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书记 赵正永
今年4月下旬,我在榆林清涧县调研期间中途停车参观了路遥纪念馆。以前也曾几次到清涧调研,但因为行程安排得很紧,虽然路过纪念馆都没有看成。这次参观后很有感慨、很受震撼,进一步增添了我对“文学陕军”的敬意,也激起了我要参加今天会议并要讲话的念头。参观纪念馆后,我一直和随行的同志讨论“路遥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至少有三点非常强烈!
第一,身处劣境、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路遥自小家境贫寒,在农村务过农、在小学教过书,可以说没有任何背景。但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他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在艰苦环境下不懈追求、顽强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超越,最终体现了人生价值、实现了人生梦想。他的人生轨迹和身上具有的精神特质,通过其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广为传播,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去改变命运、追寻梦想,去认识和把握我们的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人都可能有出彩的机会,人人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关键在于不怨天尤人,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在“平凡的世界”里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把握时代、立于高端、感悟人生。路遥生活学习工作的年代,正处于我们国家大变化、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可以说跌宕起伏,包括他的人生之路也曾经历过天壤之别,这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路遥依靠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和细腻笔触,品味时代、把握时代、立于高端、剖析社会、思考人生,创作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不朽著作,反映同时代人的生活,很真实、很亲切,很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穿透力、撞击力特别强。他的这种笔外功夫非短期之锤炼,而是一生中不背离时代,不厌弃生活,不脱离所处的环境、土地和人民,同时又站在历史的高端,彰显引领社会思想的责任。这种精神,不正是体现了我们今天要牢牢树立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感情吗?
第三,英年早逝、人才难得、关心关爱。路遥年仅43岁就因病去世,在短短21年的创作生涯中,在极其艰苦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下,他笔耕不辍、勤奋写作,为读者奉献了数百万字的优秀作品。在纪念馆中,我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文学陕军”的合影,包括陈忠实、贾平凹等,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精力旺盛、意气风发。正是他们的辛勤创作,才给陕西文坛留下了一部部扛鼎之作,为三秦大地扬了名、为全省人民增了光、为陕西发展添了彩。我们为路遥英年早逝而惋惜,更为“文学陕军”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路遥的早逝,呼唤我们要爱护人才,善待“文学陕军”。“文学陕军”的成就呼唤我们肩负继往开来的责任,使“文学陕军”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后起之秀层出不穷。 5月3日,人民日报文艺评论栏目刊登了《文学陕西:也曾灿烂,也有迷茫》的文章,看后更增加了我们的紧迫感。“后劲乏力、后继无人”之隐忧必须改变,文化大省在全国的文学地位必须保持,“文学陕军”必须继往开来、发展壮大,这是陕西的责任,是陕西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责任。路遥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人们至今没有忘记他,是因为他的人生、他的精神、他的作品。我坚信,陕西的厚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路遥”。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