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2015年6月30日A22
核心价值观巡礼系列报道之八:
董家河煤矿采二队有个潘工长
工长管安全管人有一套
日前,采访小组来到澄合矿业……
22人的排列组合,这是澄合矿业董家河煤矿分公司采二队生产一班,有老师傅,也有90后的小伙子,工长潘新国是个特别不爱说话的人,甚至采访都有些费劲,潘新国讲话时常几个字几个字往出蹦,说过最长的一句话便是“大家为了安全生产一条心”。
听队上的人聊潘新国,都为他工作的认真劲折服,为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他担任生产一班工长以来,班组没有发生过一次碰手砸脚的不安全事故,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工长。潘新国提出了班组安全管理“123X”安全管理法,每班到达工作面交接时,工长首先对工作面巡视,全面查看现场安全状况,安排专人落实整改安全隐患;两名班长各管一片,严格落实现场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确保责任范围内环境无隐患、人员无三违;每班利用班前、班中、班后三段整理时间,认真安排全班职工整理环境、调整情绪,工长负责与安检员沟通,询问当班未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群监员盯岗、班长盯片、工长盯面,确保安全生产。
队长徐忠锋告诉记者,潘工长在安全管理上有一套,管理人也有一套,别看他不爱说话,心里面有想法着呢。团队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性格也有差异,平时生活工作中难免出现矛盾,但要根据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性格倔的就要多夸奖多表扬,对那些思想比较放松的就要多催促,对年轻人要严厉,对于年龄稍大点的要真诚,这样大家就会把劲往一块使。
团队最重要的是齐心协力,徐忠锋回忆,在2013年8月的一个凌晨,负责排水的水泵工打来电话说两台30kw水泵不上水,眼看着就要淹到绞车电机了,工长带着队上的7个人赶赴现场,8个人、一根2寸的钢管,要从200米外抬备用水泵,只用了15分钟,备用水泵抬到位,大家跳进齐胸深的积水中把水泵电缆盘起,近40分钟的抢险,积水终于被排除。徐忠锋说,那时候大家的衣服全部湿透了,胶鞋里灌的全是水,虽然是夏天,但出班时,有多名职工都感冒了,依旧是白天吃药,晚上继续下井干活,8个人一声怨言都没有。
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班组的22个人中,最小的只有25岁,他便是朱自军,通过采访,明显感觉到朱自军有着相比同龄人更多的顾虑和细心。朱自军告诉记者,他是团队中唯一没有成家的,目前他只想多赚些钱,等有了足够丰富的物质条件,再考虑结婚生子,因为他是家中的顶梁柱,要给予对方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朱自军来到煤矿只有一年左右,他说,和想象中的有出入,一般的工作时间到了就下班,但是煤矿不一样,井下的任务没完成,不可能甩头就走,要保证工作的交接和生产。还有在学校学的和工作中完全不一样,在课本上的东西是个模型,在实际中会放大很多倍,上学的时候只能说了解井下情况,但操作肯定不行,比如采煤机那么大,在课本中的模型拿到手里都可以玩。所以在这一年的实践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
煤矿上大家都是兄弟
在煤矿上,每个矿工的关系,不仅仅只有同事这么简单,在这里,他们是兄弟,是亲人。不管是谁家有事,哪怕是经常倒班见不上面,或者只是照面打招呼的普通同事关系,有事都会伸手帮忙,用矿工的话来讲,就是过的生活不是特别精彩,但都很实在。
矿工申江民身体素质比较差,影响正常出勤不说,工资也比其他人拿得少,妻子不理解,两口子常常闹矛盾,遇到难题时,工长潘新国多次去他家谈心。申江民说,工长在工作现场时常照顾他,尽量安排他干一些轻松的辅助活,这让他心里安稳了许多,才能坚持上班,他的妻子看到了也很感动,细心照顾他,家里的情况也有了好转。
说到好人好事,大家讲的最多的还是工长潘新国,他除了在工作上起了带头作用,生活中只要谁家有困难,他都管。但是,口碑最好的还是潘新国妻子烧的一手好菜,每逢节假日,工友们便聚在他家,吃着喝着聊着,甭提多美了。本报记者王媚
见义勇为暖男常泽龙
“扶”起的是人心
在澄合矿业董家河煤矿分公司办公室,有一面印有“救命恩人永生难忘”字样的锦旗特别惹眼,这便是办公室内勤常泽龙带来的荣誉,这事还得从今年4月说起……
