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58同城CEO姚劲波说,传统分类信息已死。听起来有种劫后余生的感受。当初58同城如此定位,IPO完成至今也没去这印象。
那他此刻喊这话啥意思?我觉得,他是借IPO后劲头,踢掉行业发展路径的梯子,渲染行业危机,突出差异,阻击对手,落实整合,明摆着高级黑。
最不舒服的,大概是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了吧。至少我听上去的画外音是:兄弟,不要在那里等死了,过来吧,这边有黄油和面包。
杨浩涌肯定不服气。58同城当初不过是个小弟,怎么一IPO就这么拽了。但又能怎么样呢。人家是美国上市公司,你赶集网还在此岸,被人给贴上传统分类信息的标签,又能说什么。
姚劲波有点过河拆桥,但也在说实话。分类信息服务确实已不具有独立的商业模式特征,面孔已模糊。
我认同姚的部分看法。分类信息服务迎合的是早期互联网用户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简单的信息,对后续增值服务不太在意,线上线下油水分明。凭借基于PC网络强大的聚合功能,赶集网们汇聚了海量的生活服务信息,几乎无所不包。
但是,随便打开任何一家分类信息服务网,面孔却是惊人的雷同,面前仿佛爬满了一群蚂蚁,一种极为粗放的感觉。然后,你打开页面,几乎在第三层,你就了结了自己的任务。
这是一种价值链很短的服务模式。说白了,早期的它就是门槛很低的商情信息聚合,马云都干过类似的。
这就能看出分类信息服务的困境了。它其实是建立在浅服务的基础上,以无所不包的聚合功能,以牺牲纵深的服务价值链来生存的模式。记得一段时间,赶集网投放的广告上,姚晨骑着毛驴不断地说“赶集网,啥都有”。呵呵,我觉得,再没有比这句更能传递一种神奇的、粗放性特征了。
但是,“啥都有”的另一面,可以说啥都没有。因为没有哪家公司能提供无所不包的信息服务,除非每个领域你都是浅尝辄止。
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本土还有几十家同类企业呢?我要说,这主要是分类信息服务关联着百姓日常生活,它是刚需。就是说,它的土壤还是很深厚,尤其在人口庞大的中国。
但是越是刚需强的生活领域,越难建立真正的盈利模式。它确实很容易落地生存,但也很难长大,因为门槛太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赶集网、58同城经营多年,营收规模放在互联网企业群里,还只是小不点。
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基于PC端经营还行。因为PC屏幕聚合功能强大。但是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再去强调“啥都有”,是很危险的事。PC端强大的聚合功能,反成移动终端的包袱,用户没多少耐心打开多层的海量页面。
这迫使赶集网们开始淡化“啥都有”的口号,姚晨被赶下毛驴。公众已看到,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上,赶集网正以多个垂直行业的APP瓦解先前无所不包的平台。
这传递了赶集网们的集体焦虑。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救行动。但是,自救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种更加惨烈的竞争格局出现了。
因为,当赶集网迈出这一步,它的面前忽然一下涌现许多对手。延续着“啥都有”风格的不说了。垂直模式的有许多家,人家汽车都已经上市。
更有冰山一样可怕的BAT。无论百度、阿里还是腾讯,它们旗下早有强大的垂直模式的生活服务平台。百度的安居客,腾讯的大众点评,阿里的淘宝以及隐含在它巨大平台里的生活服务。
跟它们相比,赶集网们实在太过薄弱了。58同城总算暂时跳离了火海。人们看到它上市不久就增发,IPO至少为它打开了融资的通道,可借此缓解压力,虽然募得的那点钱,放在BAT那里,只是一个子业务的年度推广费。而原本最风光的赶集网,却要承受着更多煎熬。
杨浩涌说,赶集网现在已经赢利。是的,但是微博的利润根本支撑不起新一轮扩张。当姚劲波喊出未来将用10亿美元从事整合时,人们甚至首先想到的标的是赶集网。
真为它的出路担心。当然杨浩涌有多种出路选择,他也许在谋划IPO。但是,抛开58同城上市后的概念透支、时机不适来说,一个被贴上传统分类信息服务标签的赶集,想在58同城后面圈美国人的钱,实在不靠谱;一个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刚刚起步便身陷群狼包围、BAT巨头山压的赶集,同样看不出有什么超越的底气。
当然它可以包装成泛滥的O2O,呵呵。但它的规模太小了。这决定了它的估值与潜在溢价都不会高。即使吐血挂牌,说不定自己都要反过来掏钱,最后得不偿失。
我相信它还在跟过往的投资人勾兑,但是过去几轮的投资方,实在早已没有多大信心。赶集网PRE-IPO融资相当困难。
我的判断可能有点残酷。我觉得,类似赶集网之类的分类信息服务商们,如果不能在业务上有真正的变革,未来的命运,要么是萎缩到边角,要么是被整合。
我实在看不出赶集网有什么更新的变革招数。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每一步,所借力的关键资源,都来自强大的BAT:地图服务来自百度;支付来自阿里。也许说不定还在考虑微信。骄傲的58同城,同样绕不开这一局面。
一句话,在过度开放的基于PC的互联网时代,赶集网还能借所谓C2B模式获得流量,靠会员费与推广费度日,而在移动互联网阶段,它的信息服务面临着快速耗散,根本无力建立真正的闭环模式,继续依托BAT的关键资源,又想从BAT口中夺食,真是伴君伴虎的事。
我觉得,此刻的赶集网,最好的出路还是与人整合。
姚劲波似乎在喊话,外界认为大概有意。在我看来,他的阻击用意更大。赶集与58的整合缺少互补性,两家同质化程度太高,只是一种纯粹的量的叠加,意义不大。
BAT当然是最好的宿主,三家都有独特的资源。不过,若从三家定位看,还是有差异,赶集想拥抱其中任何一家,人家都未必开怀。
阿里定位于全息的生活圈,但赶集网之类的业务对它来说,没有多大补充。因为它的泛电商平台最不愁的就是信息服务。
百度与腾讯的需求可能略微明显些。腾讯前段时间注资大众点评,出脱了实物电商业务,显示出借助微信构建O2O生活服务的长远用意。但腾讯的微信生态,所需的是丰富的商户资源,而不是浅层的服务信息,赶集网的商户资源,其实都是非常松散的信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家服务。
百度可能是最具可能性的一家。因为,它旗下的安居客等垂直生活服务平台,与正在冲刺房产垂直服务的赶集网有互补关系,安居客信息服务流量缺乏,却能补充赶集网服务价值链过短的缺陷。两家公司都缺少规模,如果能够整合,倒是
更何况,百度也在借助搜索引擎构建更加细分、垂直化的服务模式。它去年推出的医药垂直搜索服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可复制性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能化解赶集网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带来的信息分流难题。
这只是猜测,杨浩涌与他的赶集网也许早有新出路,就像他的对手姚劲波一样,说不定一夜之间,也会创造一个新的神奇的网,神奇的世界。但是,即便如姚劲波一样神奇,人们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危机,也许,姚劲波的心里只比杨浩涌得瑟一点点。赶集网的命运,其实也是58同城的命运,如今已成一个死循环。
这篇文章好看吗?
精彩 一般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