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家媒体在境外办报刊 受到新闻出版总局肯定
2010-07-20 10:09:19 · 31次点击
7月18日至19日,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在陕西召开,共谋新闻出版业的“十二五”规划大业。会议上,全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讲话指出: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提高该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新闻出版是第一要务
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不久前发表了题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讲话,这是指导、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包括新闻出版工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讲话的主要内涵包括:要把文化建设置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面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中;要切实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切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业的生产力;要切实提高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努力为推进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要扎实有效地推动整个西部地区新闻出版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弱小走向强大,在经济上创造奇迹的同时,在文化上再创辉煌,从而使我国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实现新跨越。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为10年后新闻出版强国打基础
柳斌杰强调,全国新闻出版业系统和行业要认真做好新闻出版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我国图片、图书、报纸和电子书等四类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各级政府为“五大惠民工程”共投入80多亿元。新闻出版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12月末,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出已突破1万亿元。
对于未来的发展,各系统和行业必须要开拓国际视野,着眼国家大局,紧抓科学发展,结合自身实际。而对于具体的发展方向,柳斌杰指出各文化系统和行业,要着力打造精品力作,生产出新的具有历史性标志、能够列入中国文化精品行列的产品,多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问题,多讨论一些国际性话题和国计民生话题。
同时,要努力开拓和培育市场,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与面向市场有机结合,面向国内市场和面向国际市场有机结合。尤其要进一步开拓和覆盖农村市场、进入和占领国际市场。
发展中,要积极推动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社会力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到新闻出版业建设中。
柳斌杰强调,新闻出版行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十一五”末期新闻出版行业达到的发展水平,还要为2020年建成新闻出版强国打好基础。
制定新措施着重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
在新闻出版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中需制定的新措施,柳斌杰指出应着重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
财税政策方面 要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方向。要合理区分事业、产业发展对政策的不同要求,财政的直接投入要更多地向公共服务体系倾斜,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推动资源向新闻出版产业优先发展领域集中。
重大项目方面和内容生产方面 要优先考虑一些重大出版工程,创造出影响世界文明进步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创造、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
结构调整方面 要以建设新闻出版产业集群,打造大型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创新体系方面 要将新闻出版创新体系建设置于重要位置,要营造有利于新闻出版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
人才队伍方面 应抓紧构建“十二五”新闻出版人才建设规划。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落实人才发展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重点,拓宽选拔视野,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
加快“走出去”步伐实施“三个一批”
柳斌杰指出,要按照“转变”的目标加快发展,抓住结构调整这一中心环节、自主创新这一根本出路、实施“走出去”这一有效手段,实现新闻出版产业结构的科学化、产业技术的现代化和产业经济的规模化。
新闻出版业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生产出更多适合国外受众文化消费心理和境外文化市场需求的新闻出版产品。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利用出口信贷和金融产品,积极有效地拓展出口贸易业务。
通过制定新闻出版“走出去”中长期规划,打造一批重点外向型新闻出版企业,推动版权、产品、服务、实体、资本、品牌等多种形式的“走出去”。支持各种所有制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外办社、办报、办刊、办厂、办店,实施与国际著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合资并购。
而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只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要做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实施“三个一批”、建立“四个体系”,打造新闻出版“航母”。
实施“三个一批”:
“做强做大一批”就是要选择那些体制机制改革到位、整体实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的出版企业集团公司,在安排重要项目、配置出版资源、上市融资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力争在三五年内造就六七家企业品牌、自有资产、自营销售三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整合重组一批”就是要全力推进出版发行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联营、重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出进入世界前三位的出版集团、流通企业和印刷企业。
“停办退出一批”就是要对那些发展导向不正、效益较差、资不抵债、人才匮乏、发展难以为继,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或者主管部门主办单位不愿再继续办下去的新闻出版单位,要下决心取消其出版资格。与此同时,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业。
陕西新闻出版业利润占全省文化产业七成
在此次会议中,柳斌杰特别提到,陕西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走到全国前列,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已有大幅度发展。
新闻出版业资产是陕西文化产业半壁江山
据了解,陕西省目前新闻出版的从业人员10.2万人。其中,民营单位从业人员7.5万人,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7万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实施“文化强”战略以来,陕西新闻出版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竞争力不断增强,新闻出版行业已成陕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颇具实力的科技教育资源、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这都形成了出版选题的资源优势,全省的新闻出版发行单位的数量和规模都处于同行业的中上位置。同时,陕西省该行业从业人员中,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2.2万人,其中具有中高职称的约1.13万人,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而至2009年末,陕西年图书出版品种已有5780种,图书总印数到1.98亿册。报刊经过几次治理整顿,结构更加合理,市场更加规范。全省新闻出版业的销售收入已到149亿,利润总额增长到12亿。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新闻出版业资产占全省文化产业资产的46.5%,利润占全省文化产业利润的73.9%。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一个标志性期刊在陕西
在近年来的新闻出版业发展中,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及成员单位顺利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企业活力逐步显现。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产业发展。其中,西安印包产业基地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陕西金版图书工程,大报名刊培育工程等重点项目工程成效显著,省内主要报刊都开设了数字报、电子版和网络刊,数字出版进程加快。
面对金融危机,全行业采取多种措施,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经营性收入不断增长。陕西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并实施《陕西省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推进、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出版业“走出去”运行机制,加速提高全省出版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女友杂志社1999年在悉尼创办了《朋友》期刊(2001年更名为《女友澳洲版》),这是我国期刊“走出去”的第一个标志性期刊,发行范围覆盖全澳洲各城市和新西兰,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本在海外坚持连续出版的中文期刊。
而华商传媒集团2008年3月在南非接办了《南非华人报》,已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发行5万份左右,是非洲最大的华文报纸。
出版发行单位积极探索突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的新路子,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出版单位跨地域发展,规模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比如,华商报社以主业为主,积极拓展数字印刷、电子商务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投资运营了吉林《新文化报》、辽宁《华商晨报》、重庆《重庆时报》、天津《大众生活报》;创办了《钱经》、《名仕》、《淑媛》、《大众文摘》、《自驾游》等期刊,于2000年9月组建成立华商传媒集团,集约化经营,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6.3亿元、利润3.3亿元。
出版单位着力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在产业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200多家报刊社建立了网站,华商网、女友网入选中国商业网站500强。
胡悦:全民阅读已成陕西文化建设新名片
在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胡悦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辞。
致辞中,胡悦提到,新闻出版局是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实施新闻出版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新闻出版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不可替代的力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在国家统一部署、精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规划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监督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活动,为促进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特别是在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新闻出版局行动及时、执行彻底、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胡悦致辞中提出,新闻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已成为陕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陕西省文化惠民品牌工程和文化建设新名片。胡悦希望兄弟省市的朋友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陕西的发展,在陕西研讨交流、集思广益,为开创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新局面,进一步发展陕西新闻出版事业提出宝贵意见。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冯强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