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拒奶事件”调查
2010-03-04 09:33:37 · 31次点击
半年时间拒收700多吨原料奶,企业称,这些原料奶经检测不符合质量标准。但一些奶农却认为企业的检测结果掺杂自身利益,难让人信服。原奶质量争端暴露出当前原奶购销中的信任危机,健全科学合理的原奶检测体系,构建奶业利益共同体,改变奶农与企业之间互相“算计”的局面,是目前奶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半年拒奶七百吨奶农说企业称正常
记者在尚志市走访了帽儿山、和平、兴隆、幸福4家奶站,这几家奶站都为蒙牛尚志公司提供原料奶。去年9月以来,每一家奶站都有原奶被拒收的经历。和平奶牛小区奶农们向记者反映,去年9月以来,拒收原奶数量明显增加,他们为记者拉出了拒收和平奶站原奶的清单:去年12月拒收2车,今年1月拒收3车,2月拒收6车,每车1.5吨左右。
和平奶牛小区奶农吴志刚告诉记者,他家养产奶的牛有30多头,一天产奶600多公斤。今年2月,8天时间蒙牛拒收了6车奶,检验说蛋白含量不足,这其中包括他养的奶牛产的近4吨奶。后来在饲料中添加豆饼,指标才合格。拒收的牛奶,吴志刚后来喂了牛犊。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蒙牛尚志公司还给检测出的抗生素奶加入添加剂亮蓝,拒收牛奶成了蓝牛奶,这种奶我们只能扔掉,没有再利用的价值。”
据蒙牛乳业奶源本部尚志事业部总经理邵春利介绍:“今年起,我们向检测出的90吨左右的有抗奶加入了亮蓝。”蒙牛乳业(尚志)公司总经理朱洪学说,向有抗奶加入亮蓝主要出自两点考虑:一是这些不合格奶有可能再度返厂,二是这些奶可能送到其它企业,对企业、乳品行业、对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
3月14日,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蒙牛尚志公司向检测出的有抗奶加亮蓝的行为被叫停。
原奶质量争端凸显原奶购销信任危机
一些奶户向记者反映,去年9月份以来,被拒收的牛奶明显增多。尽管拒收的理由是质量不合格,可他们认为,企业的检测未必可信,不仅检测不透明,而且还可能掺进企业的利益。有的奶农甚至认为,“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品企业加工量降低,用不了这么多原料奶,因此,便挑肥捡痩,以不合格为由拒收原奶。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蒙牛尚志公司受到了些冲击,但并不大。现在他们日加工六、七百吨奶,日收原奶量在五六百吨,与往年基本持平。而尚志市每天供应的原奶还不到100吨,除尚志奶源外,他们还要收购哈尔滨周边地区、以及牡丹江市的部分原奶满足生产需求。“并不存在原料奶过剩问题,而是吃不饱。不过即便如此,不合格的奶也绝不能收。”蒙牛尚志公司朱洪学说。
奶企、奶农何时不再相互“算计”
记者采访中发现,由原奶质量引发的争端说到底,原因是企业与奶户奶站间的相互不信任,凸显当前形势下原奶检测的巨大矛盾。
尚志市委常委、副市长毛臣说,最初,政府部门也曾对企业检测结果出现过怀疑,上了设备后才真正意识到确实是奶的问题,畜牧部门在想方设法帮助奶农提高质量。通过这些尝试,他们也认识到出现争议再复检毕竟是被动的,应该建设独立的第三方检测体系,在原奶买卖过程就发挥作用,既可实现公平交易,又能对原奶买卖双方进行有效监督。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说,眼下的当务之急,原奶卖买双方应通过生鲜乳购销合同,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收购时间与数量、收购价格、质量要求、结算方式、检验方式等,并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事先约定,这也是稳定双方发展的必要措施。(高增双)
半年拒奶七百吨奶农说企业称正常
记者在尚志市走访了帽儿山、和平、兴隆、幸福4家奶站,这几家奶站都为蒙牛尚志公司提供原料奶。去年9月以来,每一家奶站都有原奶被拒收的经历。和平奶牛小区奶农们向记者反映,去年9月以来,拒收原奶数量明显增加,他们为记者拉出了拒收和平奶站原奶的清单:去年12月拒收2车,今年1月拒收3车,2月拒收6车,每车1.5吨左右。
和平奶牛小区奶农吴志刚告诉记者,他家养产奶的牛有30多头,一天产奶600多公斤。今年2月,8天时间蒙牛拒收了6车奶,检验说蛋白含量不足,这其中包括他养的奶牛产的近4吨奶。后来在饲料中添加豆饼,指标才合格。拒收的牛奶,吴志刚后来喂了牛犊。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蒙牛尚志公司还给检测出的抗生素奶加入添加剂亮蓝,拒收牛奶成了蓝牛奶,这种奶我们只能扔掉,没有再利用的价值。”
据蒙牛乳业奶源本部尚志事业部总经理邵春利介绍:“今年起,我们向检测出的90吨左右的有抗奶加入了亮蓝。”蒙牛乳业(尚志)公司总经理朱洪学说,向有抗奶加入亮蓝主要出自两点考虑:一是这些不合格奶有可能再度返厂,二是这些奶可能送到其它企业,对企业、乳品行业、对消费者都会产生影响。
3月14日,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蒙牛尚志公司向检测出的有抗奶加亮蓝的行为被叫停。
原奶质量争端凸显原奶购销信任危机
一些奶户向记者反映,去年9月份以来,被拒收的牛奶明显增多。尽管拒收的理由是质量不合格,可他们认为,企业的检测未必可信,不仅检测不透明,而且还可能掺进企业的利益。有的奶农甚至认为,“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品企业加工量降低,用不了这么多原料奶,因此,便挑肥捡痩,以不合格为由拒收原奶。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蒙牛尚志公司受到了些冲击,但并不大。现在他们日加工六、七百吨奶,日收原奶量在五六百吨,与往年基本持平。而尚志市每天供应的原奶还不到100吨,除尚志奶源外,他们还要收购哈尔滨周边地区、以及牡丹江市的部分原奶满足生产需求。“并不存在原料奶过剩问题,而是吃不饱。不过即便如此,不合格的奶也绝不能收。”蒙牛尚志公司朱洪学说。
奶企、奶农何时不再相互“算计”
记者采访中发现,由原奶质量引发的争端说到底,原因是企业与奶户奶站间的相互不信任,凸显当前形势下原奶检测的巨大矛盾。
尚志市委常委、副市长毛臣说,最初,政府部门也曾对企业检测结果出现过怀疑,上了设备后才真正意识到确实是奶的问题,畜牧部门在想方设法帮助奶农提高质量。通过这些尝试,他们也认识到出现争议再复检毕竟是被动的,应该建设独立的第三方检测体系,在原奶买卖过程就发挥作用,既可实现公平交易,又能对原奶买卖双方进行有效监督。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说,眼下的当务之急,原奶卖买双方应通过生鲜乳购销合同,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收购时间与数量、收购价格、质量要求、结算方式、检验方式等,并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事先约定,这也是稳定双方发展的必要措施。(高增双)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