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延长油田采风系列—— 走进七里村

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延长油田采风系列—— 走进七里村

2011-12-05 14:20:17    258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分享到:

                      杨小玲

 以往对于石油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及纸媒有限的介绍。当知道自己可以到采油厂去,亲自领略石油的开采过程及石油人的生存现状时,心里不由得充满期待。九月底的一天,作为省职工作协油田采风团的一员,我有幸来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七里村油田。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收获良多、感慨良多……

  正值初秋时节,车子在公路上奔驰。车窗外,不时掠过茂盛的植被和果实累累的玉米地,到处都是一片绿色及丰收的景象。公路边,不知名的野花正开得绚烂。姹紫嫣红的花朵将原本有些单调的路沿装饰的分外夺目。据说,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花儿,只需随意播种,它就能坚韧的存活下来并生生不息……这是否也是石油人生存的写照呢?正在思绪缥缈间,“七里村到啦”的一声轻唤将自己拉回了现实中。
  “到了吗?”我还以为采油厂都会在穷乡僻壤间,看看眼前的高楼林立、绿草荫荫,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啊。
  
    中国石油第一村
  陕北是中国陆上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地区。北宋沈括到陕北实地考察,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首次使用了“石油”一词,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1904年,陕西驯抚曹鸿勋奏请试办延长石油,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1905年,正式开建“延长石油官厂”。从此,在茫茫黄土高原的腹地,拉开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帷幕。
  七里村位于延长县城西,距县城七里地,因此才有了这个拙朴而诗意的名字。七里村油田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闻名遐迩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就诞生在这里。为了纪念这第一口油井,七里村专门在当年发现石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采油机,由原石油部部长康世恩提写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石碑也立于此处,供世人参观。据说,由于地层浅的缘故,这口油井在百年后的今天,仍不时会沽沽地冒出油来,着实有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七里村就成为全国油田开发技术最早的试验基地之一,注气、注水、爆炸、压裂等一系列油田增产技术都是从这里起步,后来陆续在全国各大油田得到完善和成熟的。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七里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油第一村。
  据悉,遥远的太平洋彼岸,也有一个闻名世界的百年老油田,那就是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油溪油田。它曾是世界石油史的骄傲。然而时过境迁,岁月沧桑,如今的油溪油田早已衰落枯竭,变成了一片农田。而一百年后的延长,一百年后的七里村,却奇迹般的在世界的东方蒸蒸日上。2005年以来,“七里村”每年都以年产量30万吨的业绩,谱写着老油田的新篇章。
  
    感动七里村
  1944年,毛泽东为当时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亲笔题词“埋头苦干”,这不仅对延长石油人是一种莫大鼓舞,也是延长石油人的真实写照。
  七里村,也有过“铁人王进喜”式的英雄人物,老劳模马树业就是其中的一位。1951年,刚满20岁的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踏进了当时正在困苦中恢复战争创伤的延长油矿的大门。他当采油工时因为排除事故而昏迷了四天四夜;他成为吊油小组组长后妻子生第二个孩子他没顾得上照顾;父亲去世,他连最后一面也未能见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连获国家、省、市各级先进、劳模称号47次。虽然他已永远地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将与油田永存。
开采石油不光是男子的专利,女子也曾在这里创造过别样的辉煌。1958年,七里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共青团女子钻井队。在那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她们凭着自己的实力与热情,处处争先,多次刷新纪录,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全年任务,为七里村赢得了不少的掌声和鲜花。
  原以为参观采油厂会让自己灰头土脸一番,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未曾想到,亲身体验后,才觉得自己太过孤陋寡闻。今天,先进的采油工艺与设备已应用到采油的各个环节,并且这里的工艺与设备在全国来说都处于领先水平。干净敞亮的环境、自动化的机械操作,以及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都令我们惊奇。机械操作替代了人的劳动,你甚至看不到太多的工作人员。但这里的石油,却每天通过输气管道,应用到千家万户。
  在这里,也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石油的原油。想像中原油都是黑乎乎的,其实不然,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颜色越浅说明其油质越好。延长的原油是墨绿色的,并且杂质非常少,利用率极高。石油在过去常被用于取暖,但最广泛的用途是制墨,石油制的墨,有股墨香,十分受欢迎。到了今日,石油在生活中的用途更加广泛,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石油或其附属品的身影。比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塑料、纤维等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而出的。也许石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太紧密了,所以石油人的辛苦也不言而喻。
  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这里的工作人员假期很少,在别人放松休闲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得坚守在一线默默耕耘。野外工作者就更是辛苦,半个月、一个月才回一次家都是常事。为了开源节流,他们甚至学会了种植大棚菜。嫁接出黄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瓜果。他们迎着朝霞、踏着日落、和着寂寞,孤守着、耕耘着、憧憬着……就是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油田人,在都市的喧嚣的背后,任劳任怨地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邂逅“村里人”
  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得知了“村里人”读书会。这是一个由职工自发组成的民间文学团体,因“七里村”而得名。很难想像,在这个远离都市的一角,还活跃着这样一群文学的追梦人。并且,读书会成立已达15年之久。会员中,有年近八旬的老者,也有时尚敏锐的“九零后”,在工作之余,因文学的爱好而聚在一起,他们不仅分布在延长石油的各个战线,甚至北京、南宁、青海、西藏的文学爱好者,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他们或一起交流讨论、或外出采风提高,给原本略显枯燥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甚至还用八年的时间,资助了因贫困而辍学的儿童董巧英,使其完成了读书的梦想。如今“村里人”成果丰硕,目前不仅有精美的季刊印刷本《村里人故事》,还拥有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文学书籍五部。可以想像,“村里人”的出现,无论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还是职工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这里,也想感谢三个七里村人:马良贵,白文峰和刘延琴,是他们的热情向导,才使得此行异常充实,并充满了欢笑与感动!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虽是浮光掠影的参观,但对石油行业、石油人,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感动。记忆里七里村人那种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永远值得我去回味与珍藏。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延长油田采风系列—— 走进青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