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地图,眼睛稍稍凝视右端,按照从上到下的习俗,很自然地,顺着大陆架与海岸线的轨迹,对于大海的记忆就飞快地跃然纸上:去过天津和大连,就亲密地拥抱了中国最上端的海域——渤海,面对浩浩荡荡的碧波,塘沽口炮台和旅顺口的战火硝烟似乎依然弥漫;也到过青岛,自然就有徜徉在黄海海岸线石老人浴场泡海澡的惬意;也去过上海嘉兴和浙江舟山所接壤的东海,也依然还是海天相连,水天一色的浩浩渺渺。这些海域,都是毗邻大陆,辽阔的海域与博大的疆土形成一衣带水、水陆环抱的亲密无间和难舍难分。而海南岛,却又是那么旗帜鲜明地孓然一身独自屹立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成为中国疆域唯一的一颗距离陆地十八公里的璀璨明珠,驻守着美丽富饶、物产丰富南海海域。
在这样的若即若离、断断续续的回忆与思索中,航班已经飞行近3小时。飞机在天宇盘旋着,低下就是万顷碧波的大海,随着海岸线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海南岛的旖旎画卷,水、陆隔断的十八公里海域眨眼间就抛在后面,又神气地航行在陆地之上。我知道,飞机的下面,就是这个叫做鹿城的三亚——“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东方夏威夷”。
是的,站在这个相对陌生的岛屿城市,我们的那点地理知识显得非常贫乏:老电影《红色娘子军》吴琼花和洪常青们战斗在海南,黄宏小品《超生游击队》里提到过海南岛,再往前,也仅仅知道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省建制,独立出来成立了海南经济特区。……除此之外,也仅仅局限于知道海南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岛上城市而已。
不过,知识的贫乏也不足为虑,行走是能补拙的。虽然我们只住在海景房的二层,没有推开窗户,海风扑面的喜悦和浪潮盈目的惊叹也没有把酒临风,开怀畅饮和醉酒诗画的豪迈;可是,勤快点,走出门,过公路不到100米,就能站在海滩上,把这三亚湾的海在晨曦中的模样瞧个够:
眼眶左顾右盼,上下翻飞,盈满了怎么也盛不下的碧波荡漾和浩瀚无边,远眺,是坦荡如砥的海面和朦朦胧胧的天色衔接在一起不分彼此的浑然天成;近看,是屋宇林立在海岸鳞次栉比的拔地而起,把这海和海岸装饰得就像海水是家庭里不可或缺的成员;海的中央,是几艘也许庞然大物一般却在眼前渺小成小舟的船舶在摇曳,看不清是要远去还是要返航。这个时候,大海分明就成了一张硕大无朋的温床,把这岸的宁静与水的暗涌都统统囊括进去,让这分明不对等的平静和骚动平衡成一道永恒地景色,很有成色很有气度地晾晒在三亚湾的清早。
眼睛有点累了,就一任双脚迎接白浪在脚下舒缓翻滚的来来去去、进进退退,就沿着海浪轻微的轨迹丈量浪去的距离和浪来的劲头,看轻微的浪花在脚面滚上来再翻下去,玩皮成一个三两岁的孩童,永远不知疲倦的一浪又一浪的重复着快乐着,把潮涨的讯息和退潮的信号裹在浪的去留之间,只把游客的脚印删除了再复制了,复制了又删除。
双手也毫不示弱,蹲下身,抓一把湿漉漉的的海沙在掌中,感受海水的温度,触摸海沙在指间轻揉挤压下的呻吟。鼻息也兴奋地配合着舒展开来,试图迎接一阵儿一阵儿海风送过来的潮气,去探问远古的老海南黎族渔民渔船荡起的水波里裹着几尾海参和鱿鱼。
继续沿着海水起伏掀起的白沫往前走。海边倏忽之间就热闹起来了。一个少年提着渔网从海水中走出来,网上挂着许多小鱼和蟹虾,小伙子飞快地跑向堤边的电动摩托车车,三下两下把网放在踏板上,启动摩托车,风驰电骋般骑走了。有游客三三两两蹲着捡贝壳,手里的白塑料袋已经装了大半袋子了。城市的保洁员也把海滩当成了城市的市容市貌,有板有眼地打扫散落在海滩的垃圾和海浪卷上岸的水藻。俨然,三亚的市民早就把这海和海岸当成了城市的主要部分了,岸边10多米就是公路,也静悄悄地,他们去不屑一顾,非要在这海的岸边来晨练,有扭腰的、练拳的,还有跑步的。松软的海滩,比之坚硬的公路,相对于锻炼者来说,怕是要更下些气力的。
看得出来,三亚湾的晨海,总会是这样的:有勤劳的工作者,有轻松的锻炼者,更有日复一日面孔各一的旅游者新奇的打量。然而,熟悉的身影和不熟悉的人群,同样年复一年地上演着这海边的故事和繁荣。
时间尚早,我折转身,继续走走看看。看大海的胸怀广阔和博大精深,看海的中央飘摇荡漾的舰船蜗牛一样蠕动,更看留在沙滩上脚印被海水一次次的冲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海边,留不下脚印,更留不下一个凡夫俗子殷勤的探问和讨好地亲近。只有,浪来浪去、人来人往的川流不息。索性,我蹲下去,看能不能有个好运气。其实,我知道在这样密切靠近城市的海滩上,想要看到大海生物,其实是很困难的。可是我不气馁,偏要碰碰运气。还真有,一条鱼,一条鲜活的鱼,被浪花冲刷到我眼前。
