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职工作协会议,见过两次刘章建,有印象,但不深。读了刘章建《行走的记忆》,我记住了“汉中仗剑”这个名字,记住了这个“行走在文字边缘的男人”,一个有心、有情、有正义感的职工作家。
刘章建是个有心人。他喜欢读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兴趣广泛,创作面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他写自然风光,文化遗迹,风土人情;写城市、农村,写生活在那里的工人、农民,均突出了职工作家的创作特色。刘章建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和单位基层的小人物。他写这些小人物的工作和生活,写他们的日出日落,喜怒哀乐,小到日常琐事,大到他们的命运、人生。有的像素描,有的像故事,有的像小说,有的像散文。他笔下的人物都像是我们身边的同事或者熟人,如蒸馒头的《劳模刘贵才》《门房老严》《门里门外》的唐生智,《玩钱的老两口》《老来俏》瞿师傅,《平安夜》值班的秋,在《老头乐》活动的退休工人,《办公室的故事里》的老张、大林和小王等,这些文章篇幅不长,人物不多,故事也不惊险离奇,但很生动,人物个性鲜明。看得出,刘章建是个细心人、用心人、有心人,他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一切事儿,用心记录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用心塑造这些小人物的形象。
刘章建是个有情的人。文章贵在情真,无论写小说,写散文,作家都重在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真正能打动人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作家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先感动自己然后再去感动别人的。刘章建当过检修工、装卸工,当过安全管理员,现在又是工会工作者,他了解基层、熟悉基层、了解工人、熟悉工人,他长期和一线工人一起工作、生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也许是他创作的最大优势。
从刘章建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笔下这些人物都充满着同情,倾注着真情。他写的这些职工,无论先进的落后的,无论上班的退休的,无论正式工、临时工、钟点工,他都饱蘸浓情去写,去塑造,去刻画,如养蜂的《赶花人》《戏母》秉章老汉、乡下孩子《老胜》《磨刀人老王》《摆小摊的夫妻俩》。特别是钟点工《建秀和她男人》,作家把女人的“猴精”,男人的“傻笨”,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这样的人,生活中确实不少,可是他们只能是生活中的人。《建秀和她男人》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是刘章建在文章里倾注作家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个职工作家和社会上最普通职工的深厚友情。
“活着的或者逝去的”一章,是作家着力倾情写下的一组文章,让人读着读着就潮湿了眼睛,《生存的意义》《父亲永远年轻》《关于生日的几个片段》《十月一,我心里的那些鬼们》,作家写英年早逝的父亲,坚强的养父、善良的母亲,写那些逝去了的人;作家写亲情、写爱情、写乡情、写友情,篇篇情真意切。作家写对命运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读来使人感受良多。
刘章建还是个充满正义的人。读他的文章,不由得就想起了他的网名“汉中仗剑”,还真有点儿侠客义士的味道。这些大都体现在作家的杂文里。刘章建的杂文观点鲜明,语言质朴,尖锐犀利。我读他的杂文不多,但知道他的一些杂文曾在以前的陕西日报周末版《短腔无笛》著名栏目发表,杂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五年前在“天涯论坛”曾引起过30多万浏览量的轰动;杂谈《等死,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本意》也在网络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如今他每周都能收“三四张言论杂谈的稿费单”,一些文章还被选入全国高中语文作文辅导教材,“成为高三学生应试作文的范文”。
刘章建是陕西职工作协理事,他始终坚持把职工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多年来,他一边行走,一边思考,一边记录,一边创作。这一路,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的汗水,也留下了他的记忆,其优秀之作都集中在这部厚厚的集子里。
在祝贺刘章建《行走的记忆》出版的同时,也祝愿我们这位职工作家在今后多出精品力作,为繁荣我省职工文化再做新贡献!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