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BIM工程师

新时代下的BIM工程师

2016-10-19 09:08:15    905次点击               发布者:王瑜斌       字体:【

           每个时代都不乏勇于担当、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开拓者,每个行业都有甘于奉献、化泥护花的耕耘者。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位BIM工程师的故事。
      王雷, 一个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因为机缘进入了第三工程公司,由于精通Pro E建模软件,公司领导安排他学习BIM技术,成为了公司BIM团队的第一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第一次听到了BIM技术这个词,有点好奇,有点向往,BIM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一个初学者,无经验可循,无老师可问,恰巧又赶上延安八一敬老院“鲁班奖”验收,公司领导决定用BIM技术指导整改工作,并要求他在两周之内拿出一个可行的BIM施工方案。压力既是动力,渴望掌握一技之长的他,怀揣着好奇与信心迈出了他BIM生涯的第一步。白天他穿梭于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爬上脚手架亲手测量排布空间及各种管线实际尺寸。晚上回到办公室,又把排布方案转化为可视的三维模型,遇到不会的就查书,上网查资料,有时候为了排一个区域的管线,他一画就是一个通宵。高强度的工作压着这个刚刚跨入建筑行业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接踵而至,但他依然咬紧牙关默默坚持着。在一个星期的摸索后,终于画出了工程模型动漫效果图。当他自信满满将成果展示给领导时,却被领导批评了一顿,虽然运用的比较熟练,但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工程公司要的是模型与施工后的成品相匹配。直到那一刻,他才深刻体会到画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经过14个日日夜夜,他终于按照要求完成了BIM施工方案,并得到了工程公司领导的认可。在八一敬老院整改时,以BIM三维模型作为指导,直观立体的反映整改措施,不仅为公司节约了成本与工期,更使八一敬老院综合排布更加合理与美观,受到了鲁班奖验收专家的高度赞誉。
       回想那半个月时间里,他每天画图画到手抽筋,饿了一包泡面充饥,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有一次工程公司经理调侃他说:你都成神人了,你的成绩大家都看到了,你是好样的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王雷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成绩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对亲人的愧疚。记得有一次他笑着对我们说,当初结婚时媳妇儿对他就两个要求,一是婚礼现场他必须在,二是生孩子时他必须在。当时我们以为那只是嫂子的一句玩笑话,可随着我们一起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那句玩笑更像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一个月前,当我们完成了BIM奖项的申报工作后,大伙问他现在最想做什么。他低下头,默默说了句想飞回家,最想看看还不足两月大的儿子。我们都沉默了,想到王雷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在BIM技术应用的最前沿,为工程公司BIM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但是,作为父亲,当儿子黄疸伴随肠绞痛住院时,他却因BIM参奖而没看过孩子一眼;作为丈夫,他把照顾家庭的重担完全压在了妻子柔弱的肩上,更甚至在一个女人坐月子最需要丈夫的陪伴时,他却因BIM视频拍摄整夜整夜的加班;作为儿子,他不能时常在父母面前勤尽孝道,却要年迈的父母为常年奔波在外的孩子牵肠挂肚;三个人生角色,他觉得自己都不合格,他亏欠这些无私站在自己背后,无怨无悔的全力支持自己事业的亲人们太多太多了。
        他也想过换一份作息规律的工作,这样就能多陪陪妻子,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可是看到身边每一位同事都在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奋力拼搏时,他总会不由自主的将那些想法抛却,这些一起奋战的战友,哪一个不是和他一样呢?经过三锤炼,陕建一建、建筑铁军”早已深深的烙在他心头,作为陕建一建的一员,为了公司的发展,为了企业的辉煌,为了“陕建一建”响彻祖国大江南北,驰骋中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耕耘不辍、不断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铁军精神
                                                                                                (王瑜)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23天!铸就一建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