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煤矿降本增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主题
首页 > 企业 > 论文

老区煤矿降本增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主题

2016-04-11 15:56:52  ·   1541次点击

胡同计

蒲白矿业公司朱家河煤矿是1999年建成投产的省“八五”重点工程,其建设和发展期经历过煤炭市场的跌宕起伏,在陕西关中煤矿中具有典型性。针对当前煤炭行业形势提出“降本增效”的理念,研究煤矿生产经营成本管理中控制成本的主要做法和具体措施,作为集团公司成本管理的试点企业,朱家河煤矿的做法可以提供借鉴。
受宏观经济以及国家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治污降霾等影响,煤炭企业进入了一个“大洗牌”调整期,尤其对陕西关中地区的煤炭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创效益,就要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陕西关中老区煤炭企业由于连年持续开采,运距长、用工多、耗电耗材高、安全投入大等诸多因素,使生产直接成本越来越高,要在当前形势下生存,只有在经营管理上求新、减负,生产过程中提质、降本,才可能有出路。因此,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要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执行目标管理原则和全面控制原则,在煤炭生产经营的系统性工程中,每个环节、每位员工都是成本主体,只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科学设计、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缺乏市场竞争观念,企业的成本管理尚未与严峻的市场环境相适应,使得本应实现的利润被成本挤占。其次体现出成本管理的激励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缺乏全员性。大部分企业激励制度侧重于生产与经营,对成本管控的奖惩制度不完善,未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成本节约意识。第三必然导致成本管理方法落后,关中老区的不少煤矿只注重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管理办法,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严肃性。而成本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而且对煤质、市场需求、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缺乏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和事前预测决策,成本与技术脱节,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配置未能达到最优,当然就谈不上对市场信息的科学预测分析。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效率较低,这个问题在陕西关中老区矿井普遍存在,再加上地质赋存条件差、运输系统复杂等“先天不足”,冗员问题直接导致了人工成本高,而效益、效率低下。关中老区煤矿员工薪酬在企业成本中普遍占比已达50%以上,控制工资成本就成了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朱家河煤矿对机关、地面单位减员分流,对一线、辅助、地面工资分配按照2:1.5:1进行分配,促员工向一线流动。同时实行走岗、并岗,使零散工种逐步实现一岗多能,人岗相宜。对工时利用率低等现象加以整顿,应用考勤软件实现管理信息化。单项工程实行定额总承包,最大限度减少用工及工资。
成本可以“挤”,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朱家河煤矿对各级人员以会代培,在员工中树立起成本管理的观念,同时对成本指标实施层层分解控制,通过完善矿、科室、区队、班组四级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形成压力逐级传递,目标成本控制指标与工资挂钩,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对生产成本定期分析,投入产出月清月结,事前、事中、事后都要经过成本分析—监控—总结的流程,随时分析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矿井通过强化生产技术管理,深挖系统优化潜力。生产系统优化,以生产集中、系统简单、设备设施简洁为核心,合理部署采掘,不断提高矿井单产单进水平和生产效率。首先在系统设计、采场设计、采掘接替上实行高效优化方案。第二改善生产系统,简化运输环节,降低机电设备台数。第三,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第四,优化采场设计,尽可能使用可多次复用的支护材料,减少一次性支护材料投入。狠抓机电管理,减少机电消耗。朱家河煤矿对全矿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建立设备台账,尽量减少设备配件的外购。同时补充完善“修旧利废”激励机制,各类材料消耗形成材料工资“一绳捆”,实施职责明确、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按照维修费用总额的10%予以奖励,最大限度做好内部修理,减少外修费用。
大家都知道,煤炭效益关键在价格,而质量决定价格。朱家河煤矿在开采、运输、提升和筛选等生产过程全程确保煤质,从现场抓起,严控灰分、水分,合理配采,以最小成本提高煤质,保证效益最大化。我们认为,降本增效不是煤炭企业应对当前市场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煤炭企业要实现利润,必须抓住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精抓细管,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为蒲白矿业公司朱家河煤矿矿长)

下一篇
论企业管理者媒体素养培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