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越秀公司1996年3亿“娶”西临高速 20年收25亿
2011-05-13 10:43:02 · 65次点击
本报记者韩博强摄
春光明媚,西安的刘先生日前驾车在西安-临潼高速公路(以下简称西临高速)上惬意飞驰。刘先生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条陕西最早建成的高速公路上,自己所交的过路费,实际上最终流转到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广东公司。
事实上,在“接掌”西临高速14年来,这家越秀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公司)收费已达13亿元。而到2016年,也就是20年收费合同期满之日,20.1公里长的西临高速,将为越秀公司带来预计25亿元的收入。3亿元投资,20年获得超8倍以上的收益,西临高速“金饭碗”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
去年日均路费收入近48万
据资料显示,西临高速西起西安市东郊官厅,东止临潼,于1987年10月动工兴建,1990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总投资额为2.4亿元。
事实上,西临高速作为西安市乃至陕西省东大门,又有着直达中外游客云集的秦兵马俑的旅游线路,而今经济价值不菲。谈及西临高速,昨日一位省交通厅宣教中心人士脱口而出,西临高速在我省的众多高速公路当中,无疑是最好的资产之一。
而来自越秀交通年报当中的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西临高速的“含金量”。2008年,其日均收费车流量3.9万架次,日均路费收入51.7万元人民币,全年收入2.1亿港元,西临高速路费收入占整个公司的20%。2010年,西临高速收入达到1.7亿元人民币,占比整个公司的13.9%,日均收费车流量3.7万架次,日均路费收入47.8万元人民币。
记者日前在其灞桥收费站看到,尽管是中午时分,过往车辆仍非常密集,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就有9辆各式车辆通过,还不算排队等候通行的。事实上,业已召开的西安世园会对于西临高速而言,仍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客流。
当年暂嫁只因资金短缺
那么,缘何陕西第一条高速公路的经营权却“跑”到了香港上市公司?
事情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说起,当时为了突破公路建设的资金瓶颈,陕西省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以资源换技术”的“四换”思路。1996年,西临高速公路的经营权,以3亿元人民币转让给了现在的越秀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独立经营,此时已经是西临高速通车6年之后了。
而今,就在西临高速灞桥收费站的路边,一家名为陕西金秀交通有限公司的就在负责西临高速的经营管理。而整个西潼高速的其他路段由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西渭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近日,记者来到金秀交通采访,发现这家公司的高层都来自广东。而金秀交通实际上是在港上市公司——越秀交通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
省交通厅上述人士说起此事,对于“四换”思路依然印象清晰,“就是别人发财,我们发展”。西临高速路转让经营权换来的资金,被投入到陕西另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公路经营权转让对资金短缺的陕西来讲,无疑是一种资金尽快回笼周转的好途径,为陕西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据了解,除了西临高速经营权转让给越秀交通,陕西还有数条高速有着类似情形,比如悦达投资就持有陕西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70%股权。
西临高速10年路费收入已超13亿元
这起转让是牵起陕西和香港合作之手的两件经济大事之一,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陕西省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很大,而作为合作方的越秀交通显然也是多赢局面,越秀交通及其附属公司是广东省主要的收费公路营运商,旗下的收费公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仅在当时西临高速年经营收入就达4000万元人民币,为越秀交通业绩贡献不菲。
记者就越秀交通的业绩粗略算了个账,以可查询的年报数据来看,自2000年直到2010年,西临高速总的路费收入达到惊人的13.29827亿元!如果就越秀交通20年的经营年限来看,西临高速1997年~1999年三年的业绩,或可简单地以2000年的收入来估算,这三年业绩或在1.5亿元;而越秀交通未来仍有6年的经营权,如以2010年的经营业绩1.74亿来估算,这6年的总体业绩将在10.44亿元。也就是说,西临高速将为越秀交通“收”来25.24亿元!
“一条20.1公里的路,十余年收费超13亿元,而当年投入只有3亿元,收入已为投资的4倍还多。”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分析说,“最近广深高速被曝十余年收费超300亿元,为投资的2倍多,被业界称为暴利神话。单从净利润率讲,这与越秀交通投资西临高速项目相比,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高速公路经营成本主要来自日常养护、设备更新、员工工资及日常经营等项目。”金秀公司一位陈姓负责人介绍说。不过,在谈及西临高速的收益状况时,金秀交通相关人士不愿多谈,仅表示希望出资扩建目前的西临高速,延长经营权的年限。
对此,有人士认为,作为陕西收费状况较好的一条高速公路,在收回经营权之后,可以考虑继续收费,进一步提高其通行质量,并将收益用于我省其他道路交通建设。
也有观点认为,陕西省有关部门应按期及时收回西临高速收费权,减免费用供车辆通行,因为20年的收益早已远远超过投入成本,还路于陕、还路于民是大势所趋。
困境
市场机制不完善延误搭上资本市场“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陕西为了缓解资金短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压力,进行经营权转让的同时,不少外省的高速公路发展却抢搭资本市场“头班车”。
“这不只是观念的问题,当时还牵扯到陕西高速的发展是否盈利,以及是否符合上市的相关规定。”在陕西省证监局一位资深人士看来,当年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融资吸引力小,且依靠项目自身条件通过市场实现融资较难,或许延误了陕西高速公路发展向资本市场的挺进。
分析
“两头不沾”陕西高速整体上市“路仍远”
那么,陕西的高速公路需要牵手资本市场吗?
事实上,早在2004年10月间,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就已经成功入主陕国投A(000563)。“陕西有点两头不沾。”陕西省国资委上市处相关人士表示,十年前,人家都开始上市的时候,陕西的高速公路刚刚起步,车流量也较小,可以说还没有多少效益,结果没法实现上市,而东部一些地区比我们早发展十年,正好赶上机会;现在我们的高速公路也有一定规模了,但却又有障碍了。”在该人士看来,尽管陕西高速控股了陕国投,但目前来看还很难迈出借壳上市的步子。
对此,记者联系了陕国投证券部,其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陕西高速上市的信息尚不清楚。“对于陕西高速而言,因为西临高速资产经营权转让,现在已很难再实现整体上市了。有点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感觉。”业内人士认为,虽上市之路面临困难,但还应有魄力去争取机会,因为这是一条长远来讲打破融资瓶颈,促进陕西高速加速腾飞的必由之路。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韩博强 李王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