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样子一直在脑海里流淌,似水缠绵,酥化着我的浑身。
其实我居住在城市的边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贬义根本不能抵制我一往情深的村落情结。那个哺育我生命的村庄如今更加破烂,所有的景致蒙了厚厚的灰尘,陈旧的延续了一个漫长的黄昏。而我依恋的就是这份宁静却流淌在心中的古老景致。不管我涉足何处,心中的村落就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
大门墩
还是那个历经百余年的大门墩,墙壁垮塌的没有了棱角,裸露的混石泥灰牢牢地粘在一起,形成一圈拱形的力量,保留着大门墩简单而粗糙的线条。年年月月风吹雨打下的大门墩在爷爷的记忆中就是这个样子,多少年来摇摇欲坠,却没有倒下。
今天少了的是那两扇木质的大门。小时候记得每到晚上大门紧闭,就关闭了整个村子与外界的通道。这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二十多人,一排窑洞的村子,墙外有一颗百年老槐,隔河翻山就是通往城镇的小路。夜半三更的时候,谁要拉肚子时走出窑洞上茅房,只要看到高大而厚实的大门墩就不会害怕,甚至想到有了这个大门墩游魂恶鬼也进不来。
大门墩的顶部不算平坦,修建大门墩时覆盖上的那层黄土也被南来北往的大风吹的露出了坚硬的石头,像是一幅被剔了肉的骨架。可还是杂草丛生,甚至有几株黄蒿草长得有半人高。大门墩顶上便是村里小孩常去玩耍的地方,虽然大人们每次看到我们往上攀的时候说,你娃娃不操心,哪天大门墩塌了,你就没命了。我们全当耳旁风,争先恐后地攀上去“摆碗碗”。特别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山野草木落尽,没有了一点生气,我们更多的时间选择这里,在大门墩顶部凸凹不平的草石当中玩尽童趣。
有一次我偷着把家中的一个背篓带上去,放在大门墩边沿的石板上,跟妹妹和海明三个人挤进背篓悠闲地嗑瓜子,我要跟海明调一下位置,而且就要在这个背篓内调正。不料背篓失重、石板折断,我们三个从高高的大门墩上掉下去,妹妹哭着爬起来回家找妈妈,我和海明则站起来一溜烟地向村外跑去,不敢回家。
现在想起这件事依然令人费解,我们三人从十多米高的大门顶掉下来竟然都毫发未损。
大门洞的夏天是村人纳凉拉话的好地方,快到晌午的时候,女人们每人在簸箕里端着豆角之类的蔬菜捡菜,准备做饭。整整几个小时这群女人家长里短地唠嗑不完,簸箕里的菜渐渐有鲜艳的青绿色在她们的手中反复操弄的色泽暗淡下来,没有了新鲜感。只要太阳西下的时候,女人们才各自走向自家门前的春锅烧火做饭。不一会袅袅炊烟在这个村子里升起。
犹如蛇一样蜿蜒升起的炊烟像流动的水,顿然间提炼着将整个村落的魂魄游走于蓝色的天空,似乎在宣告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那就是出山劳作的男人们就要回家吃饭了。“民以食为天”的千古谚语,唯有在村落的炊烟升起时候才能体现出人间生命真谛的意义来。而那个大门墩则是我们村落村民们依赖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或者堡垒。
豆腐磨
院子里的豆腐磨长满了苔藓,特别是持续干旱当中的一场雨后赤褐色苔藓显示出的生命力令人惊诧。这种生命的顽强让人不得不感叹。
