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内部权力体系演变逻辑

中石油内部权力体系演变逻辑

2013-08-30 10:14:10    704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四位核心高管因涉嫌违纪被调查之后,尽管国资委及纪委尚未公布具体违纪内容,但他们共同的背景引起了广泛注意。

落马的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华林、公司董事兼副总裁冉新权和公司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王道富,都来自石化行业上游领域。有业内人士称,中石油此次人事地震几乎造成该公司“上游全军覆没”。

更进一步探究,会发现此次受查的四位中石油高层,大多都有着深厚的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背景。大庆油田比如王永春在吉林油田有过21年的资历,但在升为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之前,也需要再派到大庆油田主管工作锻炼。他也是大庆油田历史上少见的空降最高负责人。

在中石油历史上,前三位掌门人都有过大庆工作经历,第四位陈耕则则来自长庆油田。

大庆油田为中石油高管主要输送地

实际上,在中石油早期历史上,大庆油田成为集团管理者的最主要输出基地。这是因为,大庆油田的业务总量和盈利总量能够占到中石油所有业务的一半以上。

王道富、冉新权则先后担任过长庆油田总经理。长庆油田出身的人能够在中石油集团得以重用,成为与大庆油田出身者匹敌力量的原因是,长庆油田的油气勘探、开采业务近年来的确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绩。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超过胜利油田成为国内第二大油气田,这是一个关键时间点。而在2012年,长庆油田的油气开采量甚至第一次超过了大庆油田。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中石油管理群体,则大多具有海外工作背景。比如中石油现任董事长周吉平曾在公司旗下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及苏丹子公司工作。这是得益于中国政府近年来的拓展海外资源战略。

在整个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上,这样因相关业务在内部重视程度的此消彼长影响内部管理者的升迁都一直存在着。在其庞大的管理系统内,人员升迁、权力更迭,都深深地打上了其优势业务板块的烙印。而此次中石油四高层领导受查,又让其体制内天然形成但又饱受诟病的圈子文化,再度突显。

勘探为王

勘探生产业务一直是石油行业的重中之重。它在整个行业链条的最顶端,然后才是炼油化工、销售,以及天然气管道。勘探业务贡献的利润额也最多。实际上,中石油内部的权力体系几乎亦依照这一逻辑进行演变的。

中石油今年上半年勘探生产板块贡献经营利润988.07亿元,而炼油化工板块亏损158.61亿元,销售板块也仅有34.28亿元的利润。

在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勘探生产线成为中石油高层领导人的最主要输送来源。中石油迄今为止的6位一把手里有4位都是勘探系学业出生,并都在勘探生产第一线有着丰富的资历积累。

而此次受到调查的中石油4位高层,王永春的职业起步点在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一呆16年。冉新权也是在集团公司的油气开发部、以及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起步。王道富更是长期在勘探技术的前线,并最终被聘为中石油集团公司的总地质师。而李华林的职位高升点也是在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不仅如此,勘探生产业务中也会有强弱势区分。中石油属下的16个油田企业,尤以大庆(黑龙江)和长庆(陕甘宁)为重。这排名第一、二位的两大油田,大庆是元老,长庆是新贵。

中石化旗下的最大的胜利油田,也在为中石油高层领导提供生力军。比如中石油前任董事长马富才和蒋洁敏都来自胜利油田。但随着长庆油田的崛起,胜利油田的管理者升任集团高层的难度已经加大很多。

海外背景近年来更容易上位

中石油现任第一把手周吉平就有着极强的海外背景。1996年1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

此次遭受调查的李华林也因其海外背景,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关键提升。中石油内部对海外背景管理者的重视与政府期望中国资源性企业走出国门、布局世界有关。

对于高风险行业石油化工来说,突发事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权力版图。

2003年,马富才就因事故辞任中石油董事长,陈耕临时接任。这一年12月31日,重庆开县井喷酿成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化事故,243人死亡,6万人星夜逃难。此次事故也造成了中石油一系列管理者被处分,进而影响后续升迁。

而近期爆出的中石油史上最大人事地震,或许也会再次对中石油内部权力体系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腾讯财经 黄元 岳宝彩 杨倩 罗飞 发自 北京、上海)

 

这篇文章好看吗?

精彩 一般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泛鑫事件波及江浙银行 近百投资人抱团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