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跌破国际警戒线
2013-11-01 09:58:59 · 32次点击
编者按:假如一个人退休前工资为5000元,退休后养老金为2000元,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工资的百分比)就是40%。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为50.3%。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我国企业养老金的替代率在国际警戒线以下,养老金替代率过低是何种原因?怎么消除这种差距?今后改革路径如何设计?
人民网11月1日电 近四年的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显示,“养老保障”连续居网友关注度之首。养老问题为何关注如此之高?这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养老金制度不完善有极大关系。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的养老制度,造成了社会不公。
尽管国家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但与机关事业单位差距仍大。问题在于,随着我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逐年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降低,社保制度亟需整体改革。
今年以来,关于养老金改革更是呼声日高,人社部牵头的养老金改革方案正在修改完善。10月中旬,10部委将就养老金委托投资增值及制度的顶层设计展开座谈。10月25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养老保险顶层设计。
单位养老与社会养老之别
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较为复杂,一类分法是分成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五种养老保障制度,另一种观点是把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并一起,分为四种,无论五种还是四种,几种制度差异大,且互不相通和流转。
“我服从上级安排,从机关调入企业工作,现在每月退休金是2000多元,但原先我在的机关单位同级别的同事退后每月却能拿到6000多元,是我的三倍。”广州一位有着42年工龄的企业退休老职工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制度养老金的差距越来越大,公务员事业单位能比企业高2到3倍,不过最少的是农民养老金,有的地方新农保,60岁以上老年人一个月仅领60元养老金,企业大概是农村的的30倍。公务员平均工资4000多元,差别就更大。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而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加入参保险种这个变量后发现,造成养老金待遇悬殊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全国大概一千万人,包括中央机关、省级机关,目前仍是退休制度而非养老制度。”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褚福灵指出,比如工作30年发给80%,工作40年发给90%,按照工龄计发,严格说这不是社会保障,而是单位保障。只要工资调,养老金就调,工资上涨10%,养老金也要跟着上涨10%。而这种比国家为企业涨社会保险的养老金往往更高,更确切地说,这是单位养老与社会养老之别。
“网上50倍,30倍的差距数字太离谱,城市与农村没有可比性,”人民日报记者白天亮说,“机关的退休金相当于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相当于企业的1.8倍,虽是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比较可信。”
替代率低原因分析:缴费年限少、基数低
以专业名词“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工资的百分比)分析,假如一个人退休前工资为5000元,退休后养老金为2000元,替代率就是40%。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初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差距两倍多。
“差距大不是绝对的大,差距大小首先和现在企业制度本身的内在因素有关。缴费年限低、缴费基数低,总体养老金水平就要低。”褚福灵解释,职工养老保险,存在一些影响养老金差距的因素。第一,缴税年限偏低,有的交15年就不交了,甚至还有提前退休,个人帐户积累很少,自然就低。第二,缴费基数低,现在北京平均工资五千,缴费基数如果能达到80%或者70%,就很不错。缴费有一个区间,即60%到300%,大部分是就低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养老金必低,何况现在计算的是全国的平均数,这是一个需要理解的现状。
“调查发现,一些企业老总养老金,甚至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因为交的基数高,还有补充养老金,” 褚福灵说:“不能一概而论企业养老金就低,尽管养老金高的人是极少数,但是如果都按时交,都交了20年、30年,企业养老金也不一定低。”
企业职工养老金成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加之一些企业为职工缴费基数低,甚至按最低标准交够15年就停止,这是导致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之一。尽管企业养老金在逐年增长,但相较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还是追赶不上,进而导致替代率在持续下降。
导致国内外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原因并不相同。发达国家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主要缘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负担,迫使政府不得不降低养老金待遇。而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却是产生在企业职工养老金“九连增”的背景下,主要在于养老金提高幅度没有赶超过职工工资增长率。这一现象将养老金调整机制本身的缺陷暴露无疑。
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低于警戒线
从2005年开始,尽管国家连续第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社会各界并不“领情”,相反,却是对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的不满和质疑。
在广州,同样是2000年退休,机关干部退休工资从2000元上涨到现在的8000元并不罕见;而企业退休工人退休金仅从500元上涨到2000元左右。两者之间的退休金数额差距从十年前的1500元扩大到现在的6000元。由此看来,退休差距似乎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之势。
国际上,养老金替代率不仅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且同整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密切相关。替代率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点,替代率水平是否合理,反映的是整个制度的安排和政策取向。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即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资的55%为最低标准。
2012年由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了测算。数据显示,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为50.3%。 而褚福灵测算出2011年我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低于国际警戒线。
相比而言,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维持在80%至90%的高水平,其中,公务员的替代率水平要更高。褚福灵计算,1995年至2002年中国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总体维持在92%-107%水平。
由此看出,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要远远高于按当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二者差距还在扩大。对此,齐传钧分析,主要是因制度的碎片化。只要不在一个制度下就不会公平,未来如果两个制度打通,通过这次顶层设计,纳入一起建立一种制度,如果一个同样工资的公务员和企业,一个交了28年,一个交了40年,最后交费年限短退休金低的也心服,因为这是在一个制度下。
“并轨最大的瓶颈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一针见血,“不能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觉悟低,也不是国家决心不够大,而是待遇降低的改革肯定难以推行。”
无制度设计,双轨制下养老金替代率差距难缩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养老金替代率的最低目标为55%,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最初制度设计的替代率目标为58.5%。有学者分析,目前制度平均替代率(制度平均养老金水平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已下降到50%之下,说明“保基本”的目标正在受到威胁。
据社科院的统计,2010年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率(称作替代率),全国平均水平是49.79%,最低的是重庆44.24%、江苏45.70%、吉林45.75%,最高是山东的70.74%、新疆65.22%和青海的64.06%。出现差距之后就会出现公平性问题,最高比最低的高出25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认为,在目前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实际企业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现行的养老金政策迫切需要改革,以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当水平。“保基本”是目前制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最初制度设计的替代率目标为58.5%。
由于我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主要维系于单一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在退休支柱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下降更加彰显了养老保障不足问题的严重性,“保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认为,当前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应该大体维持在这个水平。另外,货币发行权在中央政府,这是社会财富在退休者和就业者两大群体之间分配的隐性工具,换句话说,这也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相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所在。因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为了保障退休前后的生活水平不变,参加企业年金或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不可少的。
双轨制下养老金替代率差距是存在的,这一差距源生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部门所用的两套截然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若要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做法是破除双轨制,重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如无完善的总体制度设计,解决双轨制下养老金替代率差距将愈发艰难。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