而豆腐磨却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一个摆设而已,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不被村人搬走,是因为它曾经给村人们的生活带来过漫长的便利和实惠。算是一个念想吧,留下来总被彻底消失要让村人心里好受多了。
豆腐磨的基石明显倾斜了,以致豆腐磨也倾向一侧,看上去像一个驼了背的老者,残喘着剩余不多的气,老态龙钟地侧立在院子中央默默无闻。
触景生情是我们必然的情感萌发和发泄。看到豆腐磨就能想起好多事儿,特别是它在为村人服役的那些年月。每到腊月里,家家户户就要做豆腐。太阳刚冒花子的时候,豆腐磨开始了运转。一条人字形的木棍被三个人握住,一人两手抓着木棍的两个棍头像开手扶拖拉机一样,另外两人各在分叉的两条滚上抓住,人字形棍的人字头紧紧扣在豆腐磨的磨栓里。三个人就像钟表一样顺时针转着,上下两扇的石磨缝隙间就流出被磨碎的黑豆白汁。
流进石槽的黑豆汁很快被寒冷的天气冻成冰,豆腐磨底座下就有柴火燃着,这样既可以消融豆腐汁,也可以让人取暖。
豆腐磨承载了这个村子几十年的豆腐加工后,终于在科技发达的某一个日子退役了,尽管好多人依然十分留恋靠豆腐磨来加工豆腐,但是这个小山村和豆腐磨终究无法阻挡时代进步的步伐,村人的豆腐加工已经全部靠电动的机械来加工。
豆腐磨也珍藏了好多故事。年小的时候依稀记得每逢春节前夕,小小的豆腐磨几乎天天在不停地运转着,这不仅仅是我们村子的人在磨豆腐,还有邻村的人家也来加工。
有了邻村人的介入,豆腐磨的主人就会十分热情地做好服务工作,包括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伸出热情的双手帮他们,可是我们所帮的忙往往是帮成倒忙,不是把盛有黑豆汤的盆子掀翻,就是把磨好的豆腐浆洒在地上。不好意思批评我们的邻村人还笑着讨好我们,对我们的家长说孩子小,不是故意的。
父母们从开始一直要帮到结束,这样的帮忙需要好几天,常常误了自家的事。晚上父母也相互有点埋怨,但是第二天天刚亮,父母就会烧一锅热水,等邻村的人来磨豆腐。就会帮着他们一家又一户地把豆腐磨好。
一盘豆腐磨慢悠悠地运转,把几个村子的家长里短磨在这磨道里,化作一掬温暖,在这个腊月天温暖了几个村子的年关。一锅热气腾腾的豆腐晾在高粱杆纳做的锅盖上,就亮出了村子的厚道和热情,就晾出了一年又一年虽苦且乐的日子。
窑洞
最先的村子仅有一排窑洞,被混石砌起的围墙有一人高。墙头长满了荒草,荒草林里落满了一群群叽叽喳喳的麻雀。窑洞在一个镶着石条的院台上。几孔窑洞都是混石和石灰泥建筑的,看上去整齐平坦的窑面,却是一层砖做的,叫做“砖面子石窑”,应了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古语。窑洞内部的墙壁一点也不平整,虽然裹了厚厚的泥,但是依旧能看到表层背后的石头棱角。
都说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其实说对了一半,夏凉是对的,但是冬暖一点也不对。想想看,一孔窑洞的四个面,其中一面全部敞亮着,仅靠几条木质的门框和一层粗糙且开着无数个小眼的窗纸糊着,到了冬天能保温吗?况且窑洞的高度有两间多平房的高度高,这一面敞开着,可想而知夏天时绝对的透风凉快,而冬天根本抵御不了北风呼啸的侵入。
陕北窑洞大多座落在大山沟里,有的在半山腰上,很少在山顶上修建。村子的窑洞在河岸之上,大山之下,公路之旁,算是地理位置较好的一个村子吧。站在高山之巅,看散落在群山之下的一孔孔窑洞,恰似大山的一个个眼睛,从不疲惫,从不合眼,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风花雪月,春华秋实。