一阵狂喜。我去触摸那鱼——海鱼。可是我的手太大了,鱼又太小了,总也抓不住。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啊,那分明就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鱼:一寸长、米粒宽的闪着银光的海鱼,被无情的海水推上并不激烈的浪尖,一霎翻到岸边,一霎又卷进水里,在岸边的时候,完全静止不动,只有小到微不足道的嘴巴张开成巨大的“o”形,一吸一合,微弱成垂死挣扎的生命在等待死亡;可当海水席卷上来的时候,这渺小到可以漠视的身体却勇敢地蜷缩起来,猛地弹跳一下,奋力划动尾巴,想要越过浪花的席卷,翻过浩渺的白浪,重新回到海的深处去。一次两次,……很多次,它都没有成功。看看这鱼,看看大海,陡然站立在海水中的我不禁颤栗起来。我双手捧住它,奋力洒向更远的海水。海在这个特定的盛着微小的鱼的时刻,依然是那么从容的一浪又一浪的翻涌,仍然是那么抑扬顿挫着博大胸怀的咸水,也依然安静成涌动的巨大的缸,裹着存在在它的胸怀里的生物、微生物。磅礴的浪和宽广海的,也能记住这一尾拼搏的鱼吗?
在海的边缘,就这样缓缓地溜达。看见一只大海蟹被牢牢的破渔网裹紧飘在岸边,纹丝不动;看见一只巨大的水母在岸边休憩。我就在想,其实,长在海里,也很不容易。到了早餐的时候,我就拼命地吃,要吃的饱饱的,才能跟上团队,逛风景、拍照片、潜海泳,才能和大家一样尽情享受海南的美妙。
蜈支洲岛的海水,蓝到纯粹而极致,美到惊心动魄而怦然心动。说实在话,因为时间很短,没有太多的停留,只是举起手机,不停的拍摄、拍摄,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个角度都是如梦如幻的美妙。移步换景,在这里正是最好的诠释。
我奇怪于“蜈支”这个名字。就查阅了相关资料:蜈支洲岛古称古崎洲岛、牛奇洲岛,这两名字都有不同的来源。相传,三亚有一条河,由于上游山民刀耕火种,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逢山洪爆发,山上的泥石砂砾就倾泻而下,经藤桥河流入大海,将清澈湛蓝的海水弄得污浊不堪。海龙王遂将此事报告给玉皇大帝。于是,玉帝用手中神剑将距离此地七公里的琼南岭角之山岭截去一段,并命两头神牛前去堵住河口。谁知途中被一人发现,点破了天机,神牛不动了,化作两块巨石,山岭变成了岛屿。因此神奇传说,此岛得名古崎洲岛,两块巨石人称姐妹石。后在海南设立三亚市的时候,政府部门在核实各地地名的时候,当地渔民提供了一种说法,认为该岛很象一种名为“蜈支”的海洋生物,遂将该岛改名为蜈支洲岛,并沿用至今。
另一说是蜈支洲岛又名情人岛,其名字的由来,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年轻人在海上打鱼,突遇风浪把船打翻,将他漂到一座荒岛上。在岛上,他以打猎为生。一天,他到海边打鱼,忽然发现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沙滩上拾贝。他到这里这么久从来没有发现过人,她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姑娘也正望着他甜甜的笑呢!姑娘主动上前与他聊了起来。原来她是龙王的女儿,因为贪玩跑到岸边。两人聊的特别投缘,从那以后俩人约定每天在这里见面。日子一天天过去,俩人谁也离不开谁了,后来俩人就在一起生活了。白天一起打猎,夜晚一起在沙滩漫步,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转眼一年过去了,小龙女想家了,可是她已经离不开小伙子了,但又怕父王知道此事后会怪罪。最后俩人商定,由小龙女回去把此事告诉龙王,请求他成全他们俩,三天后在他们最初见面的地方再重逢。自从姑娘走后,小伙子每天都站在那里盼她回来。三天很快过去了,小龙女还是没有回来。小伙子心急如焚,每天站在海边大声呼喊姑娘的名字。原来姑娘回去以后把她和小伙子的事情告诉了龙王,龙王大怒,下令把她关了起来,不准她再到人间。姑娘日夜思念小伙子,终于有一天趁看守不备跑了出来。龙王很快知道了,在后面紧追不放。眼看着这对痴情男女就要相拥了,在后面紧紧追赶的龙王大怒,大喊一声,用了一个定身术,将两人变成了两座大石头。
千百年过去了,经历了潮起潮落洗礼的两座大石头,依然矗立在那里,静静相望,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痴情男女,把这里叫做“情人岛”。现在,这里也成了青年男女耳语、听涛的好地方。
——文化的传播总是这样,和人民的生活结下深刻厚重而又息息相关的不解之缘。不是吗?远古的黎族人,千百年的蜈支洲岛,也在传承着环境保护重要和男女爱情的美好。我就在想,那些荒蛮的黑黝黝的黎族男女在渔舟晚归的船头和油灯点点的茅草屋檐下,喃喃私语给身边孩子的,一定也是保护大自然的神圣和追求爱情幸福的执着。否则,这碧绿的蜈支洲,纯洁的蜈支洲,早就面目皆非了吧!
