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望春楼
2019-07-06 16:57:53 · 13次点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家乡柳枝村有一座西北民宅第一高楼,名字叫“望春楼”。但却“养在深闺无人识”,写出来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家直线距离望春楼不到200米,可以说是在望春楼下长大的。它巍峨高耸的身影是村庄的最高建筑。乡民每每抬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冥冥之中它就像一个守护神,荫护着家乡人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望春楼也叫看家楼,建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公元1516年),距今已500余年。楼高20余米,上下5层,最上一层是三开间。当中门匾上刻着“望春楼”三个字,这是孙氏家族为赏春祭天,看家护院所建。楼下是孙氏家族五个独立庭院和一部客房院,建筑工整,结构巧妙,都是四合院。由此可见孙氏家族当年的经济实力和显赫地位。
望春楼高千百尺
巧夺天工技艺高
不枉西北第一楼
孙族自古非等闲
它古朴典雅的身影蕴含着建筑、风水、美学的多种意境。它虽距今已500多年,可它的砖与砖之间严丝合缝,连一根针都插不进去。听老一辈人讲,那是用糯米和石灰为浆而砌成的。放在如今建造这座高楼都不敢说很容易,更不用说放在古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力,难度可想而知。让人不禁感慨祖先建筑技艺的精湛高超。
站在望春楼下,思绪万千。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四合院前的窄巷子做游戏。蒙着眼睛,玩瞎子摸跛子的游戏,还是当年的古巷,老宅,不变的场景, 童年时嬉戏玩闹的笑声好像还在古巷回声阵阵。童年的伙伴己长大成人,而望春楼依然容颜未改。斑驳的墙壁可曾留下岁月的记忆。那鹿鹤同春的照壁仿佛就是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依然笼罩在岁月的光环之中。那拴马桩,石狮无不蕴含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那种“秦砖汉瓦明时月”的怀古意境,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已。
踏着木质的楼梯拾阶而上,幽暗的光线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层都有一个圆形的窗户可供瞭望。透过窗棂,密密麻麻的房子星罗棋布,阡陌交通。田野,高山,绿树历历在目。用不了几分钟就登了顶层,真有一种“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极目远眺,黄河犹如一条白带曲折连绵,村庄,屋舍鳞次栉比,工厂、高楼尽收眼底。远处党家村的文昌阁塔清晰可辨,公路上小车如甲壳虫在蠕动,行人如一个个小黑点。西边连绵起伏的山连着山,望不到尽头。天空成群的鸽子在盘旋,楼顶成了鸽子的家,它们在此生儿育女,休养生息,守护着望春楼岁岁平安。我在一瞬间有如醍醐灌顶,感慨人生如梦,人如蝼蚁,忙碌一生,名利,地位万事皆空。站在高处,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走在家乡唯美沧桑的巷道中,你会看到古老与现代的交相辉映。有青砖铺就的古巷道,也有新修的水泥巷道,花坛,路灯…一幅新时代的乡村风景。富丽堂皇的小楼一家挨着一家,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古朴中露出一点岁月的沧桑。照壁、牌楼随处可见。门楣上的题字“耕读第,谦受益”等是农耕文化的传承,蕴含着祖先对后辈的谆谆期望。幽幽古巷,幽深古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民风淳朴而英才辈出。它被称为韩城人才的金腰带,也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游柳枝,悠悠古巷,巍巍高楼。
古镇村庄房宇现,仰慕仙临朦传。
巷道仟佰,庭棋星院,锦绣飞檐漫。
五百年望春楼,梦中憧憬,欲语还休。
俯瞰风光满神州,民居瑰宝显风流。
望春楼别样的景致,尽在此言中。神来之笔,又给它蒙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五百年,历史只是弹指一挥间,人世间却要经受多少春秋岁月和风雨凋零。漫长的时光里会发生多少事,饥荒、瘟疫、地震、战争,这些它都曾坚强面对,并且幸运地一路走过。今天孙氏族孙已经不再恪守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已逐渐归于历史。但那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被代代传承,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望春楼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傍晚,夕阳西下,暮色四合,西边的山峦抹上一层壮丽的桔红色,望春楼巍峨的身影若隐若现。随着乡民们劳作一天慢慢进入梦乡,望春楼也渐渐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五百年来,它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见证着历史的潮起潮落。五百年的沧海桑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祖辈的希望传承,是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少陈年往事都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望春楼静静地矗立成不老的传奇,有时它更像一位老者,娓娓地向人们诉说那一段段过去的历史……(陕钢龙钢公司 孙晨辉)
