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一种感觉,是让我们留恋的一个温暖的轻松的,能放下一切面具和伪装的心灵港湾”。也有人说“家是可以哭的地方,哭累了可以休息的地方”。还有人说“家是前进的风帆,是人生永远品尝不完的一本长书”。而我觉得“家更是一种凝心聚力的文化,它把大家紧紧情系在一起,永远都不抛弃、不放弃”。
近年来,中铁八局建筑公司坚持文化兴企战略,在努力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始终把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构建了具有公司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家”文化体系,为推进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保证。
“家”文化凝心聚力促和谐
家,顾名思义就是共同生活和眷属的地方,也是亲情和爱意的摇篮,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努力和奉献。中铁八局建筑公司这个大家庭拥有57年历史渊源、13年发展变革、8年重组新生的历史,凭借着老一辈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拼搏和奋斗,发展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达30亿元以上的大型综合施工企业。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逐渐形成了“家”文化。“忠诚、学习、执行、效益、感恩”组成了“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可以理解为:惟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企业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惟有提升学习力,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惟有强化企业执行力,才能确保实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惟有树立诚实守信的品德,才能坚守立足激烈竞争的市场;惟有实现效益,才能提高员工福利,才能回报社会;孝敬父母,尊重同事,关爱企业,感恩客户。全公司上下大力提倡和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成灌精神,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广大员工都能正确的看待成绩和面对困难,不骄不躁,不屈不饶,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心态,营造了上下和谐的良好局面。
“家”文化鼓劲提士砺精兵
正是在“家”文化的感召下,中铁八局建筑公司人说实话、办实事、重实际、求实效,这种扎扎实实、勤勤恳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奠定了建筑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成为了企业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公司的困难时期,“家”文化对企业走出困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从金融危机到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从成灌高铁、富士康职工保障性住房到贵阳改貌和宜宾屏山新县城移民迁建工程,大大小小的施工生产攻坚战打了无数次,“家”文化感召着大家绝不向任何困难屈膝弯腰,以“小家”保“大家”,出色的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干部和员工队伍,在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家”文化与施工生产的紧密结合赋予了“家”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更加深刻和生动的诠释了“家”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家”文化以人为本显温情
在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几代建筑公司的领导人,都始终把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是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公司各部门及司属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每一年都要组织对口业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不但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技能,更是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公司在2011年,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三期关于领导力和执行力的西点·鹰计划培训,使大家在培训中收获了触动和感悟,更加地不断完善自身,追求更大的进步。二是实施了购房优惠政策。为了解决2000年以来毕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公司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在中铁八局集团购房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公司于2009年在中铁·瑞景茗城一期楼盘推出50套住房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大学生们,解决了大家的住房问题,没有后顾之忧的大学生更加的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来感恩公司、回报企业。三是公司新办公大楼的顺利乔迁,不但标志着建筑公司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实力,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增强了全司员工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四是同步调整员工收入待遇水平。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名员工,公司结合实际同步上调了员工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水平,使得大家的生活更加富足。五是鼓励项目党支部、公司两级工会组织和两级团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员工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职工篮球赛、五四青年活动等,并组织各种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在员工们放松身心的同时,又为大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平台,使得大家的才华可以尽情的发挥和展现。六是给予员工交通补贴、为员工订做工装和司服。七是公司通过对人才管理、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以及在施工生产中的大干场面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再现了公司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了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家”文化的提出,是对建筑公司企业文化的进一步的升华和总结,通过进一步谋划企业发展战略、培养人才队伍、抓好施工生产经营、提升品牌效应等措施,逐步扩大“家”文化的影响力,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步入了新的时代,公司的发展实现了稳步、持续、健康、和谐、稳定。
企业承载着我们的梦想,文化寄托着我们的期望,中铁八局建筑公司定会在“家”文化的引领下,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稳步迈进。(张庆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