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尽管现在已经住到某小区单元房中,可我先前住的,那低矮逼仄、叫卖声喧天、各种混合气味弥漫的城中村,却像我的江湖朋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有了一份独到的感情。
不是每一个城里人,都能被城市接纳;那些豪华的公寓楼、宽敞的单元房,可能不是给那些胃口大钱包小挤进城里的城里人预备的。而以极端低调姿态隐藏在钢筋水泥里的城中村却用它海纳百川的热情与胸怀迎接着每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不管他是高傲地白领还是卑微的民工,不管她是清纯的学生还是招摇的小姐。城中村都可以用它的古道热肠,把大家迎进家门,没有歧视,没有差别。
城中村印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它的院子。
如果你没有走进过城中村的院子,你就永远体会不到什么是“一米阳光”,站在狭窄的过道抬头望天,你才能真正感到蓝天的可贵。那方寸蓝天极为吝啬地绽露出她并不迷人的神情,大自然赏赐给人间的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在这个时候才会让你格外迷恋。不大的院子从上到下横七竖八地拉着很多铁丝,电线,上面挂满了人们的衣服,五颜六色的,吊在衣架上,简直像联合国开什么会议,悬挂的万国旗子。这些衣服绝对不是被晒干的,也不是被吹干的,而是被时间慢慢熬干的。
女人们对衣服总是很敏感的。这些晾晒的衣服,就成了女房客谈论的话题;“这件粉红色旗袍好看很,可惜我的身材穿不成。”“你看张家这两口,真会过活。老是这么几件衣裳换着穿。我说你做生意挣这么多钱做啥呀。”…………
这院子早晨的声音也特别迷人。
小院第一声,是院子大黄狗的叫声,那是一楼卖菜的小两口起来了,正在收拾自己的车子,把一筐一筐各种颜色的蔬菜装上电动三轮车。紧跟着,是吱呀一声拉开铁门的声音,他们要早早到不太近的菜市场去占摊位呢。
天还没有完全亮,那斯拉斯拉的炒菜声就窜入你的耳鼓。那是二楼的开裁缝店的大妈,早早起来,在为自己上中学的儿子做早餐。声音刺耳,但并不“丑陋”,如果你打开窗户,通过气味,你准能闻到这是在炒鸡蛋,还是在洋芋炒肉片。这大妈,在儿子的早餐上,绝对不马虎。
再跟着,就是匆匆忙忙的脚步声,那是急着上厕所的住户。这三层楼,在楼梯的拐弯处,一层一个厕所,不分男女,谁先去,谁先占位置。去的迟的,只好在门口憋着,等着人家出来。这位大姐,一边在厕所旁边等着,边回头招呼自己的老公:“把我夜黑切的咸菜拿冰箱里取出来,泼点辣子油!”声音洪亮,渗透着威慑力。
就这么着,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当然,回来最晚,起床最迟的,是三楼拐角处那俩衣着前卫、浓妆艳抹的女的。她们往往凌晨打的到楼门口,然后高跟鞋登登登地轻快地上楼,声音优雅而迷人,身上散发出浓浓的劣质香水味,弥漫了小小的院子。太阳老高了,又是那股香水味先奔出来,然后才是她们目不斜视地登登登下楼,谁也不理。听说开裁缝店的大妈,怕那两个女的会“影响”儿子学习,正在找新的住处呢。不过大家还都相安无事,也没有人对她俩指指点点的。
这城中村的建筑,也绝对经典,利用了每一处可以利用的空间,想方设法要把它拓展成房间,房主不会考虑到采光和通风。房子与房子,住户与住户距离近在咫尺。常常,大白天,你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还得开着灯。因为窗外那家不算高的三四层楼,已经把你的窗户严严地遮挡了,见不到阳光;前窗外,是楼道,是一家一家的住户。当然,如果你不怕危险,站在自家的窗台前,跨一大步,就可以到对面人家的屋子里聊天。所以,大家一般是谨慎的,出门一定要关好窗户,以免不速之客进入。
即便这样的房子,依然满足不了山呼海啸般涌来的房客。他们就像蝗虫一样在任意可以插足的地方安身,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抢占地盘,然后和房主讨价还价后抱着自己唯一的家产电脑在这里幸福地安居下来!
这形形色色门面不大的店铺,构成了城中村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豆腐脑,包子,油茶,臭豆腐夹馍,是早餐的主食。它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城中村的各个阶层的住户。坐在低矮而简陋的小凳子上,趴在用脏兮兮的抹布擦得看不见饭渣的小饭桌钱,简单地吃了寄来。这呼噜呼噜颇具夸张的声音,那是食客们贪婪地吃豆腐脑喝胡辣汤发出的声音。间或夹杂着很响的、裹着粗糙的卫生纸擤鼻涕的声音,和着精明而勤劳的生意人叫卖声,三轮车很响亮的按喇叭声音,成了城中村街道一道有特色的晨曲。
录像厅、网吧,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欲语含羞地悄悄开放。出出进进的是那些游手好闲、穿着一岁一枯荣的廉价时装的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偶尔还会有一些衣着脏兮兮的农民工。这里,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彩票店里,永远是这个乱哄哄的城中村最安静、最显修养的地方。这里的人,总是目光专注,盯着墙上挂着的看不懂的曲线图,就像大战中指挥所里的高级军官对着墙上的地图,在深谋远虑。你别以为,没中彩票的人就不来了。其实,不论你中不中彩票,只要你身上有闲钱,那么城中村的人最佳投资就是彩票店。我赢了,尝到了甜头,下次还来;我输了,还得赚回来,下次肯定还来。所以,彩票店随不起眼,但彩票事业却红红火火。
还有卖学习用具和盗版复习资料的书店、站着衣着艳丽眼睛勾魂的小姐的发廊,门外悬挂着让人脸红心跳的图片的租卖碟片录像带的小店铺,夏天热烘烘,冬天冻死人的粗糙的台球厅等等。城中村狭小的街道上,麻雀小,五脏全,门面应有尽有。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城中村的情景,当时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味道,漫天的臭豆腐,韭菜盒子的味道,夹杂着发廊小姐身上被汗水淋透的脂粉气,令人不舒服。但我必须告诉自己要适应和习惯这里的生活,因为自己应该要在这里生活很久一段时间。
还记得房主大叔重重地敲门催促我交房租,临走时还不忘提醒水电费。
还记得和伙计们随便买点凉菜,烧烤在夜市一坐就是一夜,把夜宵吃成早点。看着经过的女孩嘴里无耻地品头论足。
还记得08年大地震,整个村子都在摇摆,自己住的房子裂开了好大一条缝,我又愁着该往哪里搬家。
还记得在街边书摊随便翻着大黄掉页的旧杂志,做着自己文学家的梦………
如今,时过境迁,在政府的强力整改下,很多城中村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合理的高楼和美丽的绿化,但这些太多太多关于城中村的记忆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
但,不管你怎么定位这个城中村,而它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它是真实的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它记录着租住户的不同途径的创业艰难,也承载着不同人生的不同活法;它孕育着不同人生的不同梦想,也混杂着时代的芜杂气息。城中村在慢慢地消失,但城中村留给我的记忆,却永远是那么原生态,那么复杂而又真实。如同年做错的一件事,尽管是那么不光彩,可总让人留恋。(洪庆邮局 吴振)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