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城,一辆大型卡车倒着驶入一个并不宽敞的小院,舞美人员熟练地将十几个大箱子搬运上车。这是日前记者在周至县剧团采访时看到的一幕。这种装卸场面对于被称为“背包剧团”、平均每天要到外面演出超过2场的周至县剧团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在陕甘宁地区,能邀请到周至县剧团,绝对算有面子,因为该剧团不仅今年的戏早已订完,2013年的戏也已订出80多场。
成立于1953年的周至县剧团,2010年转企改制后,近两年的发展之路愈加顺畅:2010年演出802场,实现收入240多万元;2011年演出806场,收入300多万元;今年前7个月演出453场,全年收入有望突破400万元。“在年演出场次近乎上限的情况下,收入逐年上升,品牌越做越大,蒸蒸日上的剧团发展前景喜人。”周至县剧团团长孙多祥说。
排好戏,满足百姓精神需求
“戏曲源于民间,秦腔根在农村,只有把目光聚焦在农村,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扎根在广阔的农村,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谈到为何把剧团的市场定位在陕西乃至西北的农村地区时,孙多祥如此表示。作为陕西省7个振兴秦腔实验团中唯一的县级剧团,周至县剧团通过转企改制主动闯市场、抢观众,推出了众多得到百姓认可的好戏。
为适应市场竞争,周至县剧团改变了过去守株待兔式的“人等戏”模式,转制之初便主动跑市场,派人深入县、乡、村摸底,并把市场扩展到甘肃、宁夏等地。通过长期调查走访,剧团连什么村的群众偏爱什么类型的剧目都搞得清清楚楚。
近年来,周至县剧团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如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母子恨》,在2010年进京演出时,受到戏剧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剧团还配合有关部门创排了宣传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绿色环保、计划生育等内容的现代小戏30多个。孙多祥说,这类新创戏曲节目(包括综合晚会)不仅吸引了年轻人、增加了收益,而且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周至县剧团拥有2个演出团队,演职人员130多人,拥有60多本大戏和几十个折子戏。
重投入,剧团“戏硬”功夫也硬
在秦腔神话剧《黄河阵》中,演员用手一点,几米开外的蜡烛自动点燃;在《白蛇传》中,一道闪电划过天空,一条白蛇、一条青蛇盘旋而下,白烟升腾、飘散之后,两个身着青衣、白衣的窈窕女子出现在舞台上……相较于那些习惯于用一块帷布、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流动演出团队,周至县剧团称得上是走街串巷的“高科技戏曲班”。在《姜子牙钓鱼》里,演员愣是从观众席上钓到活鱼;在《大变妲己》里,苏妲己被狐狸精附了身,转身一变就有了一张妖媚的新面孔。
“这算不上是什么高科技,只不过是我们的舞美人员爱动脑筋罢了。”孙多祥笑着说。为了让舞台设计配合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周至县剧团配备了11位专职的舞台美工人员,分别负责管理布景、绘制布景、创制道具等,这在多数基层院团中是鲜见的。在戏曲舞台上,他们创新地融入杂技、魔术、歌舞、武术等形式,凭借这独家绝活,周至县剧团留住了观众,赢得了“戏硬”的美誉。
“我感觉转企后,大家的演技水平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除得到观众的肯定外,近年来,剧团里参加各类大赛并获奖的演员也越来越多。”该团须生演员申新昌说。他将在2012西安戏剧“石榴花奖”电视大赛上表演《徐策跑城》,虽然是演员的个人比赛,但报名费、交通费等费用团里全包了。“如果得奖了,还有奖励。”申新昌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周至县剧团每年用于人才培训方面的费用超过10万元。演员出外拜师学习,不仅工资照发,所有费用也由剧团买单。
孙多祥说,除要求剧团每年排一本新戏外,每一位演员每年也要自出一折戏,剧团采取实际措施,鼓励大家成才、成名角。
改体制,金字招牌成当地特产
现年59岁、退休后返聘回来的演员寇涛对记者说,转制时,许多人担忧断奶后的日子怎么过。然而,几年来实打实的收入、排得满满的演出场次、越来越硬的演出质量,让当初的担忧成了多余。“现在舞台上洒洋油(注:偷懒耍滑之意)的人没了。”18岁进团、已有20年团龄并在团里找到另一半的王巧会,现在正忙着申报评定国家二级演员职称。她表示:“体制改革带给大家的是十足的干劲。周至县剧团这几个字更有含金量了,大家心里暖暖的。”
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周至县剧团也成为了周至县的文化品牌,除先后荣获“陕西省建设新农村送戏下乡百场巡演活动先进集体”“西安市‘三下乡’先进集体”“西安市乡村文化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外,2010年还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西安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马锐表示,转企改制后,周至县剧团主动承担社会公益活动,院团的文化担当精神不仅没有消减,反而因为企业机制的理顺,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
如今,周至县剧团已同猕猴桃、核桃一样,成为周至县的一大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