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吃饺子的传说
2014-12-22 16:06:13 · 50次点击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日,天气从此进入“数九寒天”。为什么叫“数九”呢?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连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因为“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北方的《数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从道理上讲,冬至日是“阴极之日”,昼至短,夜至长,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实际上只是寒冷的开始。谚语说:“冷在三九”。有的地方有“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之说。为什么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却在“阳生”之后的“三九”天呢?这是因为地球吸收太阳的热量并贮存起来,昼存夜放,冬至前地球放热量小于吸热量,略有积存。冬至日起,地球吸收太阳的热量虽因昼日长而有所增长,放散的热量却因夜仍长于昼而“入不敷出”,到了三九、四九,地球出现了严重的“亏热”现象,所以比冬至日还要冷,成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刻。
冬至日要吃饺子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中国大地冬至日的食俗南北不同。其中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日人们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的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的,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日的饺子,一个冬天都能不冻人。
中国铁建人四海为家,我们关切地问一声:“今日冬至,您吃饺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