村子的窑洞最早是一个员外的住宅,员外家丁不旺,家业逐渐颓废,到死之前,我的曾祖父从员外的手里买回这排窑洞,从此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村子改了姓氏,成了曾祖父名下的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子很孤寂,人烟稀少的这条沟里,十里八里地突然有一个村子出现。原来员外家短工长工的人声鼎沸早就没有了,到了姥姥手里的窑洞显得沉静了很多,曾祖父膝下的五个儿子渐渐长大,这个院落生气旺盛,多了繁荣。
大概有一百多年的窑洞虽然看上去破烂不堪,但是依然坚固,像一件破旧的衣衫,年年缝缝补补;这排窑洞也早已经显得有些臃肿变形了,墙帮处有几根粗大的树干斜顶着,树干上吊着几块不小的石块增加顶力,加固着看上去快要散帮的窑洞。
石炭
村里人打水井的时候就能打出石炭,石炭就是煤。村子周围有很多小煤窑,出产的石炭易燃烧火头硬。村里人烧石炭从来不掏钱买,到煤窑的渣洼上捡,一大堆从煤窑井下吊上来的灰石渣里有不少的小块石炭,捡回家不用锤子砸,就可以扔进灶火里烧着用,一锅凉水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烧开。
河槽里的半崖上夹杂着几层有一尺厚的石炭,到了冬天,闲下来的村人提着红柳条编的筐子和尖镢到河里去掏石炭,于是整条河槽被掏石炭的村人刨挖的满目疮痍。半崖上土石夹层间的石炭被掏走后,就留下了许多空了壳的土岸,因而很多悬在半空中的土岸摇摇欲坠,似乎见风就会坍塌。村里的鸡和羊在冬天吃不到青草,往往会到长着枯草的河槽坡上来觅食,一不小心就会将土岸踩塌,鸡和羊也随着滚落的土岸掉下河里,重重地落在白刷刷的冰滩上。有鸡和羊伤亡,就会有村人站在冰滩上高嗓门地大骂掏石炭的人陷害了他们的鸡羊。其实鸡和羊踩跨的土岸或许就是他们自己挖的。
这里的石炭资源丰富,村子的周围有好几个小煤窑开采,也就有了很多外地的青壮劳力到小煤窑挖煤赚钱。村子左边的那个小煤窑是一个乡镇府开的,规模和设施相比其它几个小煤窑要好些,于是工人也就多了。
靠着山体的过磅房的半山腰上是灶房,灶房每天做两顿饭,早上是干米饭,下午是玉米窝头或者高粱窝头。那个饥饿的年头能有饭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这些受着重苦的工人一日两餐的小米干饭和窝头令村人羡慕。特别是每到做饭的时候从灶房里开始传出哐哐当当的切菜做饭声到满窗子飘出热气腾腾的饭菜味,以及伙夫站在硷畔上大喊几声开饭啰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流了不少口水。
村里人日复一日地遭受着半山腰那个灶房里传出来的饭菜味儿的诱惑,就有几个后生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从天窗里翻进灶房,用一个脏兮兮的面布袋装满几十个高粱窝头欲要返回时,被院子一角的老黄狗叫声惊醒了睡在隔壁的伙夫。伙夫提着火枪大喊着抓贼,惊动了整个村子。在当时谁敢做小偷,那是被人们十分惊讶和憎恨的事儿。不一会全村的老老少少和煤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围住了整坐山,人人手里拿着木棒和砖块之类的武器,地毯式地从山下向山上一圈一圈地搜查。这可急坏了几个后生,他们钻进一个被洪水冲开的山洞里,压低气息,个个面庞鼓得红涨,悄不做声。
有大几十号人急促的脚步声、呐喊声、喘息声以及棍棒相撞声向这个山洞围来。他们决定放弃那袋子高粱窝头,扔进山洞的最底部,并用土掩埋销毁罪证。有一人说干脆投降吧,要不被搜着了会被打死的。大伙同意了,一个个浑身沾满黄土和柴草地钻出山洞胆战心惊地站成一排,有一个极其夸张地弯下腰低下头举起双手,好像要起飞的老鹰。
