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文说孙犁
首页 > 文学 > 散文

方英文说孙犁

2012-10-31 10:57:34  ·   43次点击

                                □文彦群

陕西文学名家方英文先生说:孙犁的品格是“不与廊庙合作”,但也不过于反对;学他,最好抄录他的文章五十篇。方先生这两句话,来自最近他对我新浪博客里关于孙犁文字的网上评语,前句是对孙犁品格的评价,后句则是说学习孙犁的方法。
    方作家对孙犁品格的评价,所言不虚。大凡熟悉孙犁的人,应该都知道,孙犁一生,远离官场,无意政治,热爱读书,志在文学。远在中学时代,孙犁就为自己确立的职业梦想和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像鲁迅那样的作家,以文学为毕生之志业。乃至晚年,更是淡泊名利,无竞无争,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话说,就是“惟对于书,不能忘情。”
    1938年参加革命,在当代文坛上,孙犁可谓资历老矣,与他一同从延安走过来的那些同辈作家,人数不少,他们大都“高官厚禄”,唯独孙犁“裙钗布衣”,以津报副刊科副科长的职务,终老此身。孙犁晚年坦言,自己一生也曾有过几次可以当官的机会,但他都无意于此。对于权力名利,孙犁一向敬而远之。据说,天津市文联和作协,都给孙犁留有位置,但他哪儿也不愿去,一直呆在津报,前后经历了十几任总编。至于津市作协主席一职,孙犁曾对老友鲁藜如是说:我是干不了这个的。报社同事李夫,和孙犁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书法名家王学仲曾为他撰写过一联:“杨震辞金甘抱朴,孙犁著作懒为官”,并旁白道:“李夫同志结孟邻有作家孙犁者,予深慕其为人。盖迩年,文艺家不事著作角逐选场,以博一文艺头衔,争官风气日炽。因撰为斯联以颂贤者,然而弥文日盛,非吾之力所可丕变颓风也。”作家莫言也曾说过:“中国只有一个孙犁。他既是位大儒,又是一位大隐。按照孙犁的革命资历,他如果稍能入世一点,早就是个大文官了;不,他后半生偏偏远离官场,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方先生所言学习孙犁之法,亦确实简捷高妙,可谓一条终南捷径--假如写作上真有所谓‘终南捷径’的话。此法孙老自己也曾经用过,国人有句俗话说的好: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
    1936年,孙犁在保定同口镇小学教书。那个时期,他特别痴迷鲁迅的著作,“小镇危楼,夜晚校内寂无一人。荧荧灯光之下:一板  床,床下一柳条箱。余据一破桌,摊书苦读,每至深夜,精神振奋,若有可为。”孙犁常把鲁迅文章中的名言警句抄录下来,贴在室内墙壁上,教课之余,就站在这些纸条前默念,直至背诵过后再换上新的。“文革”期间,藏书被造反派全部抄走,老伴病世,孙犁孤身一人,独居一室,无书可读,百无聊赖,就从邻居的孩子处,借来两册大学语文教材,内有历代重要作品和作者介绍,每天坚持抄录一篇来诵读。孙犁特别推崇这种读书法,还曾把它郑重地介绍给青年作家铁凝。1980年3月16日,在给铁凝的信中,孙犁写道:“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
    古往今来,有不少大家名流,都非常喜欢抄写读书法。南宋学者洪迈,将《资治通鉴》抄写过三遍。苏东坡曾在抄完《汉书》后,自夸是贫儿暴富。鲁迅自小就喜欢抄书,毛泽东也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当今社会,经济挂帅,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浮躁,人们常感难以沉静下来,安坐于书桌前。这种抄读法,则不失为读书人的一剂良方,有助于守心宁神,专注于书,且有过目不忘之奇效。同时,在反复抄写的过程中,还可慢慢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艺术。
 

下一篇
读书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