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音教父”周发猛的追梦之路

“中国高音教父”周发猛的追梦之路

2011-09-27 09:54:18    182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分享到:


中国“高音教父”周发猛

周发猛(猛歌),一个锃亮的名字,一颗闪烁于中国当代歌唱舞台的璀璨之星。目前担任着联合国文化总署音乐家委员会执行主席、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声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民族声乐学会秘书长、《中国音乐报》副总编辑、中华儒商总会艺术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北京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声乐教授、北京未来国艺演出中心总策划和总导演。

然而,一个陕西安康农村的孩子,多年来,他在追逐音乐之路上经历了哪些坎坷和艰辛,是如何从峰峦叠嶂山路崎岖的秦巴山地、西部高原,迈进首都北京,走进了让许多歌者梦寐以求的军队最高文艺团体之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科教网(www.kjw.cc)带您走近周发猛,聆听“高音教父周发猛”讲述中国声乐追梦人的别样艺术人生路......

秦巴大山里走出个“吼娃子”曾经是长途车售票员

周发猛生于60年代,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在那个文化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周发猛对于音乐的接触是从墙上的小广播开始的。

“当时家里没有收音机、录音机,就听墙上贴着那个小广播。中午吃饭的时候,早晚广播的时候就跟着唱。那个时候人们都叫我吼娃子。”周发猛这样回忆的。

14岁那年他顶替了因工伤退休的父亲的工作,成了一名长途公共汽车售票员,长年奔波在秦岭南北的大巴山上,虽然有着一份不错的铁饭碗,但是热爱唱歌的孩子而言这个工作让他感觉离自己喜欢的事情越来越远。那个时候的周发猛只能对着窗外唱自己熟悉的山歌,但那份与生俱来对音乐的喜爱总是不经意间悄悄爬上他的心头。20出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外出,他听说兰州军区在西安招收文艺兵,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周发猛马上赶到西安。“当时他们的要求是只招西安市户口的,我当时硬是交了报名费要他们听我唱完一首歌”一心只想唱歌的周发猛对招考部门的人说只要让他唱两嗓子,就是听完了不要他也行。也就是凭着他的这“两嗓子”周发猛被破格招收了。

走进部队就意味着要扔下当年父亲留下的“铁饭碗”,而这个公交车售票员的工作机会也是姐弟四人放弃机会让给他的。工作丢了,没有了收入,家里一片反对之声。即便是这样,一心想要唱歌的周发猛还是决定踏上歌唱的道路。临行前,他面对父亲默默无语,只是深深的鞠了一躬,带着几分对家人的愧疚走出了家门。他发誓无论有多苦,都要坚持下去,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为学声乐北漂“吃盐水拌饭,为汽车装沙”

来到部队之后,周发猛有了更进一步深造的机会,部队支持他自费进京学习声乐。就这样周发猛带着30元津贴开始了北京之行。求学的日子是艰难的,那个时候他住煤房,吃的是盐水拌饭,为了挣钱维持生活,他给书店打工,到地铁卖报,在路边卖贺卡,为汽车装沙。在给部队的平安信中,他一直声称自己生活的很好。但是政委委托来京学习的女儿来校看望他时,眼前的一幕让前来看望他的大姐惊呆了:寒冬的屋子里没有生火,他在屋子里身上披着棉被,屋里子漏风,煤房里煤碳吹得满屋都是。周发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然而生活的困难并没有打退他的炽热之情。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名家眼里的姚展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