4月3日,澄城县王庄镇农民王万明和他的家人带着感激之情来到董家河煤矿要给常泽龙送锦旗,感谢他救了这个家中的顶梁柱。常泽龙告诉记者,突然来到矿上的王万明一家人吓了他一跳,那天救人本是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常泽龙回忆说,4月2日晚8点多,那天风特别大,他开车外出办事时在一个工地旁隐约看到有个人倒在地上,因为看得不是很清楚,他特地把车倒回去,开始以为是有人喝多了,想着过去扶一把叫醒他,可到了跟前才发现这个人口吐白沫,看样子晕了有一段时间了,身上的土都满了。他想赶紧先送医院,费了好大劲才把人抬上车,到了医院,常泽龙把身上仅有的500块钱支付了医药费,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这个人终于脱离了危险。
抢救期间,常泽龙只说自己是董家河煤矿的,没有留下姓名和电话,可细心的医务人员记下了他的车牌号。
常泽龙说,事后好多人问他当时怎么想的,就不怕被赖上?他说当时哪还有时间想这些,救人最要紧,直到医生说病人脱离了危险,他才放心离开了医院,真的是啥都没想。现在还是好人多,糊涂人只是个别的,就算被诬陷,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
后来也有哥们提醒他,以后做事要先了解情况,做好现场证据再救人,不敢盲目做好事,但常泽龙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可能一条生命在几分钟就结束了,他没时间想那么多事。
澄合矿业董家河煤矿郑晓辉说,那天一家三口来送锦旗眼泪都掉下来了,最后是根据车号才找到常泽龙,这件事发生后,像是有股暖流涌到了董家河,这个80后的小伙子为大家做出了榜样,郑晓辉告诉记者,煤矿上经常有流浪狗,常泽龙每次看到不仅要给小狗搭起狗窝,还要弄吃的喂狗,生怕把狗饿着,像他们这个年纪的人,要烦的话一脚都能把狗踢出去,从小事上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爱心。
本报记者王媚
好儿媳杨红梅
这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她是一位普通女性,1995年来到澄合电力中心工作至今,在工作中,她勤奋肯干,在生活中,她不仅是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更是位好儿媳。她,就是澄合矿务局电力中心发电车间运行三值值长杨红梅。
去过杨红梅家里的同事都说,在她家里看不到一样新家具和像样的家用电器,平时她也不爱打扮自己,从没穿过一件好衣服,一个双职工家庭为什么会如此节俭?杨红梅告诉记者,因为自她24岁嫁进这个家第二年,公公就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婆婆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行动不便。为了给老人治病,杨红梅和丈夫两年前才还清欠下的11万元医疗费。
照顾病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照顾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和言语无法沟通的老人,杨红梅告诉记者,她1999年结婚,第二年,公公就得了脑溢血瘫痪在床,作为新媳妇的她,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无微地照顾,但是没办法,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每天都要给公公换衣服、翻转身体、按摩,刚开始觉得怪,但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每次看到老人躺在床上需要帮助,她的心就软了,所有的坏情绪坏脾气一下就没了,杨红梅说,公公去年去世了,但她还要照顾婆婆,婆婆有糖尿病,不能劳累,加上前阵子才做了白内障手术,照顾更得精心,每天三顿饭她都得在上班前提前做好,婆婆吃饭时只需要在锅里热一下就好。
虽然照顾老人很累,但杨红梅女儿的一句话总会让她觉得温暖,女儿说,爷爷奶奶很幸福,有这么多人关心爱护,等到爸妈老了,我也要好好孝顺。杨红梅好几次告诉记者,她29岁母亲就不在了,公婆待她比亲闺女还亲,老人病了,她能袖手旁观不管吗?必须要好好照顾,让老两口安享晚年,这也是给孩子在做榜样。
平时下班杨红梅就得往家赶,同事叫她出去逛街也不去,总是说家里有事,不是照顾生病的公公,就是要做饭干家务。心存愧疚的丈夫告诉记者,杨红梅是最好的媳妇,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这个儿子都做不好,有时还有情绪,但杨红梅都是心平气和地去做,没有怨言,他打心里佩服媳妇。听着老公这么夸自己,站在一旁的杨红梅却说都是自己家的事,应该的。
在采访中,杨红梅的同事夸她责任心强,干什么都干得好,徒弟夸她乐于助人,喜欢和她在一起,这一切,在杨红梅眼中都是幸福,她说,有大家、有小家,此生足矣!本报记者王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