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50亩林地被征内幕重重 06年征地款至今未付
首页 > 资讯 > 陕西

靖边50亩林地被征内幕重重 06年征地款至今未付

2010-03-04 09:03:51  ·   39次点击

【核心阅读】一片50亩的林地,几天之内被数辆大型机械夷为平地;一份涉及全体村民根本利益的征地协议,却被镇政府的公章主动“代劳”了。村主任不知道,村民不明白,10月9日,陕西靖边县张家畔镇张伙场村的50亩林地就这样在村民们无奈的注视下,稀里糊涂的被靖边县政府征做某天然气公司的变电站。

十多天来,围绕在“50亩林地”和这份“征地协议”周围的,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谜局”和一场场暗流涌动的利益博弈。

 
被征林地现场,推土机正在作业。
 
 
面对现状,张伙场村的会计张林很无奈。
 

事发:50亩林地被强征 “谁不满意可以去上访”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是革命老区。位于县城东北的统万城,是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国都,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张家畔镇是靖边县城所在地,也是宁、陕、蒙商品交易的重要交通枢纽,历来为陕北三边重镇之一。发生征地风波的张伙场村因为盛产大棚蔬菜,也是陕西省“一村一品工程”的示范村。

当记者驱车400多公里赶到这里的时候,看到村外这片被征用的50亩林地已经被基本推平。三台挖掘机正轰鸣着向最后一个沙丘开进,高举着的掘斗正一米米的把黄沙挖移。前几天推平的地方,另一台挖掘机正在忙碌的进行二次填平。履带碾过的地方,枯死的沙柳被新推来的黄沙迅速淹没……

张伙场村的会计张林告诉记者,10月9日知道这片地被推时,他和村民迅速赶来阻止,十几位村民代表同施工方论理,却被派出所民警“劝离”。看挖掘机没有要停止的意思,陆续赶来的30多村民继续阻拦施工,可是大伙听到的却是县政府曹县长宣布的惊讶消息, “这块林地已经被政府征用,给西蓝公司建110KV变电站。手续正在办,每亩地可以给农民补偿3.6万元。”“村民不能胡闹,谁不满意可以去上访,可以去告县政府。”

“他还给在场的公安局蒋局长说‘不听劝告的,有多少抓多少。’”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张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父母官会对数十位老百姓下达这样冰冷的命令。“大家看到这阵势,根本不敢再说什么,就只能散开,远远的看着。”

村委会权利被镇政府公章“代劳”

张伙场村的村主任刘向东介绍说,今年9月初,县政府曾召开了一个“通气会”,初步了解过这块地的权属和价格问题。 “当时我给领导汇报:这块地大部分96年已经承包给了一家公司种甘草,每年500元,现在相邻相地价都在8万以上,还不包括承包地上树木等的价格。但领导说只给3.6万,我就没同意,至于以后是咋操作的,我一直不知道,村民大会、公告等相关程序至今也没见着”。

带着疑问,记者分别走访了靖边县张家畔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见到了这份村民们口中相当“神秘”的“征用土地协议书”和靖边县政府审批土地的“034号文件”。

在这份征地协议书上,被征的50亩林地年产值被评估为每亩400元,算上“安置补偿费”和“其它费用”,张伙场村可以得到的征地款总计:180万元。

可是让人看不懂的是,在这份征地协议上,村委会及乡政府的盖章处却统一的加盖着“靖边县张家畔镇人民政府”的公章。镇政府的公章代替村委会行使权利?这让记者颇为意外。

靖边如此高效率 征地申报、审批同天完成

更感蹊跷的是,征地协议上的时间明确的标明是“2009年10月9日”。但是靖边县政府的审批土地(靖地临字(2009)034号)文件注明的日期也是“2009年10月9日”。申报和审批在同一天完成?这样的“效率”再一次让记者意外。

靖边县张家畔镇的苗书记向记者解释,“由于村主任和部分村民嫌地价低、不同意卖,所以才让村上副支书张兰英签了字。村上公章在村主任刘向东手里,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就“借”了张畔镇政府的公章,盖在村委会盖章的地方。” 苗书记承认,“村委会应当用自己的公章,‘借’用镇政府的公章签协议确有不当之处。”

