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专题
季夏时节,陕西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秘书长王抗林发出通知:原铁道兵战友、中国实力派雕塑家和画家、陕西省西安籍战友赵军安将在陕西美术馆举办“建党百年铸就辉煌”专题美术作品展。
得知消息,我专门上网查了他的资料。赵军安,字,迁云,1960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一个书香之家,毕业于哈尔滨师大艺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原文艺创作室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民政部中国云海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画院院长,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对于国画、雕塑、诗词、摄影均有较深功底,画云堪称一绝。为国务院大楼、中南海、中央军委大楼、国防大学、西柏坡、延安、台儿庄、八路军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创作的毛泽东、周恩来等40多件雕塑与国画作品,受到一致好评。先后有400多件艺术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雕塑》、《国画家》、新华网、人民网、中华网等多家媒体播发、展出、收藏或被录入大典。美术作品曾参加过五年一届的第8、9、10、11、12、13届全国美展,建军70、75、80、85(90特邀)周年全国美展等多次重要大展。艺术作品50多次在展出、比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是军内外公认的实力派艺术大家。
呜呼——铁道兵部队真是卧虎藏龙,有的能说会唱,有的立碑树撰,有的能琴棋书画,有的是书法大家……各种人才真的是济济一堂,赵军安便是突出的一位。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 在陕西美术馆,我们参观了赵军安战友的美术、雕刻、书法、印章等上百幅作品,三四两层楼井然陈列。美术作品栩栩如生、雕刻作品异常灵动、枚枚印章古典风雅、摄影作品大气豪华……
见到赵军安战友,他正在陪同几位参观者游览,他一边介绍着作品的酝酿和形成过程,偶尔还会发出轻松爽朗的笑声。一路行来,赵军安的各式作品映入眼帘。
赵军安出生在西安的鄠邑区(原户县),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称号。翻开其家谱发现:赵军安出生在书香世家,父辈多为当地郎中或绘画、塑像艺人,还有清朝的进士。父亲曾任某厂的工会主席,书画艺术造诣较深,受父亲的影响,幼年的赵军安就对艺术着迷,非常喜欢吟诗作画,且在学校里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画展中获奖。
据了解,8岁那年,全国各大美院的师生到他的家乡写生,有的就住在他们家,赵军安可高兴了,他与他们一起写素描、画速写,童年就开始接触了专业的美术知识。上小学五年级时,还受到了启蒙老师陈兴明先生的赏识,对他经常进行单独辅导,并安排他担任学校的板报员,使其早早接触到构图和排版的基本知识,美术作业也多为满分,这大大激发了他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父亲曾对赵军安说:“勤耕耘自可见功,苦琢磨方成大器。”从此,他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年笔耕不辍。他不但心灵手巧,还善于开动脑筋,并博览群书,爱好广泛。看到老竹匠编筐,也能认真观察,分析竹刀上下拨动竹条的轨迹变化,然后自己摸索实践。在学校,能不打手稿为同学和村民刻章,不断联系刀功。
10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年仅36岁的母亲待着5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最小的妹妹还在吃奶的阶段。家庭的磨难和坎坷,也正好赵军安刚毅、自强、勤奋、刻苦、执着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年仅16岁就入厂实习木雕技术,逐步练就了十分精湛的木雕手艺,为其后来的雕塑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冬天,赵军安穿上了军装,来到了北大荒,成为一名铁道兵嫩江基地的战士,开始接受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的洗礼,农场种地、装火车皮,他都干过。农闲时,画夹、画笔和刻刀就是他最好的伙伴,不久,就被选调到了军人服务社的照相馆工作,很快学会了光学理论、成像原理等相关摄影知识。在给40多个连队一万多名官兵照相的同时,他还不忘随时写生,受到部队领导的青睐。
部队集体转业前,他还去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部队领导欣赏他的才能,组织部门也决定给他提干,从此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创作出更多的作品。1990年,他调到了西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担任俱乐部主任,工作之余,赵军安如饥似渴,与艺术作伴,与大师为伍,又创作出100多幅国画、漫画和摄影作品,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看着赵军安的作品,感受着他的艺术人生,也是一种享受。1993年,赵军安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为了能更准确掌握所创作人物的神态,他经常在周六到北京火车站去速写,一画就是一夜。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赵军安接受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创作水平更加有所提升。
