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窑洞“变了”
首页 > 文学 > 散文

陕北的窑洞“变了”

2019-08-01 18:40:25  ·   15次点击

      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曾经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是在窑洞里生活着,父亲的窑洞留给儿子,儿子的窑洞留给孙子,就这样生生不息,经历了千百年。窑洞就是陕北人的全部,因为有了窑洞就就有一个完整的家,就能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
      在陕北,窑洞的建造似乎也并不难,请一位风水先生,找一处“风水”好的大山,划开一块地,在垂直方向斩下大约七八米高的土面,在土面上向山的内部挖一个高约一丈,深约三四丈的洞,在靠洞底一米左右的地方,穿一个直径约半米的烟囱。将洞壁平整的光滑,请个“泥水匠”,给洞壁刮上一层较为细腻的泥皮,再安装上门和窗,最后找一些比较薄的石板压在窑沿上,就成了陕北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窑洞了。手头稍有富裕的人,会用红沙石或青沙石在窑洞口结上两到三米,变成“结口子”石窑洞了,这样的窑洞一度代表着陕北人世世代代的居住的房屋特点,而且住着人的窑洞可以保持原状上百年。
      前些年,原本是终年干旱,靠天吃饭的陕北,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多雨年,无论是后来修的通体石窑洞还是结口窑洞,或多或少都渗过了水,窑洞壁上不断有泥皮掉落,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山体滑坡,直接给老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各级政府在得到具体的情况下,大力实施房屋改造政策,按每人三十平米的标准,按人口每人补助三万元,大面积地建造了更安全更美观的钢筋混凝土的平房。据同村的杨大叔讲,每户人家建新房子的费用,政府可以补贴五分之四以上,自家大概就是出个工匠钱,他说:“现在的国家政策就是好,不断推出的政策都戳中了咱们老百姓的心,是真正的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政府是给咱们真正的办了实事,老了老了也赶上了好时代”。
       在政府的帮助下,陕北农村的人都住进了平板房,交通不好的村子也都被集体搬迁到移民安置点,家里都装置了液晶电视、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化家具。窑洞里曾经那些“三十六条腿”和“三转一响”的古董货都被积压进了角落,这些现代化家具国家也实施了“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为的就是让所有老百姓都过上现代化的日子。现在你无论走到那个村子,都能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气息。陕北人曾经像老牛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闲”的日子多了起来。倘若有时间了,就会关注国家大事和一些政策了,在陕北的农村,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几条国家最新的政策和方针来。
      从窑洞到人均三十平米的平板房,是在国家政策下,陕北人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现代化的一点映射。如今的窑洞变成了新时期的文化遗产,延安等地更是不断地将窑洞改变成了旅游产业,窑洞自生冬暖夏凉的功效,正在不断地受到外来游客的青睐。在新时期新背景下,陕北人从窑洞迁徙至平板房里,并幸福地生活着,他们会在黄土高原上继续繁衍生息。(陕钢汉钢      薛生旭)
下一篇
你说,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