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德国柏林世界贸易博览会上,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20世纪5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完成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开始大规模地进行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建设,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1958年,中国建成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93公里的宝成线宝凤段,实现了中国电气化铁路史上零的突破;
电力牵引机车以其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更环保等特点,使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成为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为列车提供牵引动力的电气化专业,也就成为了国内建筑商竞相角逐的“蛋糕”。
二十局电气化公司作为铁路电气化专业施工的主力军。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他们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他们北上包惠,南下福厦,逐鹿武广,亮剑太中银,会战西康,一路风雨,一路凯歌,由星星之火渐呈燎原之势,在二十局电气化专业的发展历史上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马: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在二十局电气化公司的发展历史上,发展电气化专业承载着电气化公司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形成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集成施工能力是电气化公司全体职工多年以来的不懈追求。
2006年10月10日,在二十局电气化公司石太客专项目会议室,一场关于是否上马电气化专业的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鉴于目前国内铁路市场的形势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要在竞争激烈的电务市场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电气化专业势在必行。
这是电气化公司发展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这是电气化专业突破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会议……
历史的突破往往肇始于现实的困境。
没有电气化专业施工资质,不具备电气化专业施工能力,不能参与铁路“四电”集成施工招投标一直是二十局电气化公司——这支铁路电务专业施工劲旅的阿喀留斯之踵。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及新线建设规模不断加大,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如果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那么电气化公司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于面临着能否生存的危险”。原公司党委书记张西如是说。
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一个必答之题。
发展电气化,是对历史赋予责任的主动担当;
发展电气化,是全体电气化人的选择;
发展电气化,迫在眉睫、箭在弦上……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原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志义受命组建队伍制定发展规划,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王志义,1989年7月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先后任工程队队长、项目经理、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执行董事、总经理。他曾担任过兰渝、襄渝扩能改造、太中银铁路等多个工程项目的经理,取得了个个安全、个个优质、个个盈利的良好业绩,多次受到业主和建设单位的表彰奖励,被铁道工程建设协会评为“铁路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经理”。
2006年10月15日,一批从事铁路电务施工的精英从全国各地云集山海关车站,这是二十局电气化公司电气化队组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培训。王志义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亲自带队,抽调公司各项目的电气化专业人员赴山海关车站观摩学习。10月的山海关尽管寒风刺骨,但学员们热情高涨。每天早晨,他们都早早来到车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着技术专家的到来。在专家的带领下,他们从支柱安装、硬横梁安装、软横跨装设到腕臂安装、承力索悬挂、导线架设等,不放过每一个环节,不错过每一个细节,不遗留每一个问题,他们悉心请教,一边观摩学习,一边记录,每个人都记录了厚厚的一大本。白天在车站观摩学习,晚上在宾馆里研究讨论到深夜,力求弄懂每一个技术环节,力争在短期内掌握电气化专业施工技术。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644年,明朝旧将吴三桂率军突袭山海关,使清军得以顺利入关占领北京,从而鼎定中原。在培训期间,山海关虽近在咫尺,但他们却无暇欣赏。车站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敬业、好学的职工。
短短的15天学习结束后,他们紧接着又奔赴西安供电段、临潼车站、咸阳北环线,请专家现场讲解施工中的重、难点以及注意事项。举办培训班,大规模培训施工人员。他们先后举办三次培训班,培训施工人员近200人。在加强内部培养的同时,他们通过外部招聘,引进了一批电气化施工的专业技术人才。
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形成电气化专业施工能力,施工设备是关键的因素。王志义又马不停蹄带队奔赴各个厂家考察设备情况,从设备性能、价格、市场保有量、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察进行设备选型。谈判不仅仅是软磨硬泡、斤斤计较,更是智慧、学识、能力和个人魅力的较量。王志义时刻告诫自己,要节约企业的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刀刃上。最终,他们在谈判中以较低的价格购置了JW-7型作业车3台,LG-4型轨道吊车1台,FX-5型恒张力放线车1台,JPC-40型平板车2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突破: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
“一根小小的导线给予列车无限的动能,任其风驰电掣,因此对导线自身的质量及安装精度有严格的要求。”一位资深的电气化专家这样说。
电气化队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施工质量视为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组织学习《电气化施工规范》、《电气化安全质量标准》,结合实际编印了《电气化施工操作指南》,分发给每名施工人员。多次组织模拟施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能。
北上包惠,初试锋芒。包惠线是电气化公司接手的第一个电气化工程,能否首仗必胜关系着队伍的士气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参建职工摩拳擦掌,人人心里憋着一股劲。队长谢琪峰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每天早晨的施工准备和任务安排,每天晚上的施工总结,施工中的指挥调度、调配统筹,他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丝不苟。施工人员勇吃“螃蟹”、敢打敢拼,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正线架设32条公里,回流线架设32条公里,架空地线架设6条公里,施工质量得到了监理、业主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打出了队伍的声威和气势。
如果说包惠线是首吃“螃蟹”,那么武广高铁则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硬骨头”。高速铁路对接触网施工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 接触导线精度要求:无损伤、无硬点、无明显硬弯,平直度误差范围要在0.1mm之内。施工中他们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在起锚、放线过程中恒张力放线车以时速3-5公里匀速前进,通过计算机设定张力恒定不变,使用调直机校正平直度,使用护套式S钩和滑轮对接触线进行临时悬挂避免对线材的损伤。每放完成一锚段放线任务,作业人员用平行塞尺进行当场测量误差,检查放线质量,放线合格率达到100%。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业主深受感动。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志义连用了“三个没想到”赞扬他们取得的成绩:没想到组织得这么严密,没想到职工们如此敬业,没想到施工质量这么高。
