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211毕业学生被"请出"交大招聘会 疑遭招聘方歧视
2013-10-10 10:39:08 · 37次点击
昨日下午6时许,西安交大就业指导中心门前,同学们排起了长队,等待参加即将召开的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不少招聘单位安排在晚上本报记者佘樱摄
核心提示
“只要211、985的学生”,8日下午,当招聘单位的主持人最后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很多来联系工作的非211、985院校的大四毕业生心中很是不忿,有学生将矿泉水瓶扔了上去……
今年3月,教育部严禁招聘单位发布含有限定211、985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但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仍因此碰了“软钉子”。
求职遭遇
招聘信息没说明现场吃了“闭门羹”
8日下午,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校招聘会。西安邮电大学大四学生陈泳定和同学们从长安校区出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招聘会,不料却在招聘会宣讲结束后被变相地“请了出去”。
“网上的信息并没有写只要211、985的学生,我们很多非211、985的学生都去了招聘会,在宣讲快结束时,主持人却说‘只要211、985的学生’,不让我们参加笔试,让我们给其他人让座位,你说这不是歧视吗?”陈泳定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并一气之下将自己的微博名改为“非211985”。
昨日,陈泳定说,用人单位并没有在招聘信息中说“不要211和985的学生”,却在宣讲后设门槛,连笔试的机会都不给,这难道不是歧视吗?“现场就有人往台上扔了个矿泉水瓶子,表示不满。”陈泳定说。
负责当天招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现场确实有同学向招聘方提出了“为什么没有事先说明招聘的院校条件”的问题。记者昨日来到汉柏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的西安办事处地址,阳阳国际B座21002室,透过贴着招租告示的玻璃门还能看到“汉柏科技有限公司”的标志,但内部已经搬空。记者致电该公司官网客服热线,想要咨询办公新址和负责人联系方式,却一直无人接听。
话题热议
在@非211985发布微博后几小时内,就有几百条转发和跟帖,引发网友讨论,回忆自己当年毕业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不公平。
@Shaner_Kang:企业招聘时为了在刚毕业的学生中缩小范围,降低招聘成本,这样做无可厚非,与其抱怨不公,不如“曲线求被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是王道。
@崔能能:很多公司招聘信息都不写清楚,听完了把你简历一甩说不要女生,你能咋样,只能自认悲剧。
而这件事在本报内部也引起讨论,有人问“谁是211和985院校毕业的?”有的同事“傲娇”地举起手,一位从业20年的同事说,我们当年没有什么211和985之分,考上大学都算“金饽饽”,有人说“不论是不是211和985,我们现在都在做一样的工作,不是吗?”
招聘者说
从业十余年资深人力资源主管:
“设条件”并不代表“一刀切”
从2004年起负责企业招聘的资深人力资源主管李女士,就职于西安一大型国企,而在过去十年里,她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大校园举办招聘会,为挑选几十个岗位常常会收到上万份简历。
“设211和985的求职门槛并不是我们划分毕业生资质优劣的方式,但却是挑选人才最快的方式。”李女士说,我们在一次招聘可能只有3天,但却需要处理成千上万份简历,一份简历最多20秒,虽然可能会错过些普通院校的人才,但并不代表我们认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在上万份简历中找出最好的。
李女士说,常常遇到有的学生虽然不在招聘要求内,但会主动找我们攀谈,介绍自己的优势。“虽然并不符合要求,但我们也会破格录用。所以‘设条件’并不代表‘一刀切’,应届毕业生一定要‘胆大心细脸皮厚’,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
就职经历
求职“门槛”很多努力最重要
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会计专业的小刘,四年前经过层层选拔进入银行工作,回忆其毕业求职遭遇时她说,“高校毕业生太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11、985,英语六级,甚至英语六级500分以上都成了卡人的标准,如果没有门槛,企业招人也会忙不过来。刚毕业的时候确实很迷茫,觉得自己在很多优秀的人面前什么都不是,但刚毕业的前几年无论在哪里,努力最重要,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专家观点
教育学者熊丙奇:这是“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
教育学者熊丙奇得知陈泳定等同学在招聘会的遭遇后认为,“公开在招聘场内要求非211和985院校学生不能参加笔试,是非常严重的就业歧视行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可以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985工程、211工程是国家对于高等学校的政策性和计划性的分类,这些计划本身就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熊丙奇说,国外也有分类,但如常春藤联盟等只基于社会认同度。“我在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交流时发现,他们中很多在招聘时会刻意隐去求职者的学校出身和学历,而采用基于能力和行政能力测试的方式来选拔需要的人才。”
熊丙奇介绍,我国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促进法》已经明确规定,所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时不得有任何就业歧视,包括学历歧视、学校歧视、研究歧视等。教育部今年3月所发布的禁令不过是对法律的重申。“但现状却是表面不要求,却在简历面试等环节继续大行其道,甚至还有不少赞同企业制造门槛的声音,认为毕业生越来越多,不设门槛的话企业招人会很麻烦,但这个观点是立不住脚的。”
熊丙奇说,对于企业来说,给自己设置211和985的门槛这个行为本身,其实也将很多人才挡在了门外,其实是种看起来正确的蠢办法,而且常常会导致职员变成同学会,创造力和能动性大大降低。“”
“消除歧视,就要从促进学校公平招生开始,应该取消一本、二本、三本等人为设置的批次,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校公平竞争的。”熊丙奇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任娇采写
名词解释
“211”与“985”
211工程: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在随后把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列为优先发展战略目标。上述决定被称为“985工程”,目前有39所高校。
相关新闻
离校未就业女生占63.74%
1/3女大学生认为,单位招聘有性别歧视
据省教育厅统计,今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为28.1万人,截至派遣结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8.18%,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没有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是未就业,在就业实名制登记时,学生不愿说出真实就业状况。截至9月25日,全省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女性占63.74%,同比增加2.82个百分点。据调查,1/3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有性别歧视行为。据抽样统计,高校毕业生中,自愿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仅占1%。92%的人首选就业单位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愿意到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仅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