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养俊
秋天的早晨,我们站在紫阳山坡的茶园里。夜雨洗过的天空蔚蓝且高远,云团银白,树叶浓密翠绿,四野很静,微风吹过,带着青草的芳香……
我曾两次到紫阳,真正欣赏紫阳山水,领略茶乡风韵却是这一次。上世纪70年代刚参加工作,单位组织我们在西安北郊草滩农场集训。那一年,全国人民都在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国际歌》和《长征组歌》,并且开展唱歌比赛。教我们唱歌的老师因事未到,一位叫茶花的女学员说她可以教唱,集训队长让她唱首歌试试,这一试茶花就成了我们的领唱。茶花个子不高,小嘴巴,高鼻梁,大眼睛,扎一对好看的羊角辫,一张瓜子脸上挂着笑,只是穿的蓝底缀小白花的衣服有些土气,还有她浓重的乡音,几个城里长大的女学员背地里都叫她“碎蛮子”。
一天,在渭河边拉石头,我和茶花分在一个组,才知道她是紫阳人。她说紫阳有美丽的汉江,好喝的茶,动听的山歌。那个时候,我还未进过秦岭,更不知巴山是何模样,但是我猜想紫阳一定山清水秀,茶花的歌声一定与紫阳的山水有关系,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因为茶花与在这里集训的许多姑娘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听西安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讲诗歌创作。诗人是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紫阳工作。离开西安时,他满腹疑虑,当乘船沿汉江到达紫阳时,他一下被这座美丽的山城迷住了。那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城的山水、灯光永远定格在他的记忆中。清澈的汉江、碧绿的茶园、动听的山歌、淳朴的民风、聪明勤劳的人民、清秀可人的紫阳姑娘……这一切不但改变了他对陕南山区的认识,而且改变了他的职业,他放下听诊器,拿起了笔,把这里的山水、人物、风情和对这里的感情凝注在笔端,写进了诗歌里,于是诗人才如泉涌,诗情万丈,渐渐把自己也变成了紫阳人。诗人说,紫阳山好水好茶好人更好,没有紫阳就没有他的变化,没有汉水茶山和民歌就没有他的诗歌。那时候,我刚开始学习文学创作,总幻想有去紫阳的机会,也沾点儿灵气。
后来,我到一家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有了到紫阳的机会。因为时值隆冬又有采访任务,既没看到茶园,也没有听到山歌,但是从那次开始,我知道西汉时期紫阳出现茶叶贸易,唐朝时紫阳茶被列为贡品,大自然赋予紫阳山水以灵气,紫阳人传承了紫阳茶的兴盛和发展,也传承了紫阳茶文化的发展。也是这次,我在紫阳山上、路边、村口的小摊上,在县城的商店、茶馆里见到了紫阳茶和热情的紫阳人。
这次,我们是参加紫阳盘龙茶文化研讨会,去的是红椿镇茶园。由于前夜一场暴雨致使去红椿镇的道路中断,大家在紫阳茶叶研究专家陈作良和盘龙制茶公司总经理孙洪军的引导下,参观了紫阳县茶叶研究所和研究所的实验茶园。
陈作良原籍安徽绩溪,大学毕业分配到紫阳县工作后就没离开过这个山区小县,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在茶叶研究上,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陕南山区的建设和发展,他不仅研制了高质量的茶叶,写下了茶叶研究巨著,而且把茶叶搬上了饭桌,成了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老人已经70多岁了,身板依然挺得很直,笑声依旧爽朗,同行的作家孔明先生20年前曾采访过他,一见面就拉着老人的手,告诉我们说,这位老先生是“熊猫”。
孙洪军生于种茶世家,从小随祖父、父亲在茶园里劳作,他爱家乡爱茶叶,立志发展紫阳茶,2007年他离开了红椿镇财政所,辞去了所长职务,成立了制茶公司,并把自己在广东工作的妹妹孙洪清叫回紫阳一起发展茶叶事业。孙洪清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在广东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了建设家乡,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优越的环境,和哥哥并肩开始创业。功夫不负有心人,8年奋斗终于闯出了路子,建下了基业,形成了发展规模。
不管是研究茶的陈作良,还是制茶的孙洪军兄妹,他们说起紫阳茶都充满着自豪,谈及紫阳茶的发展他们都充满着信心和决心,从他们明亮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紫阳美好的明天和希望,一直被他们的情绪和精神感动着。
中午,我们在紫阳城外一家酒店里就餐,喝着紫阳茶,吃着茶叶菜,茶叶饼、茶叶饺子、茶叶小馒头,谈论着紫阳茶,说到高兴处,有人竟唱了起来……
不知谁问一位端盘子的姑娘能否唱采茶歌。
姑娘腼腆地一笑,说:“会一点儿。”
于是有人附和道:“那就唱一段,让我们听听。”
姑娘说:“你们等一下,我叫他们去。”
姑娘转身出了餐厅,顷刻间领进四女一男五个服务员来,他们站成一列,很整齐地向我们鞠了一躬,就放声唱了起来,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们连唱三首才停了下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郎在对门唱山歌”我没见过采茶姑娘在茶山上唱山歌,猜想采茶姑娘唱歌时就是服务员姑娘这样子。于是问其中一个:“你们采过茶吗?”
他们几乎同时回答说:“我们从小就采茶呀!”
不知为什么,我眼前忽然浮现出茶花,那个穿着蓝底缀小白花的紫阳姑娘,还有那个在紫阳工作过的诗人,陈作良和孙洪军兄妹,还有许许多多的紫阳人,是他们和他们的父辈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把紫阳建设得这样秀丽,把紫阳茶种植得这样令人喜爱。山、水、茶、歌、诗还有情,原来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的。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