构思于脑,抒怀与胸。观赏获奖国画作品《末日》发现,他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大胆运用全背景作画——三个像黑塔一样的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人物,押着高举双手的日寇,使正义者更加伟岸高大,侵略者更加渺小,作品充分显示正义者必胜的博大气势。当时就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对该作品进行了报道,产生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因为成绩斐然,赵军安被留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后勤馆工作,他如鱼得水,期间,经他手创作出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国画作品和英雄雕塑作品。其中,《幽谷传声》国画作品获中国文联举办的第二期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描绘的是后勤运输车队穿梭在陡峭的川藏线上,幽静的山谷被汽车的马达轰鸣打破的情景,画面主要突出了冬天如林的山岩料峭,意境深邃,很有感染力。
刀塑军旅情。赵军安在创作国画的同时,他的刀功一点也没有荒废。1996年,他专门作为访问学者学者到清华大学雕塑系学习;1999年,又参加了全军雕塑创作班到清华大学雕塑系深造。通过先后4次到高等学府的学习,赵军安练就了相当扎实的刀功,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春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赠送给国防大学的一组雕塑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真实的刻画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坐在大草坪上畅谈新中国宏伟蓝图的场景,其中,毛主席坐在中间位置,每位领导的视线都有交流。雕塑获奖作品《向祖国敬礼》浓缩了从1949年第一次阅兵到2009年第14次阅兵的精彩瞬间,按改革开放时间的先后,作品分为了两个大方队,共14行162人,人物没有重复服饰。作品刻画出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战士们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向祖国行注目礼的场景。雕塑获奖作品《定格的历史》刻画的是一本翻开在1945年8月15日的日历,记事处刻着日本裕仁天皇向全世界无条件投降诏书的全文,左边一页上是日寇在投降后的五种心态,作品把历史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雕塑获奖作品《铜墙铁壁》刻画了一层高过一层的山,山的顶部雕刻毛泽东等领导人和广大抗日军民。广大抗日军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手拿钢枪、大刀、长矛,组成一座座、一道道如高山一样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抗击着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强大的力量是任何法西斯强盗都不可能战胜的。《一定要把生产搞上去》安放在习仲勋同志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雕塑作品历史的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在下班路上,和工人们一起讨论生产进度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确而形象,生动而自然。
赵军安还创作了《胜利在握》、《擎天石》、《邓小平与哈默博士》、《兵圣孙武》、《雷公》、《正义的审判》、《杀》、《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无畏》、《鲁迅先生》、《战果辉煌》、《大国思想》、《勇士出击》、《火种》、《航天巨星钱学森》、《生命在呼唤》、《八路军的故事》、《冲向孟良崮》、《彭德怀元帅》、《援塞抗埃医疗队》、《航母style》、《众志成城灭冠毒》等几十组颇具影响力的红色雕塑作品。
近几年,赵军安作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创作室一级美术师,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注重在传统和西方雕塑、绘画及其他姊妹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创作思想始终体现着时代性、民族性、精品性的个性特点;章法上追求大者要有浩瀚壮阔、撼天动地的气势,小者要有精巧独到、妙不可言的情趣。在继承与创新上,赵军安始终认为:“艺术家要刻苦学习中外历史名作,取其精华存于心,厚积而薄发,美术家的职责不仅是要将既有的发扬光大而且还要用塑刀和画笔去弥补历史的缺憾,作品要追求惊人而隽永。”他觉得塑造难度最大的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形象、红色重大题材作品和抗战爱国作品。
赵军安的国画主攻人物山水,作品以表现西部兵车和云山见长。尤以画云堪称一绝,他笔下的云显得灵动飘逸,大气飞扬。用他在第四届全国诗词大赛中获金奖的题画诗《写云》概括就是:“身居珠峰顶,手握七彩虹。东海为翰墨,华夏展纸屏。酒酣一挥毫,白云万里行。兴甚放声歌,九天传吾声。”读其诗,观其画,可见其构思之奇特大胆,有握管而潜万象、挥毫一扫千里的浪漫主义豪迈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