村人一涌而上,数落着几个年轻人,厉声责问偷什么东西了?他们口齿不清地回答什么也没偷,只是闹着玩。看到是村里人,煤窑老板不好怎么处理,就说算了吧,大概是几个后生睡不着觉瞎折腾,他还说煤矿上什么东西也没丢,不要让村人和后生们的家长们训斥了。
第二天村里的几条老黄狗因为钻进山洞抢吃高粱窝头,相互撕咬,其中有一条瘦弱的狗被其它几条咬的浑身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歇店
后来,村子后面开了一个国营煤矿,生产设施先进,规模也很大,每天要产上百吨石炭。来自全县各个公社的青壮劳力到这里下煤窑挣工分。也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解放牌汽车和手扶拖拉机来这个煤矿拉煤。最热闹的是来自偏远村子的人们成群结队地吆喝着毛驴车来买石炭。
村子距离煤矿不到一里路,沿河而落,顺路而坐,背靠连绵大山,前望山峦起伏。站在大山之顶遥望村庄,恰似几颗散落在乡野的豆粒,从不发芽从不生长,百余年来风吹雨打从不流离从不消失。
那排看上去很破旧的窑洞其实依然坚固。村里人口稀少,十多孔窑洞就有几孔常年空着,里面放些积余的粮食和牛羊吃的草料。我们称这几孔窑洞为“草窑”。到了冬天,日子就短了,日子短了那些从偏远地方吆喝着毛驴拉石炭的人就不能在一天内打个来回,因此就选择了在煤矿周围的村里住下。于是有了旁人来投宿,村里二婶家腾出两孔草窑,烧暖炕,放几床有虱子的被褥就招揽那些拉石炭的外村人歇店,一晚上可以给一升米,也可以给二升黑豆,或者给个几毛钱都可以的,算是住宿费。
两孔窑洞到了冬天几乎天天晚上有人歇店,歇店的人好像个个能说会道,而且会唱信天游,也很能喝酒。因此到了晚上村子里就热闹了。靠近院子正门下侧是一个驴棚,草棚下有时候会站着十多头驴一起吃着石槽里的干草,发出咯嘣嘣的吃草声。许多次日落西山的时候,二伯和闲着的村人用一口铡刀不停地铡着草料,用筐子倒入石槽。
那十多个拉石炭的人东倒西歪地躺在炕上等二婶给他们做饭,通常给他们吃的是小米干饭和腌酸菜。一锅热气腾腾的小米饭端上炕头,拉石炭的人拿着粗瓷碗盛满后蹲在炕上就着酸菜吹着碗中的热气,熟练地用筷子拣碗边一圈一圈地吃,没两分钟一老碗干饭就吃下肚子,然后再用木勺舀一碗。
十多个人吃饭的情景集中地诠释着“狼吞虎咽”这个成语。他们都是受苦出身,饥饿的灾难重复地威胁着这些跟大自然无法抗争的生命,因此面对粮食和饭,他们都有着近似狂热的“掠夺”。以致陕北人在不懂得保护肠胃的饮食知识严重缺乏的大背景下,这样“急功近利”的饮食习惯导致绝大多数人患有严重的肠胃病。
于是一顿饭后,歇店的人个个响屁不断,弄的窑里气味浓烈,甚至弥漫到院落里。到了深更半夜大家轮流出去拉肚子,直要折腾到天明。
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来自粗饭杂粮对肠胃的折腾并没有给闲暇的拉石炭人的业余生活带来什么不方便,他们依旧会唱着信天游,亮着嗓门的民谣穿过夜色和门对面的山梁,响彻整个村子。
铁匠铺
后来,村子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有人在老院子的脑畔上修建了一排窑洞,窑洞里有一个堂兄,自小聪明过人,他喜欢对农具做些小发明小改革,因此他长大后就学了铁匠,成家立业后在院子里开了个铁匠铺。他一手打铁的好手艺造福了乡里,精致好使的农具几乎每天都会吸引来购置农具的人。特别是到了冬天,闲下来的人们十里八乡地赶来,围一圈蹲在铁匠炉周围伸出双手烤着火取暖,即使不买农具,大家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过得充实。
