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养俊
四月的一个上午,我们乘飞机到了南京禄口,然后换乘汽车向宜兴出发。
南方的天空很高,蓝色的天幕上白云在悠悠地游动;空气纯净、新鲜、湿润,似乎还有一丝甜甜的味道。离开喧嚣的城市,徜徉在这片春天的阳光里,望着车窗外翠绿的杨树、飞扬的柳絮、泛金的油菜花、凌空飞过的鸟儿,烦躁的心情顿时平静得像没有波纹的湖面。
宜兴,位于江苏南端的太湖西岸,在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这是一处人间圣境,以紫砂壶、阳羡茶和竹海吸引着无数游人自远方而来。
宜兴的大街小巷,包括小镇上的马路边都有卖紫砂壶的,其品种、形状、质地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宜兴有得天独厚的矿物质五色陶土,加之文脉上的悠久传承,就造就了空灵而又笃定的紫砂壶艺术。所谓“一壶乾坤”,说的就是紫砂壶包罗万象和无穷的韵味。
上帝给了宜兴一把好茶壶,并没有忘记给这把好壶里加一把好茶叶。这好茶叶即是江南最有名的阳羡茶,与碧螺春、龙井茶齐名。据说唐代时阳羡茶就是贡茶,加之宜兴还有水质上佳的金沙泉水,每年进献阳羡贡茶时,还用银瓶装上金沙泉水,一并送到京城长安。唐时茶圣陆羽寓居宜兴时,对阳羡茶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并在自己所著的《茶经》中进行了详细记录。有诗这样写道:“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足以说明当时阳羡茶地位的尊贵。苏东坡也曾留下“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的诗句,更使人们对阳羡茶无限向往。
我们到宜兴的时候正是采茶的时节,热情的宜兴朋友用最好的阳羡茶招待我们。阳羡茶纤细挺秀、色翠显毫、汤色明澈、秀气清雅、叶底细匀、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放在透明玻璃杯中,其形状颜色让你爱不释手。遗憾的是,我对壶艺、茶艺都是门外汉,一点儿基本知识也没有。可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用紫砂壶沏阳羡茶,享受室外美景和闲趣,这种环境,这种气氛,同样使我心旷神怡。
宜兴还有一大景观,那就是令人神往的竹海。当推开宜兴会议中心的窗户,遥望眼前这万亩竹林时,我们的心被彻底震撼了。满山遍野的竹子,一望无际的竹林,溪旁、河边、山坳里、山坡上,一根接一根,一片连一片,密密地组成了竹的世界,远远望去,绿色竹浪随风而动,像是绿色的海洋。
竹海固然让我们震撼,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北方人很少见到的竹笋。晚饭后,太阳还枕在山梁上,宜兴的朋友带我们走进了竹林,指着那些个探头探脑的竹笋对我们说,我们刚才吃的竹笋就是用它们做的。竹子一出生就决定了它的围径,笋是多粗,成竹就是多粗。竹子一出生也决定了它的节数,笋若是60节,六七丈高的成竹也是60节。竹子出土后见风就长,常常以一天一夜三五丈的速度向上飞长,可是一旦长到一定高度就不会再长了,以后许多年就是增加竹质的刚性和韧性。
正是竹子的清幽和它的刚性、韧性,所以中国古人常用竹子来象征气节。于是,就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这些名句。许多文人志士、诗人画家吟咏描绘竹子,也在“竹”上寄托人格操守、生活情趣。
夜里,有箫声自远处悠悠而来,睡意顿时全无,我忽然想起了人们传说的范蠡和西施。范蠡和西施助越灭吴后,毅然放弃灯红酒绿、功名利禄,西渡太湖,辗转至宜兴过上了隐居生活。范蠡温文尔雅,是治国良臣、中华商圣,西施天生丽质、风华绝代。他们千年一叹的爱情故事感天动地、代不绝书,现在依然被宜兴人收藏在金塘山的无极洞(慕蠡洞)里,让他们永远活在地老天荒的传说里,活在世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里。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