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是时代的产物,植根于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三线精神形成五十多年来,被凝练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艰苦创业,通过这次的学习也让我对“三线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线”这个词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已渐渐离我们而去,但历史的车轮总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碾压的印迹。在那个被激情点燃的岁月,“三线人”怀着建设祖国的革命理想,披荆斩棘,不惧风雨,用血汗和生命,建成了三线地区强大的国防生产力。虽然艰苦创业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三线”精神长存于天地。“三线人”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都将作为宝贵财富传承于世。
三线精神的历史离我们远去,但是新时代的青年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艰苦创业。正如此次疫情中,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奔赴一线,这其中有很多90后挺身而出,在抗疫战斗中逆行闪光。“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武汉市四医院的一名95后男护士许汉兵的誓言掷地有声;湖北荆州90后女医生甘如意靠骑自行车和搭车,日夜兼程,4天3夜赶回医院汇集后奔赴武汉战场;26岁的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护士王珲,推迟婚礼前往湖北抗疫一线,她坦言:“战胜疫情是最好的结婚礼物”;青年医生李文亮是新冠肺炎的吹哨人,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传递着信号。这无不体现着“三线精神”,也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以及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才能将全国人民的心拧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我们才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三线精神”是个文化符号,是艰苦创业的诠释,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源头。时空转换,岁月流逝。尽管热火朝天的“三线建设”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三线建设”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历久弥新,新时代我们将赋予“三线”更加深厚的内涵。
蒲白物资供应:孟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