夜色覆盖了村子的时候,铁匠炉烧旺的石炭火苗升腾起浓浓的黑烟和通明的光亮。很好看的铁锤捣铁溅起的铁星,像燃放的烟火美丽了夜色。
伯父家有两棵红苹果树和两棵巨大的核桃树,到了八月十五前,苹果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熟透了的果子。这是生长在陕北土壤上传统的果树,没有改良也没有嫁接,土生土长的一种果树,个儿不大清脆汁多,颜色紫红香味浓郁。而要吃到那两棵核桃树的果实得等到冬天晾干了才可以。一毛钱能买到5个核桃,买来核桃我们要把核桃放在铁匠炉的火中烧着吃,被烧后的核桃显然香了很多,带有焦味的核桃仁会烧到我们的舌头,赶快伸出舌头吸几口凉气,来不及咬碎口中的核桃仁囫囵就咽下去。
有时候村里有人家发生矛盾了,了事的人就把两家管事的人叫到铁匠铺说和,铁匠铺闲人多,说公道话的人也多,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就化解了矛盾。有一次村里两家因为院子里的水路界限不清发生了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村人把两家人叫到铁匠铺调解,不料一方脾气暴躁的男人抓起铁匠铺的铁锤就要砸向仇家,被眼急的铁匠说时迟那时快地按倒在地,朝屁股踢了几脚,大伙围住那人纷纷指责呵斥,说山不转水转,今天你让人一马,明天人放你一马。最朴素的道理在此可形成一个乡邻和睦相处的哲理,一番说教后,那人渐渐压稳了情绪,恢复了冷静,向大伙保证再也不胡搅蛮缠了。
通常情况下,围着暖暖的铁匠炉大家谈得兴起,没几个早走的。有远些的人索性就不回家了,等到铁匠炉炭火熄灭了就随便到谁的家里住一晚上大家都会欢迎。
有很多乡野琐事会在铁匠铺解决,于是铁匠铺成了这个村子化解矛盾的好去处,也是村人闲暇时打发日子的好地儿。春暖花开的清晨和寒冬腊月的黄昏总有着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陪伴着村人的一年四季。这声音成了全村人早起晚归的钟声,更成了村人消除惆怅和或略苦日子的精神依托。
叫魂
那个年代缺医少药,以及村人对医药理解程度的低下,谁家有人生病了,想到的就是请巫神来看病。几个村子一个巫神,一个巫神可就是掌控几个村子生老病死的核心人物了,令几个村子的老老少少恭维敬仰。
巫神的聪明主要体现在他给这家人看病结束时,要告诉另外一家人的某一个人的魂丢了,若不及时找他看就很快要死去的。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完全懂得肖像素描的人,不会说出人名字,用信天游的曲调吟诵出某个人的面部特征和衣着打扮,这让喜欢赶红火来看巫神的人一听,就都知道是说谁。
因此巫神的生意很好,收入也很好。有的时候巫神会一口气说出几个人或者一群人一汽车人的魂丢了,这可吓坏了几个村子的人,大家争着请巫神到家来看病。巫神为了省事一下召集几个丢魂的人在一起来看病,这种时候巫神说要大看,手举铁制的“三三刀”十分活跃地在一排躺在地上的几个丢魂的人身上跳来跳去,招魂看病。
“三三刀”形状像一个平面火炬,上有三个铁齿,两边吊有几个铁环,举在手中摇几下便发出铁环相撞的声音。特别是在寂静的山村黑夜,声音十分刺耳,伴随着隐隐的山谷回音,给漆黑的村子带来几分神秘和恐惧。