记者发现,在靖边县政府的靖地临字(2009)03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临时用地上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那么作为110KV变电站难道是“临时建筑”?靖边县国土资源局耕保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9年9月29日的“靖边县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在纪要的第二点,明确了“新建110KV变电站征收土地的有关问题”:同意先按临时用地给予审批,随后完善相关报批程序。并称供地价为6.4万元/亩,其中报批费用2.8万元/亩,征地地3.6万元/亩。

靖边县国地资源局崔局长告诉记者,“新建110KV变电站属于‘农网改造’项目的一部分,变电站两年后肯定不会搬走”。至于征地的手续问题,崔局长表示,“这是镇上的事,自己不方便多说什么”。

县长:新建110KV变电站是“公益项目”

镇政府办手续越俎代庖,国土局审手续得过且过。那么这50亩林地流失的利益谁来买单呢?记者找到了靖边县主管土地的副县长冯成文。冯县长告诉记者,县上决定新建110KV变电站是基于全县经济发展的需要。靖边县是国家的经济百强县,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电力的强力支撑,鉴于张伙场村周边几个农村的供电不足,经常影响农业灌溉,所以县上决定在这50亩林地上建一座110KV变电站。“一来可以解决周围群众的用电问题,二来可以为将来的工业园做铺垫,同时也能满足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公司的用电需要。”

冯县长向记者强调,新建110KV变电站是一个为民谋福利的“公益项目”。“90%的村民都支持,只有少数人不同意。”

那么既然是公益项目,为什么要给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公司服务?“公益项目”服务“盈利企业”的初衷又是什么?“公益项目”就可以在土地申报、审批手续的办理上缩水,甚至违规吗?

冯县长并没有给出记者清晰的答案,但是这个“公益项目”却在不同的人口中变换着不同的名称。在采访中,县国地资源局崔局长表示,这属于‘农网改造’项目的一部分;张家畔镇的苗书记却说,这次征地就是为了“给西蓝公司建110KV变电站”;而靖边县发展计划局一位副局长则说,这50亩用地并非公益用地,是公司用地。而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民营企业。

那么,谁说的才是“标准答案”呢?

在采访中,一些村民更是直截了当的表示,“变电站属‘公益项目’实在是颠倒黑白,而90%的村民同意3.6万元一亩卖地也只是冯县长的‘一厢情愿’”。

追踪:06年征地款至今未到村民手

爆料:西蓝公司曾出15万“协调费”

张伙场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县上如果基于“公益项目”的考虑,征地修建变电站,老百姓是举双手赞成的。可是目前的种种迹象却让大家“看不明白”。有村民更是向记者爆料:06年在该村征150亩地建厂时,也是这家叫做“西蓝”的公司,曾向当地政府“贡献”15万的“协调费”。由于各种原因,06年的征地款至今未到村民手里。鉴于前车之鉴,加之这次操作的不透明,不由得让村民们对征地的公益性和手续的合法性画一个问号。

为了解情况,10月21日,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张伙场村的副支书,即在征地协议上签字的张兰英。张支书在电话中称,9月份曾在该公司工厂内开过会,但是价格没谈到一块。10月9日开会要求签协议时,县上定价每亩3.6万元。 “我当时表态签字可以,但不负任何责任。自己也不清楚镇政府的章子是啥时盖到协议上去的。”对于村民廉价卖地、损公肥私的质疑,张副支书显得很委屈。

当记者问道06年150亩的征地款为何迟迟不能到位,还有村民口中那15万元的所谓“协调费”是否存在时,张副支书却始终闭口不答。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西蓝天然气液化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他在电话里解释说,“06年的征地款西蓝公司早已汇出去了。当时征地时,为了协调县上镇上等部门关系,确实给15万元的协调费。政府没有给发票等任何手续。由于没法入帐,15万元最后走的是公司的征地款帐项。钱是早早汇去的。”

眼看50亩林地被毁,村民们痛心疾首,却有无可奈何。“借章”征地协议是否合法?110KV变电站公益在哪?协调费又是个什么费用?到底协调给了谁?围绕在张家畔镇张伙场村的这场征地风波何时能真相大白?

西部网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记者 陈武)


下一篇
火车晚点7小时31名乘客拒下车 索赔1分钱损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