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下铁前系统成本与行业领先对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把铁前成本降下来,应该怎么降?如何降?路在何方?炼铁事业部全体干部职工走出属于适合自己的降本之路。
降低各项费用支出,强化生产衔接组织
为确保铁前降成本工作有序开展,由事业部调度室衔接组织好各作业区生产,一方面要求岗位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定细心完成每项操作,有效保证上料量、矿槽料位、机前布料的稳定,确保各生产环节的衔接顺畅。同时,加强混配料成分检测和工序操作参数控制,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保证。在卸车供料工作中,指定专人跟踪卸车、取料全过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难题,确保供料工作稳顺开展。另一方面,在抓实设备日常点检、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外委检修单位的考核力度,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因设备问题引发生产衔接失控。根据原料品种、数量、库存、配量等情况,由当班调度主任制定卸车计划,合理安排原燃料料直供、落地,减少不必要二次倒运。
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停机
稳定的设备运行是确保生产的关键,炼铁事业部下大力气强化设备管理工作,把“一切事故源于管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的理念引入设备管理之中,不断夯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全年,各系统因设备故障导致停机降至1%以内,为全年生铁产量的稳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范操作,提高设备运转率。重点加强对各作业区设备的点检与维护,尤其设备润滑工作,提高点检质量,通过规范操作,减少设备的磨损、故障率。
区域负责与专项治理相结合,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把设备落实承包到外委检修公司和岗位操作人员身上,以岗位点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治理活动,解决设备难点问题,对重点设备实行专业承包管理,收到明显效果。
科学组织,提高设备检修质量。为确保计划检修质量,炼铁事业部认真策划检修前、检修中和检修后每一阶段的工作。检修前以高质量的前期工作确保检修过程的顺利实施。检修中实行项目责任追踪制,明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检修后召开检修总结会,对检修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按照体系流程,实现了闭环管理。根据设备状态做好维护、点检、改进和优化,努力提高设备运转率,依托小改小革进行设备改造与技术创新,最大程度挖掘设备潜能。同时,该车间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质量问题问责制度,严格落实责任,提高设备维护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降低烧结固体能耗,突破自我不断加码
烧结作业区针对具有挑战性和突破性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把大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把工作做到极致,确保在抓小抓细抓实中挖掘大效益。一是强化质量管理。牢固树立为高炉服务的思想,以“质量零缺陷,保高炉顺行”为目标,强化工艺参数的控制,进一步提升两矿的理化指标,特别是要在转鼓指数、氧化亚铁两项重点指标上下功夫,为高炉提供质优量足的原料。二是强化生产管理。积极开展工艺、设备和操作“零故障”竞赛活动,严肃工艺纪律,加强标准化操作,干部职工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稳定生产秩序,确保产能充分释放。采取厚料层烧结、控制原、燃料和白云石粒度、稳定烧结生产、推行低温烧结工艺、生石灰强化烧结、堵漏风、控制点火温度等一系列降低固体燃耗、电耗、煤气消耗以及水耗的措施。三是强化原料作业区原燃料管理。重点是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强化进厂原燃料验收工作,加大原料稽查力度,严把进厂原料质量关。要通过“抓操作、抓配料、抓供料”稳定供应环节。四是以对标挖潜为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提高翻车率。
降低生铁成本,关键指标持续攻关
高炉作业区作为铁前降本攻坚战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一是优化管理保稳顺。坚持以稳定顺行为中心,严格执行高炉的“攻、守、稳”原则,特别是加强与同行业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先进经验,根据原燃料条件变化,强化高炉操作,确保实现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二是精细管理降成本。优化入炉矿结构,实现科学炼铁、效益优先。根据公司下达的成本计划及各种矿价格,在保证高炉顺行的前提下多入炉性价比高的矿,降低原料成本。三是加强集团内部企业的对标找差,认真分析生铁成本高的原因,树立必须完成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信心,对影响生铁成本的重点指标进行攻关,努力把指标提高到行业先进水平。四是通过加强日常原燃料管理,加强对入炉原燃料的筛分,减少原燃料粉末入炉,提高料柱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降低燃料比,持续降低生铁成本。
针对各作业区进行成本倒推考核机制
由事业部成本核算组制定考核机制,实行事业部、作业区、工段、班组四级成本核算机制,月末对四大作业区实行末位排名述职,重点班组成本核算管理,实行“1+2”模式。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水平。针对班组成本核算中各工段、职能组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单位应组织核算人员进行培训或交流、评比,帮助他们了解成本,明确班组成本核算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战略地位,明确自己负责哪些指标、怎样完成指标、指标完成与否对单位及自身的影响是什么等,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二是分解指标、明确责任。要分解落实成本指标,将单位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及个人。成本指标是班组成本核算的基础和前提,要针对班组自身的生产特点,把成本指标转化成可控的、操作性强的工艺操作指标,然后再逐级落实到各班组。三是做好统计、打好基础。完善统计工作,包括油、水、电、备品备件入库和消耗台账等的统计工作,确保成本计算准确,只有这样考核才能客观,员工才能信服;还要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实际进行分析确定;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这是班组成本核算的关键,做到奖罚分明,按时兑现,这样才能提高工段、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卞卫新 何光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