看病之前,也就是说巫神托身的什么“黑虎灵官”、“玉皇大帝”之类的神没上身之前,施主要烧香纸、奠酒,等窑洞里飘满了酒味和香味时,巫神才会百般痛苦地躺在炕上大哭大叫,他说每一次在神灵托身的时候都被神灵折磨的很痛苦。施主赶快跪在灶马前连续烧纸奠酒口中给巫神求饶说:“烧下来了,不要克打马童”。马童在这里指的是巫神。巫神“上马”了,就是他的凡体肉身附上了神灵,开始看病了。这种魂丢了叫虚病,这里指的虚病是身体感觉不到疼痛的实病,而是丢了魂的病。
进入正式看病状态后,巫神通过信天游的曲调发话与施主沟通着,而且十分夸张地用肢体语言来沟通,他们通常用扭秧歌的动作结合信天游看病。到了九十年代,有一些年轻的巫神开始用流行歌曲的曲调和迪斯科的动作看病,让一些老人在背后大骂。
看病到结尾时候,也是到了最高潮的时候,那就是叫魂。叫魂的队伍在巫神指示的东西南北方向和水井、碾磨等地方。叫魂的队伍回到家中后,病人要平躺在炕上,身上盖一块单子把整个人都蒙住,巫神快言快语地说出一大段治病的咒语,此刻很像流行歌曲中的说唱。几乎所有的巫神在叫魂回来后都要以信天游的曲调这样唱到:
脑上有鬼砍了鬼
腰里有带砍了带
脚上有绊砍了绊
砍了脑脑不疼
砍了腰腰不疼
砍了腿腿不疼
浑身上下砍利身
一下送到云南贵州城
十字路口等旁人
箩圆箩圆
往常箩米面
今晚上箩真魂
真魂箩完箩上身
到老不下身
巫神说一句,掌着箩子在病人身上像箩面一样的一个村人也就跟着应一句,这些话早就被很多人学会了,有时候一窑人都跟着学说,像是大合唱。
叫魂的所有程序完后,要送神仙归天,也就是要让神仙脱离巫神之身了。这叫“放马”,意思就是神和人脱离。放马的时候巫神像看病前神灵附身时一样,他扭曲着面部表情表现出一幅极其痛苦的神情。
完了有人问巫神神灵附身的时候你记得吗?他回答不记得。
槐花饭和榆钱饭
那个时候吃槐花饭和榆钱饭是因为没有了粮食,不是吃稀罕。我所知道的故事皆来自父辈,因为我没有赶上那个饿肚子的年代。
在刨吃草根之前,开春之际所有饥饿的人把目光投向村里的几株槐树和榆钱树。榆钱树和槐树先后开花,花香诱人,花儿更诱人。没有了粮食就会选择吃槐花和榆钱。摘一筐子花儿带回家搅拌着糠蒸着吃,在当时算是不错的饭了,尽管难以咽下口,但是保住了很多条命。
村里有个叫柱林的年轻人,在长身体的时候遇到了大年馑,长时间的吞糠咽菜紊乱了他的消化系统,导致他吃进去什么就拉下什么,所有的食物只不过是在他的肠胃中过了一趟。如果能顺当地吃进去顺当地拉出来,对于当时的柱林来说应该是很幸福的事,遗憾的是他吃的时候几乎要用筷子戳下去,拉的时候要靠他的妈妈用棍子撬出来。吃与拉的两个过程给柱林带来了极大的肉体痛苦和毅力的考验。
很多时候柱林因为拉不下疼的大哭大叫,倒在地上打滚。那个时候吃不进拉不下的人多,而像柱林那样几乎每次吃喝拉撒都难的人少见。
连续几年的干旱恐惧了所有的村人,人人自危的局面严重到所有人对生命的本能留恋和竭力保护。因此每逢榆钱和槐花开放的时候,大家昼夜不舍地爬在树上静等花儿绽放,一旦有花儿开放便会迫不及待地摘下拿回家蒸着吃。更有甚者将刚刚泛起的花蕾摘下顺口吃掉。饥荒带来的生命威胁已经让人们丢失了最淳朴的谦让和礼节,而充斥着整个村子的是野蛮的掠夺。
这不,两个年轻的后生因为一把榆钱大打出手,引发了两家十多口人的打斗。好在有清醒的长者出面劝架,才免得闹出人命。
穷则思变,那个年代因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争夺,甚至是没有任何谋略和思索的争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立刻占有。肚子饿了,唯一能够充饥的榆钱和槐花,着实让人的劣性集中地大爆发。因为一丁点食物都会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面黄肌瘦、体弱无力的乡邻间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为了一口饭菜会一跃而起,力大无穷地从对方手中抢来。
