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重庆成都共建西三角 将现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首页 > 资讯 > 陕西

西安重庆成都共建西三角 将现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010-07-29 09:25:22  ·   28次点击

自去年“西三角”经济区概念被提出之后,在陕、川、渝三地的积极推动下,三地间的合作正日益加深。近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西部蓝皮书》更是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应重点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整合西北、西南两大经济重心,打造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和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卢山冰、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及陕西省秦岭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马义芳。

  四小时生活圈成“西三角”助推器

  华商报:据报道,陕川渝三地计划修建高铁。未来重庆至西安高铁可实现2小时通达。从重庆到成都也是两个小时。四小时生活圈能否成为“西三角”未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卢山冰:快捷的交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打通了关中平原与川渝之间的联系通道,促进陕、川、渝三省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尤其是四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会让这三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和发展,会让他们的区位优势显著增强,使城镇的城市功能、职业特色和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加强,让西三角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

  李长安:交通是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促进发展的基础条件,便捷的交通当然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带动交通线周边地区的发展。

  “长江水运+亚欧大陆桥”将成物流黄金组合

  华商报:互相合作、促进是一个经济区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那么,陕、川、渝之间可以互相合作的资源有哪些?

  李长安:我个人是支持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从城市经济功能来看,这三个城市相互之间有互补,比如有的旅游发达,有的教育发达,有的制造业发达,经济功能既有相关性,又有互补性。

  李勇:陕、川、渝之间可以互相合作的资源、产业、项目非常多。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在物流方面的合作。从物流优势方面来看,川渝最大的优势资源是长江水运。水运是几大运输方式之中成本最小的,借助这条水运通道可以大量减少企业的物流费用。关中大量需要外运的物品完全可以借助这条水运通道运往全国乃至世界。从川渝到西安的通道打开之后,借助亚欧大陆桥这条黄金通道,川渝将自己的产品运往中亚各国的成本也会大大缩小,将极大提高川渝企业的竞争力。“长江水运+亚欧大陆桥”将成西三角物流黄金组合,这也将成为西三角具有凝聚力的重要武器。

  秦岭将成“西三角”旅游聚宝盆

  华商报:古时称秦岭是“天下之大阻”,横亘在西安、重庆、成都三座城市间。现在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已经很发达了,如何依托秦岭发展未来的“西三角”经济区?

  李勇:几千年来,秦岭山脉阻断了陕、川、渝的联系。重庆至西安高铁拟走直线,初步想法该铁路线长约600公里,按设计时速300公里计算,可实现2小时通达。在如此快速干线的带动之下,三个城市将形成快速城市群,这其中带动最为明显的便是三个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卢山冰:秦岭山脉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秦岭滋养了自强不息、内敛厚重的黄河文化,也孕育了奔放的长江文化。秦岭的重要不仅体现在独特的生态系统上,也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三个城市依托大秦岭,深入发掘秦岭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将是西三角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聚宝盆。

  裴成荣:旅游方面,成渝主要是休闲游,而西安主要是历史文化游,交通的便利必然会带动三地旅游业的相互补充。而秦岭作为辐射西三角的重要“绿肺”,未来所起到的作用将不容小觑。

  马义芳:秦岭旅游应该是大秦岭旅游,涵盖了周边的多个省市,其中就包括成渝及关中地区。大秦岭旅游的发展需要周边各省市的协作,而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其中也包括这三个城市。

  三地区应从“竞争”到“竞合”

  华商报:在“西三角”经济区内,城市间的竞争是必然的,但要将“西三角”做强做大,更多的应该是合作。我们该如何理解三个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呢?

  裴成荣:西安的产业结构和成都之间,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这就存在一种竞争。比如高新技术产业,西安很强,成都也不弱,相互必然要竞争。当然也有互补,比如成都的服装加工业现在发展很快,东部地区许多著名服装加工企业都纷纷向成都转移,相反西安这类企业就比较少,这方面就可以互补。

  李勇:三个地区完全可以自发地加强联系、合作与互动,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关天、成渝经济区之间的协作、合作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在竞争中合作势必也会带动整个秦巴山区,包括陕南和四川北部地区的发展。

  卢山冰:这三个地区具有“区位趋同性、产业协同性、经济互补性”的特点。区位的趋同性在于均处于西部,兼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以及产业发展承接的功能;产业的协同性指的是西安、重庆、成都都是航空、机械、装备制造、电子等产业集中的城市,具有产业链条上协同发展的机会;三地都有大量的军工企业,在产业上非常相似,可以协同发展。经济的互补性指的是将西安科技、人才优势与成都、重庆互补,承接西安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李长安:这三个地区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关系,比如对区域性资源、人才的争夺和功能定位的重叠。三者之间都曾提出要建立西部金融中心,这势必就会争夺金融资源。还有产业布局方面,各城市都应该从自身优势出发,既然是要合作和相互促进,就要避免重复建设,否则千区一面,反而起不到带动的作用。还要解决好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要像有些经济区出现了“争龙头”的现象,大家都想当龙头,结果反而影响了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呼之欲出

  华商报:从全国区域经济现状来看,未来的“西三角”经济区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勇:如果不出所料,“西三角经济区”有可能列入“十二五规划”,陕、川、渝三省市有关部门已签署“关于共同打造西三角经济工作协议”,表明三地正式展开合作事宜,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呼之欲出。

  裴成荣:随着三地交流合作的加深,很可能会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目前中西部地区地域非常广,但缺乏一个能够带动地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而这三个城市恰恰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如果三地互动良好,必然会带动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并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卢山冰:我们常说“长三角”是历史形成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和浙江经济带,用专家的话说“是内生发展的,不是设计出来的”。“长三角”地区占我国面积1%,人口占全国5.8%,创造的GDP、国家财政收入、外贸出口量占全国份额均在20%左右,全国百强县有一半左右在这个区域。学习“长三角”是“西三角”应该走的路子,当然,这个学习指的是态度和发展方式,在产业方面应该区别对待。本报记者胡晓军刘雪涛

下一篇
陕西省政府要求机关压缩支出 停购公务车省钱助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