不得不承认,赵军安是一代新秀大家,但感觉他并不像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与他交谈,极为自然,似乎是有啥说啥,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在赠送的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新出版的《赵军安美术作品选》扉页上,他爽快的签下自己的姓名。同时,还把刊有他创作事迹的《雕塑》杂志和《中国书画报》报纸赠送于我。
参观就要结束了,在跟赵军安合影留念后谈到下步打算时,他说:“今年是建党百年,先回老家鄠邑区办好作品展览。”刚过花甲的赵军安还算年轻,在艺术的阶梯上攀登更在当年,衷心希望赵军安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高、越行越远。
笔绘人生路 刀塑军旅情
铁道兵战友、军中多面手——赵军安
□郑建军
铁道兵战友、军中多面手——赵军安
□郑建军
季夏时节,陕西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秘书长王抗林发出通知:原铁道兵战友、中国实力派雕塑家和画家、陕西省西安籍战友赵军安将在陕西美术馆举办“建党百年铸就辉煌”专题美术作品展。
得知消息,我专门上网查了他的资料。赵军安,字,迁云,1960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一个书香之家,毕业于哈尔滨师大艺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原文艺创作室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民政部中国云海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画院院长,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对于国画、雕塑、诗词、摄影均有较深功底,画云堪称一绝。为国务院大楼、中南海、中央军委大楼、国防大学、西柏坡、延安、台儿庄、八路军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创作的毛泽东、周恩来等40多件雕塑与国画作品,受到一致好评。先后有400多件艺术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雕塑》、《国画家》、新华网、人民网、中华网等多家媒体播发、展出、收藏或被录入大典。美术作品曾参加过五年一届的第8、9、10、11、12、13届全国美展,建军70、75、80、85(90特邀)周年全国美展等多次重要大展。艺术作品50多次在展出、比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是军内外公认的实力派艺术大家。
呜呼——铁道兵部队真是卧虎藏龙,有的能说会唱,有的立碑树撰,有的能琴棋书画,有的是书法大家……各种人才真的是济济一堂,赵军安便是突出的一位。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
见到赵军安战友,他正在陪同几位参观者游览,他一边介绍着作品的酝酿和形成过程,偶尔还会发出轻松爽朗的笑声。一路行来,赵军安的各式作品映入眼帘。
据了解,8岁那年,全国各大美院的师生到他的家乡写生,有的就住在他们家,赵军安可高兴了,他与他们一起写素描、画速写,童年就开始接触了专业的美术知识。上小学五年级时,还受到了启蒙老师陈兴明先生的赏识,对他经常进行单独辅导,并安排他担任学校的板报员,使其早早接触到构图和排版的基本知识,美术作业也多为满分,这大大激发了他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父亲曾对赵军安说:“勤耕耘自可见功,苦琢磨方成大器。”从此,他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年笔耕不辍。他不但心灵手巧,还善于开动脑筋,并博览群书,爱好广泛。看到老竹匠编筐,也能认真观察,分析竹刀上下拨动竹条的轨迹变化,然后自己摸索实践。在学校,能不打手稿为同学和村民刻章,不断联系刀功。
10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年仅36岁的母亲待着5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最小的妹妹还在吃奶的阶段。家庭的磨难和坎坷,也正好赵军安刚毅、自强、勤奋、刻苦、执着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年仅16岁就入厂实习木雕技术,逐步练就了十分精湛的木雕手艺,为其后来的雕塑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冬天,赵军安穿上了军装,来到了北大荒,成为一名铁道兵嫩江基地的战士,开始接受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的洗礼,农场种地、装火车皮,他都干过。农闲时,画夹、画笔和刻刀就是他最好的伙伴,不久,就被选调到了军人服务社的照相馆工作,很快学会了光学理论、成像原理等相关摄影知识。在给40多个连队一万多名官兵照相的同时,他还不忘随时写生,受到部队领导的青睐。
