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489万亩农作物因旱灾绝收
2010-03-04 09:27:35 · 15次点击
本报讯 (记者高其伦) 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遭遇严重旱灾。抗旱救灾工作已全面启动。目前,张承两市473万人受灾,受灾面积718.4千公顷,其中绝收343千公顷,因旱造成55.8万人、17.26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本报记者特赴灾情最重的张家口灾区探查灾情。记者获悉该市37个小型水库干涸,2180眼水井出水不足。全市近2万人需出村远距离取水,最远的需到5公里外拉水。
张北县莜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绝收严重、饮用水井干涸,成为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干旱
37个水库干涸 庄稼“渴死”
“从6月下旬到8月中旬,张家口35℃以上的高温天达到11个,是近10年来高温天数最多的一年。”张家口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周林说,“7月份张家口主要河道地表径流减少62%,桑干河、清水河、南洋河等河道断流,大中型水库蓄水持续偏少,全市的37个小水库干涸,2180眼水井出水不足。”
在张北县义兴店小水库,记者看到,库容达到10万立方米左右的水库已彻底枯竭。曾经漂浮在水面的水草等植物早已枯死,像脱掉毛的皮革覆在地上。没有水草遮盖的地方出现了大片的皲裂。
72岁的刘义背手徘徊在无水的水库底。他叹了口气说:“2个多月没怎么下雨,水库干了,周围的庄稼也跟着干死了。”记者发现,水库周围田地里的亚麻、莜麦等农作物低矮枯黄,很多已经死了。
“这座水库是1970年代建成的,容满水可为周边近400亩田地提供灌溉用水,今年是建成以来第一次干涸。”张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岳凤瑞说,“张北境内的9座水库已有2座干涸,其余的也临近干涸,周边庄稼多因缺水旱死。”
一村庄三分之二水井已干
既然水库干涸,能否通过打井取水来保证农作物生长用水呢?岳凤瑞说,这不太现实。“张家口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旱情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发生。地下水源不足,建灌溉系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很多地下水匮乏的地方,打井也很难出水。”
即便如此,岳凤瑞透露,该县还是在地下水相对丰富的辖区建起了灌溉系统。新打机井47眼,配套机井43眼,新增水浇地4120亩。然而,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张北连续70多天没一次有效降雨,2个月的降雨量不足100毫米,是正常年份的一半,导致个别村子的机井大小水泵都失灵了。
在张北县庙东营村,“持续高温少雨,地下水水位下降,如今三分之二的水井已经干了,剩下的也只能滴水。”王永说着打开了自家的水管,一条水线流过,水龙头就开始缓慢滴水了。“这是大水泵在抽取80米下的地下水,这样的流量根本无法满足村民用水需要,小泵就更不灵了。”
岳凤瑞说:“如今各类作物已经过了成长期,即便是雨后可以灌溉农田,也无法挽回损失。”
收成
张家口近半农作物已经绝收
“目前,受旱面积达到807万亩,成灾面积759万亩,489万亩农作物彻底绝收,占总播种面积的48.6%。”周林说。据了解,旱灾造成张家口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7亿多元。
在张北县海流图乡,记者看到沿途大片的莜麦只有二三十厘米左右的高度,麦穗干瘪,不少已经干枯。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赵平主任介绍,张北以莜麦为主要农作物,全县18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绝收面积达80%,海流图乡是最严重的。
在海流图乡胡家梁村的莜麦地里,70岁的史秀梅和女儿蹲在地里拔莜麦苗。记者发现该处的莜麦苗根茎泛着青色,并未全死,大部分莜麦苗还秀了穗。史秀梅搓了一把拔下来的麦穗,揭开了谜底。原来,麦穗都是空的,根本没有籽粒。
“这些莜麦在往年能长到1米多高,这个时候一搓应该有一把麦粒了。”史秀梅说,“今年的收成肯定没了,等着它们烂在地里,还不如这会儿拔回家喂牛呢。”
距史秀梅家的莜麦地不足500米的地方是赵元金家的4亩多玉米地,往年早长到2米高的玉米,如今最高的也就40厘米左右,叶子旱得发紫。
饮水
张家口41万多人临时饮水困难
在胡家梁村北1千米处,记者遇到了拉水的马占英、李莲夫妻。夫妻二人都已年过七旬,头发斑白。马占英熟练地摆着水桶,用绳子从11米深的老井中提出水来,倒入一个大铁桶里。
李莲告诉记者,村内的四口井都干了,全村的人只能来村外打水。“再也没有比水宝贵的啦。为了省水,我用洗脸水洗衣服,洗衣服后的脏水沉淀后,可以倒出清水来继续洗脸、洗衣服。”
说话间,马占英已经装好水,拉起绳套准备启程。“儿子不在家,我也不中用啦,只能每次拉半桶了。”李莲紧跟在后边,躬身推着水车,二人缓慢地朝村子的方向走去。
“旱情已造成张家口41万多人及13万多头骡马牛等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近2万人需要出村取水,最远的要到5公里外拉水。”周林说,“由于旱灾严重,各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在想尽办法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村内人畜的饮水困难多落在了老人身上。”
记者在张北调查发现,水源不足致使一些重畜牧地区饲草不足,养殖户被迫贱卖牲畜。在庙东营,霍俊老人称,去年的时候放养着60多头奶牛在海流图水库附近,如今水库缺水,饲草矮小稀疏,奶牛已卖了一大半。
针对这一情况,赵平主任称,当地已经开始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量草留畜,去劣留优,去公存母,加大出栏等措施。另外,还组织群众开展打草搂柴,应收尽收,寸草归垛,开展青储草粉加工,争取畜牧业稳定发展。
■摄/本报记者任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