这样的事儿曾经多次发生在这片土地的历史中,而因为连续的干旱造成几年颗粒无收的几次历史大年馑中,树木都因干旱枯死后,人吃人的悲剧开始上演了。
高峁山
高峁山是老家的脑畔山,山峰突兀奇高,山顶有几株槐树,山坡住几户人家,山沿有几十株桃树和梨树。村里人吃水靠毛驴在沟底运。
陕北干旱树少,果子树更少。高峁山的那些能长各类果子的树让周围几个村子很是羡慕。从春天开花之后到刚刚收起花蕾泛出丁点青涩小果子的时候,高峁山的人就要在树下搭凉棚看护了,要不被其他村里的小娃娃们摘个净光。
高峁山上有一个打粮食的大土场,场里长年堆着几个高高的草垛。草垛是娃娃们玩耍的好在所,顶着头在几个草垛穿洞,像蛇一样在几个草洞里猫着腰来回穿行,玩的是捉迷藏。如果是夏天,对于村外的娃娃来说这样的捉迷藏完全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在心不在焉的捉迷藏过程中伺机爬上旁边的果子树摘几个没脱了茸毛的桃子和紧绷着青皮的梨。
有句老话说“六月里的桃,驴咬不下”,而娃娃们不服,将摘来的桃子在衣襟上象征性地擦几下,几口就把还带有水气和苦味的桃核和桃子一并吞下去。吃得多了,桃子的茸毛就会落在脖子里,不一会脖子奇痒,用脏兮兮的小手不停抓挠,脖子顿时布满道道血印。
那个走起路一瘸一拐的中年男人时常穿一件褪了色的蓝上衣,一排纽扣大小不一颜色不一。他能说会道在周围几个村子是个耍嘴皮子的名人。他家住在高峁山底下的余家峁,沾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光,每年果子成熟的时候,他第一个挑着筐子到高峁山批发桃梨,然后走出川道沿途大叫大卖。
他或唱或说,针对筐中的果子编一段信天游,说说唱唱招来很多人看热闹。看热闹的时候有谁家孩子缠着大人要吃桃子,大人便一扭一扭的暗地里训着孩子,孩子终于开口大哭了,撕破了大人的脸皮,哭叫着要吃桃子。那人乘机加一段曲子,意思是在劝告孩子家长不要教训孩子,要好好养活孩子,给孩子的吃穿不能误事,孩子长大了才能做大官发大财来孝敬老人。大人被说得脸通红,掏出一块手绢,层层打开,拿出一毛钱买几个桃子塞给孩子堵嘴。
那人应该是当今流行歌坛的开山鼻祖吧,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他的说唱很具有明星出场般的强大引力,完全可以把在场的人心揪住。他的每一首自编的曲子里有悠扬委婉的伤感抒情,也有急促剧烈的愤怒,更有鼓点般密集的口语秀。这恰是流行歌坛大腕们所惯用的演出风格。而这样的精彩节目早在我们的童年就已经欣赏到了。
那人经常会来到高峁山唱一段子,内容涉及万事万物,想到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有时候他会爬到高峁山顶的那几棵槐树上唱,唱个几个小时嗓门不哑,而且越加洪亮。
当在某一个清晨听到他在唱歌,高峁山的果香味也会随着他的歌声飘进周围几个村子的千家万户,因为每当他的歌声从清晨飘出山谷的时候也就是高峁山果子成熟的时候。
村子的事多,多的一辈子也掂量不过来。离开村子年头不长,却觉得欠了村子的什么,一有闲暇就想奔回村子,试图把自己的心思和言行立刻融入村子,每到这时,我就能获得村子给我端出的一缸陈年老窖,让我品味恍如隔世的村子往事。
我想化作一点酒,以液态的纯粹,醉了我的村子和冬天。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