我家直线距离望春楼不到200米,可以说是在望春楼下长大的。它巍峨高耸的身影是村庄的最高建筑。乡民每每抬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冥冥之中它就像一个守护神,荫护着家乡人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望春楼也叫看家楼,建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公元1516年),距今已500余年。楼高20余米,上下5层,最上一层是三开间。当中门匾上刻着“望春楼”三个字,这是孙氏家族为赏春祭天,看家护院所建。楼下是孙氏家族五个独立庭院和一部客房院,建筑工整,结构巧妙,都是四合院。由此可见孙氏家族当年的经济实力和显赫地位。
望春楼高千百尺
巧夺天工技艺高
不枉西北第一楼
孙族自古非等闲
它古朴典雅的身影蕴含着建筑、风水、美学的多种意境。它虽距今已500多年,可它的砖与砖之间严丝合缝,连一根针都插不进去。听老一辈人讲,那是用糯米和石灰为浆而砌成的。放在如今建造这座高楼都不敢说很容易,更不用说放在古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力,难度可想而知。让人不禁感慨祖先建筑技艺的精湛高超。
站在望春楼下,思绪万千。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四合院前的窄巷子做游戏。蒙着眼睛,玩瞎子摸跛子的游戏,还是当年的古巷,老宅,不变的场景, 童年时嬉戏玩闹的笑声好像还在古巷回声阵阵。童年的伙伴己长大成人,而望春楼依然容颜未改。斑驳的墙壁可曾留下岁月的记忆。那鹿鹤同春的照壁仿佛就是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依然笼罩在岁月的光环之中。那拴马桩,石狮无不蕴含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那种“秦砖汉瓦明时月”的怀古意境,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已。
踏着木质的楼梯拾阶而上,幽暗的光线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层都有一个圆形的窗户可供瞭望。透过窗棂,密密麻麻的房子星罗棋布,阡陌交通。田野,高山,绿树历历在目。用不了几分钟就登了顶层,真有一种“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极目远眺,黄河犹如一条白带曲折连绵,村庄,屋舍鳞次栉比,工厂、高楼尽收眼底。远处党家村的文昌阁塔清晰可辨,公路上小车如甲壳虫在蠕动,行人如一个个小黑点。西边连绵起伏的山连着山,望不到尽头。天空成群的鸽子在盘旋,楼顶成了鸽子的家,它们在此生儿育女,休养生息,守护着望春楼岁岁平安。我在一瞬间有如醍醐灌顶,感慨人生如梦,人如蝼蚁,忙碌一生,名利,地位万事皆空。站在高处,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走在家乡唯美沧桑的巷道中,你会看到古老与现代的交相辉映。有青砖铺就的古巷道,也有新修的水泥巷道,花坛,路灯…一幅新时代的乡村风景。富丽堂皇的小楼一家挨着一家,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古朴中露出一点岁月的沧桑。照壁、牌楼随处可见。门楣上的题字“耕读第,谦受益”等是农耕文化的传承,蕴含着祖先对后辈的谆谆期望。幽幽古巷,幽深古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民风淳朴而英才辈出。它被称为韩城人才的金腰带,也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游柳枝,悠悠古巷,巍巍高楼。
古镇村庄房宇现,仰慕仙临朦传。
巷道仟佰,庭棋星院,锦绣飞檐漫。
五百年望春楼,梦中憧憬,欲语还休。
俯瞰风光满神州,民居瑰宝显风流。
望春楼别样的景致,尽在此言中。神来之笔,又给它蒙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五百年,历史只是弹指一挥间,人世间却要经受多少春秋岁月和风雨凋零。漫长的时光里会发生多少事,饥荒、瘟疫、地震、战争,这些它都曾坚强面对,并且幸运地一路走过。今天孙氏族孙已经不再恪守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已逐渐归于历史。但那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被代代传承,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望春楼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傍晚,夕阳西下,暮色四合,西边的山峦抹上一层壮丽的桔红色,望春楼巍峨的身影若隐若现。随着乡民们劳作一天慢慢进入梦乡,望春楼也渐渐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五百年来,它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见证着历史的潮起潮落。五百年的沧海桑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祖辈的希望传承,是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少陈年往事都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望春楼静静地矗立成不老的传奇,有时它更像一位老者,娓娓地向人们诉说那一段段过去的历史……(陕钢龙钢公司 孙晨辉)
上一篇
下一篇
图片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