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
首页 > 文学 > 散文

家乡的路

2019-07-11 11:17:39  ·   18次点击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生活中,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路才是我一生追寻的梦。
    小时候,门前的小路是弯曲不平的,穿上妈妈做的“千层底”,别提有多高兴了,约了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不一会儿,裤子和鞋子就全被尘土所笼罩,就如残兵败将一般,灰头土脸的出现在母亲面前。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会拿把扫帚,边拍我身上的土,边说道:“这小短工,爬山去啦,弄一身土!”看着被我弄脏的鞋子,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记得有一次在上课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放学后有的同学淋着雨跑回去了,我走出教室,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那是爸爸,爸爸穿着雨衣来接我了!回家的路上,爸爸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至今仍无法忘怀趴在父亲的背上,感觉是那么温暖,那么踏实。
    九十年代“要致富,先修路”标语随处可见,村里也开始修整各条主干道,要求每户出人力从山沟里搬运石块,用做铺路的原材料。那时候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每人拿个编织袋,到沟底装上石头,一点一点扛上来,越往上走,感觉石头是越重,手和肩膀磨得生疼,不得已,放到地上抱着它休息一会,扛起来继续往上爬,到最后生拉硬拽将其运到目的地,手也破了,累的都没有力气走回家。通往村外的大路铺好了,村里的各个小巷还是以前的土路,下雨天仍旧是泥泞不堪。每次回家,走到村口总需要父亲拿上雨鞋接我,上学离家的时候,父母又将我送到村口,换上干净的鞋子,才肯离去。
    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逐步迈进,家乡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乡村。门前的小路一改往日的旧貌,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站在门口,一眼就可以看到巷子的尽头,路的两旁栽上了绿植和花草,家家户户白墙红瓦,整齐划一,门前都有小花园坐落,专业保洁定期清扫道路,将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垃圾不落地,家乡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美丽乡村尽收眼底,我们的生活幸福感也是满满的。
    如此美好的一切,怎能不使我这在外的游子魂牵梦绕呢!而这些美好终将归功于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习近平主席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听到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意识到有习主席这样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我们是何其有幸!今后我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乘风破浪,用初心和内在驱动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陕钢龙钢公司炼钢厂  赵雪萍)
 
下一篇
陕钢汉钢:对自己的企业有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