10日天刚蒙蒙亮,就组织供电队即刻上山查明停电原因,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排查,在3161#发现高压电杆倒在一旁,他组织大家立即动手,人力将电杆拉起,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大队的生产供电。采油三区队尹家沟3030#至3033#这段区域属于五大队高产井,可是通往这些井的道路全部损坏,导致拉油车无法到达这些井场。心急如焚的他知道连续几天的暴雨致使原油无法运出所有油罐都处于憋罐状态,必须尽快将油拉回来,否则只能停井。他迅速召集大队人员配合油建队及铲车开始全线修路。此处的道路多为砂石路面,只能垫不许铲,工作量相当大,他手拿铁锹走到最前面,从早上6点干到深夜12点,恢复了道路的通行。本来预计三到四天的工作量,仅用一天就恢复了三区队油区的道路。
郭鹏,党员,采油四大队大队长。大队受灾最严重的是5—19#上山道路全段塌方,人员车辆无法通行。然而5—19井场污水池积水严重,若不及时处理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大队27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及时奔赴井场抢险。他们清理淤泥,挖开排水渠,路途中大家齐心协力将倒塌树木和塌方下来的石块搬走。有人滑倒在泥坑里变成了泥人,有人奋力推车致使皮鞋裂开了口子,但大家谁都没有一句怨言。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大家铲出一条汽车可以通行的道路。行进至5—19井场,天已经黑了,大家来不及喘口气,又再次投入到抢险中。加固的加固,围堵的围堵,挥汗如雨,经过紧张的战斗,终于顺利排除了险情。
刘保平,党员,采油一大队副大队长。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作为采油一大队主管安全工作的副大队长,他坚守在工作最前线,及时调度排除险情,对各区队、站点进行24小时严密监测,制定了一套适合大队的防汛应急预案,组建了防汛抗洪应急分队与防汛抗洪青年突击队。他根据汛情实际,适时调配人手,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和青年突击队,哪里有险情就冲向那里,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实行各区队、站点工作区域就近防护责任制。同时加强对危险路段、值班房、山体滑坡等进行安全巡查,确保了大队汛期安全事故零记录,生产基本正常运转。在灾后恢复工作中,他每天在现场指挥,并与工友们一道参与劳动,常常是早出晚归,有很多的时候就是在站点的值班房里过夜。
贺亚军,采油五大队职工。区队遭遇特大暴雨后,交通、通讯、水电中断,生产全部瘫痪,灾情处处告急。他和抢修队员冒着道路随时可能塌方、山体随时可能滑坡的危险,连续徒步巡查了12个小时。深入受灾现场查实、核实、拍摄灾情资料,逐个查清了各条油井道路及井场受灾状况,终于摸清了暴雨对油区道路及井场、围墙的损毁情况。并迅速组织道路的恢复工作,调动广大职工及各种机械设备奔赴受灾现场,投入恢复工作。由于通讯中断,贺亚军只能徒步奔赴在各个抢修作业现场,带头抗起运送泥袋等重活、累活,或拿着铁锹和职工去修垫道路。
用不着多举例了,瓦窑堡采油厂能战胜百年不遇的灾害,就是凭着他们一样的干部职工。不是说在这里提到的就是最好的,也不是说在这里没有提到就不是好的。在这场抗灾自救工作中,大家都是无名英雄。都是把激情和动力挥洒在最前沿的抗灾自救中,把荣誉和思考留在幕后的优秀之人。百里油区,满目疮痍,他们像慈善的母亲,缝缝补补着每一个撕破的口子。他们更像医术高超的医生,诊断医治着每一个伤口,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儿女,在这场场面宏大的战役中,攻坚克难、战无不胜,他们是瓦窑堡采油厂的所有干部职工,在企业遭遇自然灾害的重击之后,个个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死打硬拼、所向披靡。
 
另外的灾情,牵动着我们的心。当管道公司的原油泄入河道后,数百名职工积极参与到大抢险的工作中。党委书记贾文生率领200名职工出色完成任务,彰显了瓦窑堡采油厂勇于奉献、攻坚克难、能打善战的英雄本色。
 
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致使管道公司安塞——永坪原油管道先后两次受损,造成原油泄漏。面对灾情,瓦窑堡采油厂党政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抽调抢险应急队伍,调配各种车辆设备及救灾物资,及时奔赴一线支援,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接到抢险任务后,瓦窑堡采油厂迅速调动200多名职工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及时赶赴余家坪现场进行管道抢险。党委书记贾文生现场坐镇指挥,犹如铁军的200余名瓦采儿女冲锋陷阵,时而冒着酷暑,时而冒着大雨在争分夺秒地与河道里的油水抢在前头拦截堵捞。那是三个终生难忘的日日夜夜啊,突击队员风餐露宿、栉风沐雨战斗在抢险最前沿,伸出手便是力量的大聚集,伸出手就能化险为夷。没穿雨衣和雨鞋,长时间泡在有原油的河水中,腿发痒发肿,手脱皮划伤,疲倦的身体里装满了使不完的劲。在这里,300多名突击队员就是一道钢铁长城,就能阻挡住灾难肆无忌惮的侵入。繁重的工作强度之下,他们的短暂休息要不随地倒下,要不端坐着就能打出香甜的呼噜声。更感人的场面是,有队员在搬运物资的时候闭着眼睛一边休息一边搬运,当同伴要顶替他下来时候,他眼睛一亮笑呵呵地用手擦着满脸油渍的脸庞跑过去说,不用的,我不累!
200余名抢险应急队员不分昼夜,不辞辛苦,风餐露宿,连续作战,手划破了,脚碰伤了,有的身体不适生病了,但是没有一名队员离开现场,没有一名队员有任何怨言。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绝大多泄油得到了回收,有效控制了污染,出色完成了上级交付的抢险任务,展现了一幅延长石油人危急之际众志成城,并肩作战的感人场景。
 
我们无法抗拒自然灾害的打击,我们没有无奈也没有等靠。我们无法得到上帝的恩赐,我们不会低落不会惨败,我们有智慧抗击和自救,我们能够坚强能够强大。
 
截至8月15日,瓦窑堡采油厂的一片喧闹戛然而止,一切工作在忙忙碌碌的一个月后恢复秩序,平静中的油区道路,正在重建中恢复运输的功能,各站点和单位恢复常态化的生产。灾后重建已经启动,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按步进行。
犹如一场漫长的噩梦,做得太久太久。当阳光普照的时候,那个暴雨成灾的七月已经走开,被阳光刺破的噩梦已经结束。灾难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付出劳动,但是也让我们更多地收获果实。那么就让这以下组数字与文章开头的那组数字做个比较,就会让人倍感欣慰,就会释怀那个刚刚过去的七月之痛。
主干线累计恢复448条,待恢复12条;支线累计恢复1547条,待恢复10条;电力线路现已全部恢复,累计恢复电力线路2条;恢复因线路、电力设备故障停产井3715口;憋罐停井累计恢复1350口,待恢复24口;恢复注水井16口、注水管线2公里、注水站点4个,一个注水站点待恢复。
这一刻数字显得充盈而温暖,数字的生命力显得旺盛而多彩。数字的亢奋呈现,默默地记录了瓦窑堡采油厂这一个多月来在暴风雨中所做的点点滴滴。于是一座丰碑便在这组数字中高高耸立。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理事伏萍:龙南有个肖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