部队集体转业前,他还去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部队领导欣赏他的才能,组织部门也决定给他提干,从此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创作出更多的作品。1990年,他调到了西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担任俱乐部主任,工作之余,赵军安如饥似渴,与艺术作伴,与大师为伍,又创作出100多幅国画、漫画和摄影作品,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构思于脑,抒怀与胸。观赏获奖国画作品《末日》发现,他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大胆运用全背景作画——三个像黑塔一样的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人物,押着高举双手的日寇,使正义者更加伟岸高大,侵略者更加渺小,作品充分显示正义者必胜的博大气势。当时就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对该作品进行了报道,产生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因为成绩斐然,赵军安被留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后勤馆工作,他如鱼得水,期间,经他手创作出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国画作品和英雄雕塑作品。其中,《幽谷传声》国画作品获中国文联举办的第二期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描绘的是后勤运输车队穿梭在陡峭的川藏线上,幽静的山谷被汽车的马达轰鸣打破的情景,画面主要突出了冬天如林的山岩料峭,意境深邃,很有感染力。
刀塑军旅情。赵军安在创作国画的同时,他的刀功一点也没有荒废。1996年,他专门作为访问学者学者到清华大学雕塑系学习;1999年,又参加了全军雕塑创作班到清华大学雕塑系深造。通过先后4次到高等学府的学习,赵军安练就了相当扎实的刀功,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春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赠送给国防大学的一组雕塑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真实的刻画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坐在大草坪上畅谈新中国宏伟蓝图的场景,其中,毛主席坐在中间位置,每位领导的视线都有交流。雕塑获奖作品《向祖国敬礼》浓缩了从1949年第一次阅兵到2009年第14次阅兵的精彩瞬间,按改革开放时间的先后,作品分为了两个大方队,共14行162人,人物没有重复服饰。作品刻画出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战士们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向祖国行注目礼的场景。雕塑获奖作品《定格的历史》刻画的是一本翻开在1945年8月15日的日历,记事处刻着日本裕仁天皇向全世界无条件投降诏书的全文,左边一页上是日寇在投降后的五种心态,作品把历史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雕塑获奖作品《铜墙铁壁》刻画了一层高过一层的山,山的顶部雕刻毛泽东等领导人和广大抗日军民。广大抗日军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手拿钢枪、大刀、长矛,组成一座座、一道道如高山一样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抗击着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强大的力量是任何法西斯强盗都不可能战胜的。《一定要把生产搞上去》安放在习仲勋同志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雕塑作品历史的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在下班路上,和工人们一起讨论生产进度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确而形象,生动而自然。
近几年,赵军安作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创作室一级美术师,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注重在传统和西方雕塑、绘画及其他姊妹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创作思想始终体现着时代性、民族性、精品性的个性特点;章法上追求大者要有浩瀚壮阔、撼天动地的气势,小者要有精巧独到、妙不可言的情趣。在继承与创新上,赵军安始终认为:“艺术家要刻苦学习中外历史名作,取其精华存于心,厚积而薄发,美术家的职责不仅是要将既有的发扬光大而且还要用塑刀和画笔去弥补历史的缺憾,作品要追求惊人而隽永。”他觉得塑造难度最大的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形象、红色重大题材作品和抗战爱国作品。
赵军安的国画主攻人物山水,作品以表现西部兵车和云山见长。尤以画云堪称一绝,他笔下的云显得灵动飘逸,大气飞扬。用他在第四届全国诗词大赛中获金奖的题画诗《写云》概括就是:“身居珠峰顶,手握七彩虹。东海为翰墨,华夏展纸屏。酒酣一挥毫,白云万里行。兴甚放声歌,九天传吾声。”读其诗,观其画,可见其构思之奇特大胆,有握管而潜万象、挥毫一扫千里的浪漫主义豪迈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
参观就要结束了,在跟赵军安合影留念后谈到下步打算时,他说:“今年是建党百年,先回老家鄠邑区办好作品展览。”刚过花甲的赵军安还算年轻,在艺术的阶梯上攀登更在当年,衷心希望赵军安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高、越行越远。
这篇文章好看吗?
精彩 一般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