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从来没有在信用社贷过236万元,现在却莫名背上这笔巨额贷款。”连日来,这“从天而降”的236万贷款,让该厂领导和职工感到特别郁闷。“这太荒唐了,信用社没有见到厂里授权、同意,咋就私自给企业贷款呢?”
记者了解到,被“从天而降”的巨额贷款“砸伤”的是凤翔县雍东水泥厂。该企业是凤翔县糜杆桥镇西白村的村办企业,2006年1月被宝鸡一睿公司承包,当年企业法人也按照规定变更为董秋慧。2010年,国家对小型水泥企业一律关停,而凤翔县雍东水泥厂也在关停对象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于关停企业将给予一定补助,用于安置职工及偿还欠债。而当凤翔县雍东水泥厂有关人员去镇上领国家补助时,却被告知这笔补助不能给,原因是企业欠了县信用社二百多万元贷款。
“我们从来就没有在信用社贷过这笔钱!”雍东水泥厂法人董秋慧一脸无奈地说,要不是去领这笔补助,他还不知道有人“冒名”去信用社办理了这笔贷款,而信用社也是在贷款手续不全情况下,一路“绿灯”予以放贷。
董秋慧告诉记者,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有人冒名去贷款,信用社也应按照规定将贷的钱打到企业账户,可这笔贷款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二百多万是稀里糊涂被放贷了,也稀里糊涂的不见了。”对于这样荒唐的信贷程序,董秋慧称感到不可思议。
记者了解到,企业要向金融单位贷款,有着严格规定,营业执照、法人资格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缺一不可。凤翔县糜杆桥镇信用社一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是有这笔贷款,贷款申请中的法人的确不是董秋慧而是其他人。
对于在没有经过法人授权和贷款法人与实际法人不符能否放贷的问题,该信用社负责人称要去找当时的贷款资料,但直到记者发稿,也没有见到任何答复。
本报记者董毅
这篇文章好看吗?
精彩 一般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