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所以是一部承载着思考的文学文本。作者的文化散文观是:文化散文不应当是教堂礼拜神甫时吟吟哦哦的赞美诗,也不应该是抒发闺怨春愁、小忧小乐的消闲碎语。它应当是远古的涛声,历史的足音,时代的风景,思想燃烧的晶体,它应当是人类“历时态”和“共时态”存在的艺术呈现,从而带着人文关注的融融的暖意,这决定了本书的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取向上,倾情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探微,努力于“中国精神”的传递。二是在叙事的架构上,注重“线”与“块”的结合,具有时空纵横的自由挥洒。三是在语境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文气”美学观,偏于豪放但不废婉约。四是打着浓郁的主体认知烙印。
本书24.6万字,共分五辑:
第一辑“老土”:收集了一批怀念亲人和朋友的亲情散文,过这些承载着粘稠得化不开的浓浓亲情,不难触摸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码和亲情文化在我们这个民族意识中的重要地位。那些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的追忆,那些兄弟之间风雨征程上的彼此牵系,那些父母之前永远保持着的情感密语,读来缠绵悱恻,余味悠长。
第二辑“留下真情从头说”,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艺术地揭示了人类友情、爱情的密语。主要收集了作者追述历史和现实友情、爱情的散文,那些古代才子佳人之间的缱绻依偎和情感波澜,成为我们今天对人的友情、爱情审美经验的一种观照。正如作者在《蓬舟吹去三山去》中所说:“爱是烈焰,需要不断地加薪添火,才能炽热如初。爱是春苗,需要不断地壅土溉泉,才能枝叶繁茂。”
第三辑“日暮乡关”,收集了作者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乡情、乡思和乡愁的思考作品,这些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贯注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文情怀,作者从中国的变迁中感受中国铿锵的步伐,从乡村文化流逝中咀嚼“乡愁”的凝重,乡思的漫漫,乡情的浓郁。字里行间流淌着“我在我思”的思想波流。
第四辑“历史的天空”,作者以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为铺垫,深情地追寻中国文明的源头,满腔热情地关注一个个光耀史册的历史人物,热情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品格。
第五辑“禅月诗心”,作者站在中国哲学的制高点,去俯瞰中国历史文化长河,对充盈于艺术史上的水意象、月意象、梅兰竹菊意象等美学范畴,结合时代氛围,给予了新的审美解读,形成了个性的审美观。
这篇文章好看吗?
是 否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