南下福厦,大胆创新。福夏线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电气化施工最大的难度在于,由于导线和承力索预留有限,要保持整个放线过程中的恒张力,就会影响设备及作业人员安全。他们群策群力,大胆创新,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出一套“张力转移法”施工方案,保证了放线过程中的恒张力,并被其他兄弟单位借鉴使用。通过“张力转移法”施工,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
包惠、武广、福厦,电气化公司电气化专业施工经历了一次次的突破,完成了一次次的跨越,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行动实践着“超越自我、努力跨越”的梦想。
太中银铁路是对电气化公司电气化专业施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该工程涵盖了电气化专业施工中的长大隧道、高填沙土路基、长桥高墩、曲线站场、牵引变电所等全部工序,主要工程量包括接触网承导线架设、回流线架设、架空地线、供电线路、牵引变电所等。项目经理谢琪峰在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该工程特点 ,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调配人机资源,优化施工方案,克服重重困难,攻克道道难关,施工质量、进度遥遥领先。2010年11月7日,太中银铁路接触网全段带电运行,热滑试验列车顺利通过。结果显示:受电弓况良好,弓网匹配,机车取流稳定可靠,运行顺畅。太中银铁路接触网送电和热滑实验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电气化公司电气化专业的施工能力。
熟悉电气化施工的人都知道,电气化专业施工从新线、既有线改造、枢纽改造,是一个难度不断加大的阶梯,而枢纽改造则位于其难度的顶端,西康二线安康枢纽改造就是这样一只横在二十局电气化公司面前的 “拦路虎”。安康枢纽行车密度大,襄渝、阳安、西康线在此交汇,每天开行客、货运列车110多对,安全隐患多,施工难度大。在紧张有限的“V”停和垂停时间内,既要完成改造任务,又要保证改造后设备能够立即投入使用,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故障和差错,否则就会影响行车安全,这对施工组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精心设计施工方案,认真部署每一个环节,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为防止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盯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终于使安康枢纽五场改造正点开通。公司党委书记孙伟良在西康二线检查工作时,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电气化专业新线和既有线改造的施工能力!
这是用使命和忠诚完成的突破,这是二十局电气化专业发展的跨越,这是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精神的真实写照,在经历了阵痛和磨难之后,他们忍耐寂寞,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用智慧、毅力和韧性打基础、攻难关,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电气化公司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和全体电气化人的追求正在变为现实。
团队: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每一项事业的成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这个团队,一定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密切协作、积极主动、善于学习、执行力强的团队,团队所产生出来的巨大力量推动他们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电气化队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自诞生之日起,他们就把振兴电气化公司接触网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们不怕困难、奋勇拼搏、励精图治、披荆斩棘,顽强地克服着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难关;他们成功时不忘形、失败时不气馁,坚定地推动电气化专业不断向前发展。团队的每名成员不计较个人得失,忠于职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是这个团队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执行董事、总经理王志义,电气化公司电气化专业的“开拓者”。他善于学习、思维缜密,是一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管理者。从人员培养、设备购置到队伍组建,他呕心沥血、竭忠尽智。他主持制定了公司电气化专业发展规划,组织技术人员在学习《电气化专业施工作业标准》、《电气化专业安全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制定了《电气化专业施工技术指南》。在队伍建设上,他提出了“技术可靠、管理到位、勤思善学、作风严谨”的建队原则,倡导设立了创新奖,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小改小革等,根据贡献的大小及时予以奖励。他十分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一批大中专学生在他的关心支持下,走上了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
公司总经理助理、电气化队队长谢琪峰,带领队伍参加了包惠、武广、福厦、太中银、西康等铁路电气化专业所有施工项目,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吃苦耐劳、工作敬业,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经常深入一线,精心检查每一道施工工序。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每个项目完成后,他都会结合项目具体特点,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以后施工的借鉴。他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勇于创新,总结出了“张力转移法”等施工工法。电气化队成立之初,技术人员较少,他白天上工地,晚上加班到一、二点,经常通宵达旦,不是编制施工组织安排,就是埋头看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和计算各种数据。在他的带动下,队伍士气高涨、干劲十足。
技术主管严鑫,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经验丰富,在加强个人业务能力提高的同时,耐心指导帮助年轻同志,是一名年轻的“老师傅”,经他指导的5名新学员已经成为了技术骨干。技术员关伟刚,谦虚好学、胆大心细、勇于探索。在太中银小曲线半径四跨绝缘关节的调整施工中,他从调整绝缘关节的腕臂底座入手,把非支接触线调到工支定位管下方,不到1个小时就可一次调整到位,使调整时间大大缩短。他还针对接触网腕臂越来越重、不便于人工安装的实际,提出改进安装工法的建议,把原来的整体安装方法加以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师会军,2011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工地,工作积极主动、谦虚谨慎、勤学好问。他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向老师傅请教,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很快成为了一名技术骨干。
他们积极培养人才,通过职工夜校、“导师带徒”、新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等一系列技术培训活动,使一大批技术人才茁壮成长起来,提升了队伍熟练电气化专业施工技术、标准的能力。
他们严格实施标准化作业,建立了安全质量卡控制度,制定了安全质量监督制度,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强化过程控制,规范基础管理,加强队伍责任心、执行力教育,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作业水平。
在谈到电气化专业未来的发展时,执行董事、总经理王志义满怀憧憬:“未来几年里,电气化施工产值达到公司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我们要培育出四支以上能够独立开展施工的电气化专业施工队,装备国内最先进的电气化施工设备,打造出国内一流的施工技术水平。”
有人曾把接触网形象的比喻为列车的“翅膀”,因为牵引机车以其一日千里的速度和强大的吞吐能力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二十局电气化人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钢铁巨龙插上腾飞的翅膀,满怀激情奔向美好的明天……(白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