旅游的快乐也正在于此。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吸收景致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那些景致背后的故事绝不是空穴来风,它或者是痛定思痛的深刻教训,或者是凄美绝伦的经典传唱,它必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人民的审美和思忖。蜈支洲岛和海南一样,同样具有舍我其谁的地域特色和美轮美奂的美景,让如织游人流连忘返陶醉其间。
当然,蜈支洲岛的快乐,也还不是海南游玩的全部。亚龙湾潜海泳和大东海游泳,才收获和写意了看海、玩海的丰硕。“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这是游人对亚龙湾由衷的赞誉。坐在游轮上,看那墨绿墨绿的绸锦一样波澜壮阔、浩淼无际的海面,船在水面漂泊、摇曳,如同一个激情的舞者在肆意宣泄艺术的美感和身姿的美妙,只有身后船行驶犁出的白浪翻滚出一条弧线,把海分成这边和那边。——其实,这时候,我们已经穿上潜水服,等待潜水了。
游泳我会,潜水也不陌生。但是,想着要把自己这百十斤身体赤条条身体的插入海的深处,鱼儿一样在大海的十几米之下,看海,心里还是忐忑起来。看着身边的俩小姑娘一幅大无畏的样子,反倒给我了些许安慰。其实,这样的潜海,相比潜水员的职业水准来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亚龙湾海域的这片水域,利用游轮和海岛,用绳索围城一个百十米左右的空间,尝试潜水的游客们背着穿着潜水服背上氧气筒像模像样地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拉住绳子把头猫在水下练习水下呼吸,教练员看你能够用嘴呼吸了之后,就拉着你潜入水中,牵引着你开始了水下探索。毕竟,我们只是游客,像来着大西洋底的人——麦克那样身姿优美的徜徉大海,也只不过是心里的渴望。由着教练员扶持潜水,感觉不过瘾,就尽情地伸展臂膊,作出尽可能优美的蛙泳,一下一下接近海底,鱼在眼前游过,看起来很近,却又摸不着,海星在礁石上卧着休憩,海澡也在摇摆着招手,在电视电影画面中看到的镜头就被自己实现了,心里暗自得意。步履轻盈站上暗礁,装作很神奇的样子,脑子里却闪出神十航天员在舱内招手的惬意与自信。天地虽然不同,但这种感觉却出奇地相似。浩瀚的天宇之中与荡漾的大海深处,居然让我有一种神圣和占领的快感,是一次潜海泳最大的收获。
大东海游泳,也是不错的。三五个相熟的朋友猫在一起,在一人身的潜海里漂着,三几个来回,就筋疲力尽了。我顽皮地索性把自己当成一棵海澡,随意躺在海岸线的白浪中,任海水把身体掀翻,推上岸,再卷起推向海里。不远处,是三四个外国游客,把一个才出生两个月的婴孩按在水里,漂。小孩子哭声很大,那外国男人丝毫也不生怜悯之心,一手抓住孩子的下颚,一手向孩子泼海水。这个心急的父亲怕是要尽早教会小孩子游泳的本领。——大海,总是这样——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既叫我们美好的游玩,还很实用,成为教学游泳的训练场。
面朝大海,思绪翻飞。大海其实和陆地一样,一串一串的故事仍然在不断发生;海的博大一如陆上的辽阔,只不过我们是路上的人而并非海里的鱼,但哲理完全一样,遭遇也不会偏颇到哪里,总有些物是人非、总有些悲欢离合、总有些欣欣向荣在路上。
面朝大海,心胸开阔.
2013年6月25日中午落笔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