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集团:老骥伏枥 引领世界制造看中国
首页 > 资讯 > 国内

哈电集团:老骥伏枥 引领世界制造看中国

2020-11-13 11:35:56    685次点击               发布者:admin       字体:【

  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 题:哈电集团:老骥伏枥 引领世界制造看中国

  新华网 孙广见

  装备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部分,被比喻为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建国之初,我国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仅为1950MW,2019年末发电总装机容量增至201万MW......

  七十年来,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从孱弱到茁壮,从艰辛走向辉煌,这背后都离不开哈电人的辛勤付出。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电集团”)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历史使命。

  1951年,哈电集团电机公司(简称“哈电电机”)成功制造的新中国首台水电机组。

  1983年,60万千瓦、100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成功问世。

  2019年,攻克核电“卡脖子”技术,制造出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和四代核电 “心脏”装备。

  哈电集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实现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跨越,提升了中国电力装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哈电集团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利润总额实现逐年增长,年均增长42.9%;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工资分别增长48%和24.7%,产品质量和质量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近日,新华网记者走近哈电集团,探寻这家坐落在松花江畔的“老央企”,触碰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那段峥嵘岁月里的壮志豪情。

  成长中的哈电 奋发有为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哈电集团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沐浴着共和国喷薄而出的曙光。1951年6月6日,伴随着隆隆的响声,在昔日的赛马场上打下了第一根创业的桩基,哈电集团第一个骨干企业哈尔滨电机厂正式诞生了。

  “作为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电机厂”被赋予了庄严的历史使命。”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介绍。

  回忆起当初的创业之艰,至今还让许多哈电人颇为感慨。在哈电集团内部一直流传着“大豆换车床”的故事,建国初期,与苏联以“易货”的方式,换来了当时技术性能世界最高、加工直径亚洲最大的重型车床——9米立车。

  图为 哈电集团功勋设备9米立车

  这台由54台电动机、28块仪表组成的“庞然大物”来到我国后,不负众望,多年来,先后参与了葛洲坝、刘家峡、白鹤滩等国内标志性水电站项目建设。

  “9米立车是哈电集团初期企业制造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年来,9米立车见证了哈电人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开启了我国巨型水轮机自主设计的新纪元。”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

  今天,它仍然伫立在一线的生产车间,见证着一代代哈电人践行着振兴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国家利益至上早已融入每代哈电人的血液当中。

  1990年,正当哈电集团紧锣密鼓地研制三峡机组时,一股“合资风”刮了起来。 哈电集团一位老员工回忆到,合资的前提是取消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与哈电集团的使命背道而驰,因此哈电人一致认为不能没有自己民族品牌的发电设备,拒绝了合资,紧抓自身建设,加速前进步伐。

  图为 哈电集团研制的首台白鹤滩百万千瓦机组转子吊装成功

  哈电集团竖起了民族品牌,也铸就了光彩夺目的丰碑。三峡机组的设计制造实现了“一台比一台好”的目标,24号、23号2台机组更是被评为“金牌机组”,空冷技术“独步世界”。

  跨入21世纪,哈电集团又陆续成功研制了溪洛渡770兆瓦、向家坝800兆瓦巨型全空冷水电机组,直到2017年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站机组的研制全面开工,哈电集团打造精品机组,引领中国水电迈进世界水电 “无人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哈电集团实现发电设备制造的新跨越一直在砥砺前行。

  新时代的哈电 创新驱动 让世界制造看中国

  新时代,哈电集团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探索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效率的发展,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转型不断加速。

  “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代哈电人的共识。在斯泽夫看来,央企要真正成为民族强盛的“筋骨”,就要在市场竞争中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因害怕出错而束缚手脚,带领企业改革前行。

  在这样的企业发展思路指引下,哈电集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创造出多个“大国重器”。在三代、四代核电领域哈电电机公司均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主泵屏蔽电机样机成功交付,关键技术实现100%国产化,成为国内惟一一家同时具备设计、制造核电轴封主泵和屏蔽主泵电机资质和能力的企业。

  2018年,田湾、三门、海阳核电站各有两台机组投入商运,实现 “一年六投”。

  2019年,攻克 “卡脖子”核电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代核电装备之 “肺”——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和四代核电 “心脏”装备——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主氦风机相继研制成功。

  从这些成绩单可以看出,哈电集团把握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完成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综合研发实力又完成一次历史的跨越。

  图为 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在哈电集团研制成功

  同时,作为哈电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哈电电机也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王贵介绍,哈电电机以其“独门绝技”,实现技术上的两大突破:一是攻克了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带的难题;二是打破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极限出力为60万千瓦的设计理念,开创了大容量全空冷发电机新时代。

  时至今日,这些创新产品,不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品质,也成为了哈电集团冲刺“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目标道路上最重要的助推力。

  疫情中的哈电 稳定生产 扛鼎央企重任

  疫情来袭,哈电集团党委迅速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斯泽夫任组长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领导小组。将抓好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

  疫情期间,哈电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形成了强大的防控合力。

  图为 哈电集团锅炉公司复工复产后生产场景

  哈电集团营销团队面对疫情影响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不等不靠,用好线上平台,用活创新工具,统筹布局,提前谋划,取得市场开拓开门红,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

  截至3季度末,哈电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5.3%、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5.2%。

  同时,在保证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哈电集团全力打响国际国内两个战线的重大项目攻坚战。

  针对疫情期间国内物资采购问题,哈电集团提早分析研判,紧急预判梳理紧缺物资需求,采取现场下单、资金到位的应对策略,免除供应商后顾之忧。

  为支援疫情重灾区的企业,在今年二、三月份重点对湖北省的上游供应链企业给予了特殊资金倾斜,同时进一步推进战略合作,哈电集团与舞阳、南阳汉冶签订中厚钢板中长期战略采购协议,既能享受优先合作排产需求,同时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国际市场开发面临新的挑战,有10个投标项目和5个计划考察推进的项目受疫情影响全面延迟,受影响合同金额总计49亿元。

  对此,哈电集团建立国际化营销网络,与国内EPC总包公司紧密协作,项目前期深度介入,密切跟踪过程进展,实现借船出海和扬帆自驾同步发展。

  此外,在湖北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哈电集团积极履行央企责任,积极响应抗疫捐赠号召,奉献爱心,向湖北省捐赠善款和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充分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

  未来的哈电 高瞻远瞩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斯泽夫看来,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整体,只有实现科技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发展,才能不断发现新需求、创造新模式、推动新增长,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哈电集团一直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哈电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互惠共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国内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目标。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总领事说,哈电集团让当地政府对中国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图为哈电集团迪拜哈斯彦项目现场

  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执行力,使得哈电集团在“互惠互赢”的理念下,不断得到稳步发展。哈电集团也从中获取了更大的发展势能,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先者,通过在开放式创新、国际化布局、产业链共赢等方面的不断深耕,来稳固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随着哈电集团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在全球发电设备发展中取得的领先优势愈加明显,让世界装备看中国的图景愈加清晰。

这篇文章好看吗?

已有 人觉得挺不错!

下一篇
国际油价10日显著上涨