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之恋

荷之恋

2016-08-31 10:10:13    1296次点击               发布者:李铂岩       字体:【

分享到:

七月荷花香。前段时间又去了兴平十里荷塘。满眼的碧绿和那点缀在其中的粉红、乳白、嫩黄,在清晨朦胧的秦岭山映衬下,真如同一首田园诗,一幅水墨画。此番此景,令我难忘。

我是一个随时令而动的人。春天万物复苏,我喜欢出门揽翠;秋天绚丽多姿,我喜欢登高远望;冬天雪花漫天,我喜欢踏雪寻梅。而在这美好的夏天,在风静、云歇、恬淡的清晨,我从不会放过赏荷这样的乐事。

1472612370-2.jpg

最早体会到荷花之美,以及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觉,是源于读到的古诗词。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一支独秀。而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则莫过于宋人周敦颐。周敦颐的《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并在“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世风之下,说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优美的诗词,唯美了我的心,并让我爱上了荷。
 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把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追寻朱自清笔下荷的意境,我出差顺便去了趟北京的清华园。但遗憾的是,站在如今的荷塘旁,却找不着当年《荷塘月色》传递给我的美。也许我去的不是时候,眼前的荷塘是枯黄干涩,既没有田田的叶子,也没有袅娜的花朵。说真的,它比起我熟悉的“兴平万亩荷塘,比起“清水芙蓉碧连天”的美景相差甚远。
近年来,每逢夏天,兴平的十里荷花便会如约盛开,引来无数游客的驻足。兴平的荷花节早已在方圆百里内名声赫赫,是周边八乡人眼里的一处绝好风光。
面对一望无际的荷塘,面对一望无际的荷叶,面对一朵朵出水芙蓉,我沉浸于荷的静美、荷的浪漫、荷的圣洁之中,感受着心灵的召唤。我喜欢荷花撑一把碧伞,从水中袅袅升起的样子,就像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我喜欢荷花在似水的流年中,轻倚一袭心湖的斑斓,在纯净的音乐里,倾听心灵的纤尘不染。
在我的作品中,写入笔端的植物不多,唯有荷花却常常出现在我的诗文里。我之所以喜爱荷花,一是因为它姿态的优雅与古典,颜色的淡雅与清新,常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它亭亭玉立,卓尔不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高风亮节的君子人格。三是因为荷花唤醒了我心中的诗意。在荷花面前,我感觉自己诗思澎湃,心灵像春水一样丰盈、润泽。那些未曾倾诉的话语,舒展在荷叶上;那些未曾表达的诗行,流动在花蕊间,释放着淡淡的清香。
我沿着荷塘行走,突然发现,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在赏荷。奇怪的是,丈夫一直紧紧拉着妻子的手,妻子鼻梁上架着一副茶色的大眼镜。当妻子脚步略有不稳,丈夫的眼神里马上闪过一丝关切和紧张。也许是清晨赏荷的心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走进他们,向他们问好。攀谈之后,才知道,夫妻俩在退休之前都是教师,丈夫教语文,喜欢写作,每当站在荷塘边,就会文思泉涌;妻子教美术,主要画水墨画,画得最多的就是荷花。26年前,妻子得了白内障,眼睛几近失明,之后就不能再授课了,而且去哪里,丈夫都会陪在她身边。为了照顾好妻子,丈夫提前退休了。他兴奋地告诉我:“你阿姨喜欢荷花,眼睛好的时候还喜欢画荷,画的可好了,我把她画的荷花都裱起来了” 。“谢谢你,他爸。你最懂我!” 妻子紧紧握住丈夫的手,腼腆地低下头……
两位老人十指紧扣的那一幕铭刻在我的心间,那份温婉无语的眷恋,那份悠远、深情与安恬,都写在他们的眉间眼梢。懂得,是一种欣赏,一种默契,一种幸福;一份懂得,虽不是在最美的年华,却如此的温暖着心灵,润泽着生命;轻握一份懂得的日子,便会有花,有蝶,有雨,有阳光。
种菏花的老农告诉我:粉红色的荷花是观赏用的,长藕的荷花大多是白色的。白色的荷花,不追求眼前的灿烂,而是默默地在地下孕育。我想,那一朵朵白色的荷花,多像是他俩的爱情,那是经过岁月打磨去除掉所有烟火气的真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池彦文 中船重工第十二研究所)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上帝关照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