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还未走进主控室,就听见对讲机里喊:“炉前,开口,开口……”手持对讲机喊话的人正是工长程宏亮, 从2000年一参加工作就一直在高炉干。一干就是17年,他从当初的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2号高炉的带班工长,并获得了公司高炉工长技术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
勤学苦练,“钻”出了一名实力工长
初识程宏亮,他穿着一身齐整的工作服,温文尔雅,知性十足,虽然干工长还不满4年,却是领导心中的“得力工长”,同行口中的“实力派工长”。
程宏亮自登上高炉炉台的第一天起,他就醉心于高炉生产第一线。无论是当初的炉前工,还是现在的高炉工长,他始终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执著努力,即使在生产第一线也完全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2012年因公司建设2号高炉,当时作为副工长的他,无论是设备,还是生产工艺都尚处于摸索期,故障频繁发生,高炉生产也不太顺利,虽然工作忙碌而辛苦,但程宏亮却紧紧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是白班夜班,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上班,他就像个旋转的陀螺,穿梭于炉前、操作室和各岗位之间。向老师傅学习,向专业技师人员请教,学习系统如何操作,了解各岗位如何衔接,留心炉内怎样调整,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他更是反复琢磨,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与同事们进行现场探讨。
程宏亮是个“肯钻”的人,在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好学的钻劲儿。为了弄懂高炉构造和工作原理,他上炉台,爬炉顶,了解高炉设备的运行状态,探究各种操作参数对炉况的影响,寻找提高各项生产指标的办法,为高炉的稳定顺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延伸日常管理,稳定炉况生产
程宏亮天天与高炉“粘”在一起, 2013年担任了高炉工长一职。今年4月份,公司加大经济料配加,入炉原料结构发生变化,增加块矿配加比例,为解决好炉况顺行与原料结构调整这一矛盾,与各班工长认真分析炉况走势,讨论制订调剂方案;与炉长一起谋划指标优化措施,确定降燃耗攻关方向。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很快便摸索出了现有原料条件下的操作方针,使2号高炉不仅较好地适应了外围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炉况保持稳定顺行,而且燃耗指标降幅明显。尝到“甜头”后,他暗下决心,要进一步在降燃耗指标上做文章。
他率先提出大矿批,放边缘,调整布料矩阵,提高煤气利用率,煤气利用目前稳定45.6%以上。针对高炉交接班时最容易引起波动,他每天提前上班40分钟,主动延伸日常管理,深入槽下原燃料检查,增加对入炉料的取样观测、筛分检查频率,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制度,及时了解炉前、炉内等各工序的生产和工作情况分析原燃料、热风温度、风压、富氧等对炉况的影响,对高炉运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进行协调和调整,保证了重要时段高炉的稳定和顺行,也增强高炉抵抗外围波动的能力。
炉前操作的金牌蓝领
2015年8月,2号高炉停炉检修,这让原本勤奋好学的他与大高炉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检修期间,他天天泡在现场,对高炉的构造、冷却壁更换,设备的性能指标及各种重要的参数都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干好工作的信念。
为了做好2号高炉开炉工作,程宏亮和其他工长一起在高炉操作室“安营扎寨”, 积极参与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从开始设备检查、联动试车、打压检漏、烘炉、装料他都亲自参与,因为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高炉能否顺利达产达效,更关系到高炉一代炉役的寿命。高炉点火开炉后,他更是带领班组人员密切配合,尽心操作,2号高炉送风生产后,不到24小时顺利流出第一炉铁水,不到一个星期就顺利实现了达产的目标,创造了国内同级别高炉达产达效的最快水平。
作为高炉工长,既是高炉的操作者,更是本班生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高炉生产是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在生产中,他始终秉承“高炉稳定顺行是最大效益”的理念。他所在的班组全年指标排名在四个工段前列,全年没有一起炉内外的工艺质量事故,他个人也荣获公司2016年度“质量标兵”称号。
他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中身体力行处处带头,而且每当生产出现困难和故障时,他也总是积极应对。2016年后期炉缸9.394米内环温度急剧上升,为了防止炉缸9.394米稳定攀升过快,杜绝事故的发生,他结合理论与实践,发现把碱度控制在1.2-1.25,[Si]控制在0.40%左右,物理热控制在1480℃以上,强化炉外出铁工作,并通过炉缸灌浆,此点温度降低显著,从以前最高998℃稳定当前400℃左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他把根深植于高炉这块沃土,把对高炉冶炼的满腔热情化作奋力拼搏的实际行动,紧紧抓住“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全力治亏控亏”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中展现着青春的风采。(陕钢汉钢 何光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