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确认高层人事变动
首页 > 资讯 > 财经

卫生部确认高层人事变动

2010-03-04 09:09:41  ·   57次点击

张茅


高强

张茅担任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另有任用。专家认为,此次变动将更有利于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医改进程中的合作

  【《财经网》专稿/记者 刘京京】在2月11日的卫生部干部大会上,卫生部高层人事变动终于得到确认。高强不再担任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另有任用;55岁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接任卫生部党组书记。
  有专家认为,此次变动,将更有利于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医改进程中的合作。

人事调整经慎重研究
  卫生部2月11日对外称,当天下午,卫生部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在会上宣读了上述决定。李建华在讲话中说,这次人事调整,是中央根据工作需要,经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后决定的。
  李建华在讲话中对高强在卫生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也对张茅进行了介绍。李建华表示,高强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前往卫生部工作,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强的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努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张茅则经历过多个岗位的锻炼,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开拓创新精神,对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卫生工作比较熟悉,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期间,分管卫生和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任国务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部级协调工作小组副组长。
  《财经》记者注意到,张茅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卫生部网站的“部领导”一栏中。
  此前也曾有消息称,65岁的高强在离开卫生部之后,将前往全国人大工作。

有利于两部委的合作
  高强出身于财政系统,历任河北省财政厅副处长、副厅长,财政部财政预算管理司副司长、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2001年7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在卫生部前后担任副部长、部长、党组书记期间,正逢中国的卫生领域事件频出,从“非典”到禽流感、医疗体制改革、卫生部机构改革、“毒奶粉”事件等重大事件。也因此,社会各界对于高强的评价并不统一。在“非典”之后强调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为消除民众对禽流感的恐惧而当众吃鸡肉,让很多人觉得高强负责而亲民;但卫生部在医改被人指责“基本不成功”时的“暧昧态度”、医改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又让部分人认为,经济学专业出身的高强作为医药卫生的“外行人”,难以承担起医改的重任。
  比高强年轻约十岁的张茅,在一些国家发改委人士的心目中,是一位出镜率较高的实干派人士,这跟张茅在国家发改委主管社会发展、就业分配等敏感领域有关。据国家发改委的人士介绍,张茅在较早以前就开始接触医改,国家发改委组织多部门商讨医改方案时,张茅经常是会议主持人。2007年10月,医改方案成形之初,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了医改座谈会,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讨论医改方案。当时张茅就参加了会议。张茅也曾到多个地方就医改进行调研。
  新的医改方案已经于1月份在国务院获得通过。张茅接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并与部长陈竺组成搭档,在一些长期关注医改的专家看来,有利于医改的推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称,原则上说,医改的政策方案,是多个部门联合确定的,卫生部的人事变动并不会影响医改的大方向。但是,一方面,熟悉医改、“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张茅,可能为卫生系统的工作,带来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张茅熟悉发改委系统,将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在医药价格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领域有更多的合作。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参与医改最主要的四大部门。主管医疗服务价格和药物价格的国家发改委,与卫生部的联系十分密切。医药价格的改革,对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医务人员收入等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上述几个领域,正被认为是医改推进的最大难点。如果两个部委未能在改革步调上达成协调,医改的推进也将事倍功半。舆论期待,这一人事变动将有利于更好地消除分歧,推动医改方案的实行和难点领域的探索。■
 

下一篇
【北方大旱】农业部:旱情威胁夏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