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万随迁子女进城 城镇学校爆满农村学校变空壳
2010-03-04 08:58:13 · 32次点击
近年,我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大幅增加,造成很多城镇学校学生人数超编、出现班班爆满的大班额现象,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
省教育厅昨日发布《陕西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未来还会有更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涌入城市,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应该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我省义务段共有随迁子女41.5499万人,较2004年增加22.0625万人,增长比率113.21%。其中,西安市随迁子女最多,为14.5302万人,随迁子女占西安市在校生的15.7%,相当于城区两个行政区在校学生的总数。西安市的随迁子女主要集中在城六区。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田民正说,大量随迁子女涌入城市学校,但城市学校容纳不了,这使得城镇学校人数超编,大班额现象较为普遍。据悉,我省城市所有中小学校几乎生源爆满:小学3000人、初中4000人的超级大校随处可见。有的小学可见到64个班,初中可见到50多个班。所有班级人数都严重超编。教育部规定小学、初中每班以45人为宜,但实际上很少有这样规模的班。调查中发现,我省小学中最多的班级有90多人,初中最多的有80多人。一个教室里,10排桌凳,最近的一排常紧靠讲台,最后一排则贴着墙。每排8人,中间只有约一尺宽的过道。
■现象
城镇大班额 农村“空壳化”
城镇学校普遍的大班额现象有不少
弊端:
学生学习环境恶化 冬天教室空气污浊,夏天热得受不了。每个学生横着的空间只有50厘米,写作业时,有的学生的左手臂都直放下去,否则就没法写字。学生离黑板最近的1米,最远的7米,对视力的损害很大。
教学管理出现困难 如果老师照顾所有同学,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但如果照顾了教学进度,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班上学生太多,学生的发言机会也少了,有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城市财政压力增大 城市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城镇基础教育需求与投入的矛盾变得格外突出。
然而,与城镇学校班班爆满相反的是,农村学校正在逐渐“空壳化”,从2004年到2007年,全省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人数减少了94.2万人。
■建议
加大城镇学校经费投入
田民正表示,目前,新建学校都在农村,但农村入学人数却在不断下降,大量随迁子女涌入城镇学校,但是城镇却很少新建学校,满足不了学生就读的需求。
课题组认为,今后,农民工子女进城仍然是必然趋势,随迁子女人数还会不断增加。据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城镇每年将增加中小学生6万~8万人,按照2000人的规模设计,需要建30~40个学校。而目前全省城镇学生人数与城镇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应该引起国家和有关政府的高度重视。
课题组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学校的经费投入,提高我省学生经费标准,并通过新建一批新学校,对现有学校进行改造,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能力,并充分发挥民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作用等方式,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
■调查
3个城市随迁子女最多
随迁子女最多的城市:西安市、榆林市、延安市。原因是西安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榆林、延安近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不仅包括农民工子女,还有白领阶层和商界人士子女,以及为追逐优质教育资源进城读书的农民子女,但农民工子女占了绝大多数。(记者 卢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